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扬州市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研究

时间:2024-05-25

唐弘久,彭建伟,王翠红,杨 君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2.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与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乡村旅游是后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乡村旅游逐渐引起全世界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现代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中一种新类型,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这是适应当前的市场机制的要求[1]。由于中国乡村社会经济的特殊情况,西方世界对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和分布了解甚少[2],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钟士恩、张捷等人通过文献分析法,将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梳理为圈层结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揭示旅游存在的若干问题[3]。吴必虎等人指出中国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除了在开始的30 km 内)[4]。冯淑华等人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性,对乡村性进行测评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5]。席建超等人发现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与乡村土地用地格局演变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特征[6]。汪德根等人则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个乡村旅游地(渔港村、旺山村、蒋巷村)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地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态度机制[7]。郭文、黄震方指出寻找合理的开发方式是促进旅游权能与社区整体权能建设的有效途径[8]。白凯说明了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基本符合了游客的需求,也满足了游客寻求短暂逃逸现实并追求乡村宁静生活体验的要求,乡村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对游客重游和推荐意愿等产生重要影响[9]。

从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综述来看,尽管目前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机制、社会经济影响、空间圈层特点、生命周期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成果,但对我国特定城市的乡村旅游空间分布规律验证性的研究还不完善,尤其交通通达度对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笔者对扬州市各区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具体城市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规律。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扬州市旅游局提供的2012年3月的江苏省乡村旅游调研结果,其中包括扬州各市区县的乡村旅游发展综合数据、乡村旅游主要景点的发展状况网络问卷调研数据、乡村旅游参与者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江苏省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2009年),包括交通分布、行政区划、人口密度等数据。

研究区域扬州市人口446 万人(2010年普查数据),面积为6 634 km2,处于我国东部经济相当发达的江苏省中部,历史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最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2012年度,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 638.49 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总收入435.23 亿元,同比增长17.4%,2012年该市被国家列为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研究该市乡村旅游景点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构规律具有典型性,对解决现有乡村旅游规划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方法

采取实地调研为主,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扬州市主要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景点进行调查。

1.2.1 乡村旅游景点分布与交通可达性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研究采用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时间可达性方法,把扬州市20个主要的乡村旅游景点根据实际空间位置标注在矢量化的扬州市地图上,利用GIS 技术从时间成本、成本加权距离、可达性评价等三方面来研究乡村旅游景点与可达性存在的规律。

1.2.2 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结构及与资源的服务功能、特征关系 将扬州市20个主要的乡村旅游景点矢量化在地图后,探讨乡村旅游景点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1)乡村旅游景点与市中心距离分布之间关系;(2)讨论乡村旅游景点的资源特征、服务类型的空间结构关系,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受影响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乡村旅游景点分布与交通可达性的关系

利用扬州市地理信息数据来对乡村旅游景点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将路段分为两类:道路和道路、水域以外的其他用地,并给出了不同用地类型的相对时间成本值参照(见表1)。

表1 不同用地类型的相对时间成本值参照

2.1.1 道路 通过测量时间距离来分析扬州市地区交通通达度水平。扬州市境内以平原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提取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铁路,设定高速公路的车行平均时速为60 km/h,一级公路为50 km/h,铁路为70 km/h。各级道路相应的时间成本值分别为:铁路8,高速公路10(即驾车或乘车通过10 km 路程需要花10 min),一级公路12。另外,步行经过栅格区速度为10 km/h[10]。

2.1.2 道路、水域以外的其他地域 这些地块上通行时由于既没有城市道路(无法搭乘公交线路),也没有水系阻隔,所以通常采用步行的方式行进。假定这些地域都是均质的,则根据正常人的平均步行速度(1.1~1.3 m/s),可设定道路、水域以外地域的时间成本值为150(即人移动10 km 需要150 m in)。

计算距离栅格的同时,对道路(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陆地等地区利用属性表计算工具分别予以赋值,以记录不同类型用地的时间成本值。运用空间分析将上述矢量文件转换为栅格文件,采用镶嵌命令对所获得的栅格数据进行叠合:陆地栅格文件与道路(铁路、高速公路、一级道路)再一次叠合,镶嵌方式采用最小值,从而得到分析所需的时间成本栅格图(见图1)。然后将扬州市面文件转换为点文件,借助空间分析,将上面生成的时间成本栅格图作为“Cost Raster”的值,以不同颜色分类显示可得到成本栅格图(见图2)。

