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隋文帝,西方人最看好的帝王

时间:2024-04-23

张国刚

他统一了分裂数百年的国家,建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沿袭千年

在一些西方学者眼里,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唐宗宋祖,而是短命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541—604)。“他成功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实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这是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对隋文帝的评价。

杨坚从辅政到登基称帝,只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意思是杨坚靠着老丈人的关系,轻而易举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如果仔细考察他称帝前后的形势和细节,会发现事情远比赵翼想象的复杂。

皇上说:“我一定要将你家灭族”

杨坚出身豪族,父亲杨忠乃北周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他的妻子独孤氏则是杨忠的老领导、曾为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之女。北周是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宇文周。

据说杨坚出生时,天生异象,紫气充庭。《隋书》记载:“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以至于南朝的陈后主陈叔宝看到他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当时有一个尼姑对杨坚的母亲说,此孩不可与常人一样抚养,于是尼姑将他带到别馆,亲自抚养。幼年的杨坚为人深沉少言,刚刚进入太学的时候,即使是十分亲密的人也不敢戏弄他。

568年杨忠去世,27岁的杨坚承袭隋国公的爵位。此时,周武帝宇文邕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对杨坚更加礼重。齐王宇文宪曾对宇文邕说:“杨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担心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内史王轨也说:“皇太子宇文赟将来并非社稷之主,杨坚貌有反相。”不料宇文邕听后不悦,说:“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杨坚听说此事,十分畏惧,行事愈加小心谨慎。往后的数年,他多次出征北齐并获大胜,进为柱国。

578年宇文赟即皇位,是为周宣帝,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也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没多久,他又官任大后丞、右司武,很快转任大前疑。杨坚的地位和威望日益上升,宇文赟十分忌惮,甚至对杨丽华说:“我一定要将你家灭族!”有一次他召杨坚入宫,对左右侍卫说:“如果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宇文赟沒能得逞。

杨坚深知朝中难容自己,便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宇文赟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样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臣僚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回答:“时机还不成熟。”至此,他取周自代的企图溢于言表。反观宇文赟,不问朝政,沉溺酒色,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这皇帝当得仍不称心如意。他于579年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然后缩居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翌年,杨坚以扬州总管身份,筹备伐陈事宜,行将出发时突发足疾,行程搁置下来。5天后,宇文赟出幸城外,次日因病返回,口不能言,未及安排后事而崩驾。北周政权出现了权力真空。

究竟由谁出来辅政,三位托孤大臣的意见发生了分歧。颜之仪主张迎请赵王宇文招,以德以亲都合适。但宇文赟生前恰恰最不放心这位强势的皇叔,因此,在宇文赟弥留之际,刘昉、郑译主张迎请外戚杨坚侍疾辅政。

就这样,杨坚再度进宫,成为辅政大臣。

挟天子以令诸侯

杨坚主导的辅政班子是这样的:以宇文邕之子为上柱国、右大丞相,“尊以虚名,实无所综理”;宇文邕另一子秦王贽为上柱国;而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掌军政大权。两位皇叔、一位外戚,这样的安排,足以给国人一个交代。

在普惠性政策上,杨坚也有一些动作,比如恢复佛道二教,减轻百姓负担。“革宣帝苛酷之政,更为宽大,删略旧律,作《刑书要制》,奏而行之;躬履节俭,中外悦之。”但这些并不够,毕竟许多在中央发生的政权变更,都是被军事力量所击败的,解除军事威胁才是最急迫的事情。

北周皇室诸王中,不乏有实力的藩王。为了解除地方军事威胁,580年,杨坚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音悠)召回京师长安。

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北周重臣,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东夏。郧(音云)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旬日之间就聚集了10万兵马,其他地方也陆续起兵。

军事问题是否措置得宜,考验着杨坚的智慧和行动能力。他命上柱国韦孝宽带兵出征。韦孝宽是北周的老将,与杨坚的丈人独孤信关系密切,被人号为联璧。但受韦孝宽节制的将领中,有三人接受了尉迟迥的饷金,用之恐怕军情有变。杨坚深以为忧,考虑取代此三人。这时,智囊李德林说:“公与诸将,皆国家贵臣,未相服从,今正以挟令之威控御之耳。”所谓“挟令之威”,就是挟天子令诸侯之威。李德林看得很清楚,诸将是遵从天子之令平叛,而不是为了帮你杨坚打天下。他主张杨坚利用自己辅政的合法性、正当性,打击尉迟炯“犯上作乱”的反叛行动,不必计较前线诸将的态度是否忠于杨坚个人。

这番话令杨坚醍醐灌顶。短时间内,他也不可能找到那么多心腹之人去取代诸将。 “前所遣者,疑其乖异,后所遣者,又安知其能尽腹心邪!”李德林建议杨坚派遣一位可靠的监军去前线督察军事。“坚大悟,曰:公不发此言,几败大事。”

经过68天的战斗,尉迟迥被杀,各地叛乱先后平定。

“开皇之治”影响深远

看到杨坚平乱后威望大增,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赵、陈等五王,担心日后被架空,也开始图谋作乱。杨坚先发制人,捉拿宇文贤并将其斩首,随后宣布赵王等人的罪行,下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以安定五王之心。可不多久,他便以谋反的罪名将五人杀掉,彻底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

581年,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此时,北方柔然扰境,君主宇文阐年纪幼小无力主事,众臣便请求杨坚取而代之。联系到父皇的离奇病逝,以及杨坚对皇室诸位皇叔的屠杀,宇文阐为求自保不得不选择主动退位。该年,宇文阐以杨坚众望有归为由,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这一年,他40岁。

当上皇帝后,杨坚励精图治。他以长安城凋残日久,在城东南龙首山创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名叫“大兴城”。城内有东西二市,“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鉴于此前币制的混乱,杨坚下令铸造标准的五铢钱,禁用古钱和杂钱,使得五铢钱“所在流布,百姓便之”,货币得到了统一。凡此种种,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杨坚恢复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下辖四司。新的体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有效地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杨坚还废除了基于门阀士族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开创了影响后世千年的科举制,使国家在人才选拔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最终迎来著名的“开皇之治”。那时,天下粮仓廪实,不少在百万石以上。以至于唐朝贞观11年,监察御史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意思是隋朝已经灭亡了20年,隋文帝死了33年,可隋朝留下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完。

588年,杨坚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开始了灭陈的战役。他令杨广出六合,韩擒虎出庐江,各路隋军共50余万向陈发动了全面进攻。 面临隋军的大举南下,陈叔宝优柔寡断,不作任何应战准备,唯日夜啼哭,使得隋軍顺利渡过长江。589年,建康失守。陈叔宝跳入枯井,后被隋军所俘。至此,陈朝灭亡,南北朝时期结束,天下一统,隋成为秦之后,第二个结束百年乱世的朝代。

《剑桥中国隋唐史》评价说:“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