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许 颖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从距今约1.2 万年前诞生的农耕雏形,到当下不断革新和突破的农业科技,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交融演进、生生不息,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中华文明持续进步。历史上的中华农业文明、农业科技革命总是在以农耕文化为道德确认和思想指引的前提下赓续演进、不断前行。
广义的农耕文化是指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套适应农业发展、生活需要的精神和物质的文化集合。人类是从游牧、狩猎、采集生活过渡到简单农业文明的,人类在农业起源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1 万年前人类单纯从采集、狩猎、浦鱼、畜牧等活动中满足生活之需,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施加影响,直到农具耒耜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才开始出现,人类逐步走向筑室而居、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农具的发明和动物的驯养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和单位土地的热量输出,使人类获得食物的来源趋向稳定,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劳动的高级分工和专业化。
种植“五谷”、养殖“六畜”、驯化禽兽、养殖水产,人们在这些生产生活经验中逐渐掌握了原始的天文、气象、水土、种肥等基本常识及相关农业技术,通过观象授时了解寒来暑往、风雨水旱等自然规律并据此组织农耕生产。《吕氏春秋》中有“民以四时、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的记载。早期的农业气象理论不仅能够指导农业生产,还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于祭祀、音乐、宴会、歌舞等活动中。
随着种植业、养殖业的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以及黄河、长江、辽河流域的区域文明(古国文明)先后形成,逐渐衍生出一些相同的文化因素,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代表性农业文化开始出现,农耕文化雏形得以产生。
传统农业阶段主要存续于历史上的封建时期。传统农业以铁犁、牛耕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满足了人们对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需要,人口的快速增长刺激了社会生产分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进步、人口繁衍、私有制的产生和文字的出现,更加丰富了农耕文化的内容。中国夏代末已出现关于农业生产的原始文字。清中期的《耕织图》石刻,每一幅图都表现了一种农事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的科学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传统农业使农民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习惯,形成了有地域特点的地方农业知识和与农业有关的传统技艺,丰富了农耕文化的农业思想、农事习俗等。例如,中国东周时期形成了极具区域特色的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国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秦文化圈7 个农耕文化体系。
1.3.1 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时期
中国汉唐时期从中亚、西亚地区引进了多种作物及蔬菜品种,如小麦、胡豆、胡谷、胡麻、胡瓜、胡葵、胡蒜、胡椒等,作物引进和曲辕犁、筒车等农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奠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的海上之路沟通了东西方农业文明,大运河的疏浚为多个朝代的漕运提供便利,使农耕文化和先进农耕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并逐步打开了其向海外传播的渠道。明永乐年间菲律宾苏禄国东王沿运河北上,与明成祖朱棣确定了两国相互尊重的关系并开展农业贸易合作,为科技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宋太宗时期诞生了最早的农技人员——“农师”。南宋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1146 年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皇城南郊开辟籍田,劝导臣民重视农桑。元代时期则有组织地进行农业推广,编辑、印刷农事资料来指导农民种植和养殖。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将元朝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印发推广至全国。自1780 年开始,全国从朝廷到各府、州、县都要求设劝农官或治农官,甚至把“劝课农桑”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1.3.2 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时期
农业的工业化过程逐步加速,以广泛应用机械、良种、化肥、农药为特征。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直处在殖民半殖民地、封建半封建社会历史沼泽地中的中国,没有及时汲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农学体系停留在传统的经验农学上面,农业科技和社会文化等大为落后。实际上,近代中国有大批仁人志士尝试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成果,学习和传播西方农学思想,如晚清末年张之洞等人在湖北积极倡导和推动西方农学传播,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和传播农业知识,引进美国陆地棉种在湖北推广种植。在政府层面,清末设立了杭州蚕学院、湖北务农工艺学堂等农业教育机构,农业推广获得了较好成效。1933 年农村复兴委员会成立,主要救济内容包括农业技术项目,还扩展到了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等领域。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受到封建思想模式的制约和影响,与西方国家逐渐拉开距离,发展极其缓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与农业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科学的农耕文化。
1.3.3 第三次农业科技革命时期
由于杂交优势让农民增产,相对减少了大批量农作物对土地的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先进国家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例迅速下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 世纪60 年代,工业状况落后一直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工业化过程。
在1949—1978 年期间,中国农业经历了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过程,农业物质生产实行统购统销,这一阶段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科技发展从属于工业领域的发展。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依旧不高,农业科技和科技创新推广体制也没有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农耕文化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想,农业发展仍处于艰难而缓慢的低水平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突出“三农”的重要地位,通过主题设置与政策实施,将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纳入农耕文化,释放农耕文化活力,使得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发展。
1.3.4 现代农业时期