根据图1,结合扬州市地理信息的交通信息数据可知:时间成本为8 的红色区域基本上是沿着宁启铁路线,时间成本在8~10 的灰色区域是扬州的宁通一级公路和京沪高速路沿线,时间成本在10~12 的浅绿色区域是京杭运河沿线区域。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都是分布在时间成本都是大于12 的地区,即乘车在高速公路上通过每个栅格至少需12 m in 以上。金泓生态园、胡场人家休闲山庄、兴科农业科技博览园的时间成本在8 以内,由表2 可知这3 家乡村旅游景点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到10 km,并且这些乡村旅游景点都位于瘦西湖著名景点附近,且靠近扬州市农业科学学院,其选址理由是希望利用较低的交通时间成本来大量吸收参观过扬州瘦西湖、大明寺旅游的外地游客。

图1 扬州乡村景点旅游时间成本栅格图

图2 扬州乡村旅游景点成本加权距离栅格图

由图2 可知: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成本加权距离都处在2~8,成本加权距离都还较为理想。通过综合图1 和图2 可知: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其实都是沿着主要交通线附近分布,大部分景点距离这些交通线的成本加权距离在2~8 km。

进一步研究可达性等级对乡村旅游景点的影响,通过重分类(Reclassify)命令对上述累计时间成本栅格图评价等级进行重新划分并赋值。得到相应可达性分级评价图(见图3)。

图3 扬州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可达性评价图

从图3 可以发现:扬州市85%的主要乡村旅游景点(20 家乡村旅游景点有17 家)都分布在可达性3 级以上地区,可见这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对于交通可达性要求较高。结合图1 和图3 可知:扬州市乡村旅游景点基本上分布在交通可达性较好的两大地区:一部分沿着宁启铁路、宁通一级公路沿线地区;另一部分沿着京沪高速、京杭运河沿线地区。扬州市各地交通可达性优劣程度与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分布恰好呈正相关关系。

2.2 乡村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结构及与资源的服务功能、特征关系

2.2.1 乡村旅游景点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构规律 学术界把乡村旅游分为三大类:观光型乡村旅游、休闲型乡村旅游、乡村文化旅游。观光型乡村旅游包括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和科技型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型乡村旅游包括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乡村文化旅游主要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11-13]。将扬州市20 家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景点的实际特点和反馈过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如表2。

对扬州市地图以高斯克吕格西安80 坐标系,中心经线是120°进行空间投影,投影中心的经度和纬度为(x:119.472339;y:32.736832)。根据扬州实际情况,扬州市的交通通达度和人口密集区都在南部地区,选取交通通达度最高、人口流动频繁、人口密度大的位于邗江区的扬州市政府作为该研究的扬州市中心。市中心附近分布着汽车客运集散中心、火车站,有最密集的流动人口,最有消费能力的潜在旅游者,无论乡村旅游者是否为扬州本地人口,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由市中心流向各个乡村旅游景点的过程。将这20个主要的乡村旅游景点(见表2)根据实际分布标注在矢量地图上,然后以扬州市中心为圆心,以0~10 km、10 ~20 km、20~30 km、30 ~50 km、50 km 以上这5个不同范围作为缓冲区作圆,得到扬州市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图(见图4)。

根据图4,结合旅游景点与市中心的距离统计(表3)发现:10 ~20 km 地区是乡村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共有7 家主要乡村旅游景点,占据扬州主要乡村旅游景点35%的比重;在40~70 km 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很少,仅有一家;在70~90 km 地区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景点,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在生态环境安静优良、自然风景优美舒适的地区,且周围没有城市的喧杂,乡村氛围较为浓厚。与市中心距离小于30 km 的范围内总共有13 家乡村旅游景点,占所选区域65%的比重,可见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受市场导向的影响较为明显,靠近市中心。

表2 乡村旅游主要实地调研单位

2.2.2 乡村旅游资源特征、功能类型与空间分布结构的关系 从表3 可知,扬州市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功能特征多样,但是其资源的功能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些规律:

与市中心距离小于30 km 的地区,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休闲娱乐型旅游资源为主,景点功能类型较为单一,且这种乡村旅游景点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分散,多为“传统农家乐”形式(包括农家乐、民俗村、田园观光、果木花卉、科技观光农场)。游客在此类景点很难有旅游活动体验,因其距市中心不超过30 km,在道路状况一般的情况下,私家车40 m in 以内即可到达,乘坐公共交通50 m in以内可到达。