进入21 世纪以来,以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低碳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为标志的新农业科技革命时期,是第四次农业科技革命起步阶段。中国抓住机遇,不断汲取世界农业先进文化成果,农业科技文化发展受到空前重视。2004 年以后,中央连续发布18 个涉农一号文件;2016 年以后,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科技的篇幅占比高达50%以上,农业科技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农业文化更加繁荣;2021 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2021 年中国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跃升世界第12 位,农业科技整体实力雄居世界第一方阵,农耕文化也“圈粉”世界。
农耕文化是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是丰富的生物、技术和文化“基因”系统。农业生产既是农耕文化载体,又是农业科技的基础条件,其促进了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各要素相互关联、契合、协调、统筹,并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体。
从历史上看,传统农业社会的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农耕文化具有差异性、多样性、活态性和适应性,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中也存在与传统农耕文化有关的因素和事物,如以习俗、技艺、谚语、耕织图等形式存在的农耕记忆和碎片。
唐跃文等(2020)分析了2016 年中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文化发展的协调度、耦合度,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文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见表1。
表1 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文化发展的关联情况
乡村文化与农业科技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强大的融合力。一方面,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带动、刺激乡村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进步。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融合度越高,农业发展的步伐就越快,反之则割裂、阻滞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农耕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世代传承与不断突破。二者融合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快建立具有活力、高效运转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技推广,将良种和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技相结合,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咨询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与此同时,创新发展传统农耕文化,弘扬具备现代科学要素的农耕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农业发展必须坚持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的协调推进,发挥农耕文化知识的生态调节功能,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运用传统农耕文化,纠偏工业文明和化学农业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依托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凝练出特色鲜明的传统农耕文化的点、线、圈,扩大农耕文化影响力,加强具备文化开发价值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突出“特、优、强、好”,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推进农耕文化资源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充分普及绿色生态理念,汲取农耕文化智慧,形成新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文化,优化农业绿色生态导向机制。构建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农业生态绿色发展制度环境,完善生态绿色农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注重特色生态品牌建设,实施生态品牌战略,增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综合经济与社会效益。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合到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去,实现二者之间有效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不同国家的农业文化技术呈现出不同特点,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中国农耕文化内容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科学知识。因此,现阶段应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汲取西方农业文明精华,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农业科技文化合作战略,扩大农业科技文化合作的“朋友圈”。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强国的技术合作,利用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总数量居于全球首位的优势,增强农业文化话语权,传播好中国科技创新的故事、模式,以及农耕文化发展的中国气派、中国方案、中国价值,增进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和农耕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农业科技文化共同体。
农业体系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形成的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现代农业生产功能早已辐射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应发挥农耕文化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挖掘农耕文化内涵,将其与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联动,从而推动民俗文化、传统民居、古镇村落及人文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共享,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学文化,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氛围。
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科技支撑能力,将农耕文化内涵转化成为人民共享的新动能。构建展示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科技培训站及培训网,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农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将与农业科技、农耕文化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上传至互联网平台,通过情景化、沉浸式的传播模式,实现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的互动交流与传播,提升农民的文化品位。
在新发展阶段,大力弘扬科学、大众层面的农耕文化,汲取农耕文化智慧,是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内在性、根本性需求。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度重视农耕文化对人类自身心灵、道德的滋养,走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融合发展之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