图4 扬州市乡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图

与市中心相距30~50 km 的地区旅游资源特征较为复合、多样,该区域属于城乡结合地带,有城市的雏形,同时也保留一些乡村的特色,乡村旅游者(以扬州市区居民为主)普遍认为这些旅游区是避开城市喧嚣的良好场所,但一方面难以感受到原滋原味的乡土氛围,另一方面又享受不到城市消费休闲的便利,且所花费的行车时间较长,获得的旅游享受满足感却较少,因此一般不会选择这些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消费[14]。

与市中心相距超过50 km(主要在70~90 km)地区的旅游资源规模较大,普遍都带有康体度假的性质,且其功能也具有复合多样的特点。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往往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吸引游客的主要优势是清新的自然风光、优美的农村景色、安静舒适的乡村氛围、天然新鲜的农产品、独特的乡土文化等。他们的出现往往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基础,再结合投资商(主要是私人投资)的旅游建设及运作而发展起来。因其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较远,且景点之间的距离也较大,景点周围附近地区的商业化程度不高,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必须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功能,所以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规模一般较大。

表3 扬州乡村景点空间距离分布

总体来说:与市中心距离小于30 km 的半径范围内,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功能以休闲娱乐为主,景点数量较多,这些景区为游客暂时缓解城市的工作压力、提供放松的精神享受创造了条件;与市中心相距大于70 km 地区的乡村旅游景点,其功能以康体度假为主,消费者可享受乡村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节奏,促进身体健康;而在30 ~50 km 的乡村旅游景点服务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点,其数量较少。

3 结论

3.1 乡村旅游景点对于交通可达性要求较高

扬州市乡村旅游景点基本上分布在交通可达性较好的两大地区:一部分是沿着宁启铁路、宁通一级公路沿线地区;另一部分是沿着京沪高速、京杭运河沿线地区。扬州市各地交通可达性优劣程度与乡村旅游景点数量分布恰好呈正相关关系。

3.2 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受市场导向明显

目前与市中心距离为10~20 km 是乡村旅游景点分布的密集区。在40~70 km 乡村旅游景点分布基本上很少;而在70~90 km 地区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景点。与市中心小于30 km 的范围内总共有13 家乡村旅游景点,占所选案例地的65%之多,可见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受市场导向的影响较为明显,靠近市中心。

3.3 不同范围内乡村旅游景点的功能有差异

与市中心距离小于30 km 范围内的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功能基本以休闲娱乐为主,功能较为单一,但景点数量较多;而与市中心大于70 km 地区的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主要以康体度假性质为主,规模较大;而在30~50 km 的乡村旅游景点服务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点,其数量较少。

致谢:在本文完成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和扬州市旅游局规划处大力支持帮助,为本文的数据整理做了大量辛苦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感谢!

[1]Park D,Yoon Y.Segmentation bymotivation in rural tourism:A Korean case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1):99-108.

[2]Su B.Rural tourism in 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6):1438-1441.

[3]钟士恩,张 捷,韩国圣,等.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J].人文地理.2010,112(2):31-36.

[4]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24(6):757-763.

[5]冯淑华,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3):616-624.

[6]席建超,赵美风,葛全胜.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的微尺度分析——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J].地理学报.2011,66(12):1707-1717.

[7]汪德根,王金莲,陈 田,等.乡村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模型及机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比较[J].地理学报.2011,66(10):1413-1426.

[8]郭 文,黄震方.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J].旅游学刊.2011,26(12):83-92.

[9]白 凯.乡村旅游地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关联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J].人文地理.2010,114(4):120-125.

[10]王 丽,邓 羽,刘盛和,等.基于改进场模型的城市影响范围动态演变——以中国中部地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2):189-198.

[11]李建伟.弘扬乡村旅游文化 深挖民俗文化内涵[J].经济论坛.2007,(16):68-69.

[12]张轶璐.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途径[J].经济地理.2007,27(5):840-841.

[13]方瑞贤.乡村旅游——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J].台湾农业探索.2006,(4):47-50.

[14]杨世河,章锦河,王 浩.城乡旅游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8,28(1):142-1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