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刘 明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L 村位于豫东南大别山区域,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2019 年整体退出贫困县序列。L 村距离县城约30 km,位于3 县交界地带,丘陵地形造成境内多是山坡地,陵多田少,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等“老大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县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高效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政策实施,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为更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明了方向。县人社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扶贫办和有关金融机构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为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扶持工作保驾护航。L 村属地镇政府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措施,做实、做细各项工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抓手,稳民心、促发展、提收入。
“泥巴墙、泥巴炕,除了泥巴没家当”,这句谚语是过去L 村居住环境的生动写照。搬迁之前,L 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路面崎岖,泥泞不平;水体污染,饮水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垃圾没有固定的堆放地。为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L 村在异地搬迁规划过程中,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水泥路、路灯、自来水、卫生厕所、垃圾回收中心、文化广场、旧房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茶产业和水产养殖业,科学规划安置区,依山傍水,顺势而建,形成了一幅“人在园中、房在林中、村在画中”的美好画卷。村子变美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L 村已经连续多年举办“浪漫樱花节”文化旅游活动,带动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旅游观光、农业体验、生态保护等方面转化,使闲置的土地流转起来,闲暇的时间利用起来,富余的劳动力活跃起来,改善了农村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易地搬迁前,多数村民过着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务农是主要的谋生手段,通过利用自有的生产要素发展生产,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土地种植农作物,房前屋后的空地可以用来种植蔬菜、养殖家畜,秸秆、枯草、树枝等可用来作为燃料,生活花费并不大。易地搬迁后,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还有一些农民仍有土地,但是因离居住地较远,导致劳作不方便,受限于村庄整体规划和对村容村貌整洁度的要求,蔬菜种植和家畜养殖变得不太现实。井水和土灶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入户的自来水和燃气,在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开支,导致易地搬迁居民生活成本上升。
扶贫移民社区的地理位置虽然相较于搬迁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离中心城镇的距离依然较远,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较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民特别是年纪稍长者就近务工。政府虽然投资设立了很多扶贫就业岗位,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些岗位,很多搬迁居民对于政府的行动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甚至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选择逃避。许多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但是知识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只能选择从事建筑、搬运、餐饮、家政服务等高劳动量、低收益的工作,收入并不稳定。还有极少部分人缺乏致富的志气和脚踏实地的干劲,政府的“输血式”扶贫措施大大改善了扶贫移民的生活条件,但是一些人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存在“等、靠、要”的观念,思想上松了劲,自然也就缺乏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村民在搬迁之前,居住环境相对封闭,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很多人互有亲戚关系或者一定的血缘关系,传统的乡土情谊在这里代代传承。搬迁之后,村民共同的情感基础被冲淡,社会关系网的重构让搬迁户彼此之间熟悉度降低,对于陌生人天然的防备心和社交成本增加,让很多人不敢去结交新的关系,搬迁后相对封闭的单元楼代替了之前平房的生活方式,公共空间的压缩也让之前习以为常的串门拉家常变得越来越少,很多村民即使住得很近,也可能互相不认识。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地方,在心理适应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个人价值观凸显,更多人倾向于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视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与之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形成反差,亲密感丧失,信任度下降,相应地也会带来心理落差。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过去可以通过在田间地头劳作实现自己的价值,进入新环境以后,受知识水平和年龄的制约,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性比年轻一代要差,缺少倾诉和打发时间的对象,情绪得不到及时抒发,对于自身存在的价值也会产生怀疑,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心理适应一旦产生困难,人们就容易怀念之前的生活,长此以往,对于搬入社区的认同度就会越来越低,也不利于开展搬迁社区各项工作。
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来到相对陌生的环境,生产方式和生计方式随之发生改变,村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但是村委会受制度、管理理念、资金和人才等因素制约,对居民的需求反应稍显滞后。多数移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较为匮乏,合作能力不强,村委会为了追求办事效率,有时仅仅只是象征性地听取了几个移民代表的意见就作出了决策,缺乏与移民大众的沟通交流。
对于搬迁的后续扶持政策,村委会宣讲也不到位,往往只流于形式化,或者是有人主动问才被动去宣讲。在党务村务公开方面,有些村仍然采用宣传展板和黑板报等陈旧的形式,不仅更新不及时,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也是一种考验,导致一些移民不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有关政策,甚至会产生误解和抵触心理。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新乡贤作为从乡村走出去的优秀代表,一般拥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资金、技术和人脉,在村民中有着较好的口碑和威望,而其本身又有浓厚的故土情结,愿意为故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L 村所属县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外出打工创业的人不在少数,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一些人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发光发热。要利用好有利资源,出台政策,创造环境,让“贤人”不闲,鼓励成功乡贤返乡创业,发挥好带头作用。乡村振兴要抓住“人、从、众”,留住人是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把在外打拼的能人请回来,小村庄也能成为投资洼地。只有留住人、用好人,乡村得到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的居民才能稳得住,才能安居乐业。
乡村振兴关键基础在农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易地扶贫搬迁地区贫困面貌,实现致富,就要通过文化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及劳动水平。如L村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父母贫困导致无力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孩子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可能会继续贫困,扶贫先扶智,让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孩子接受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现阶段来看,要继续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健全义务教育保障长效机制和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充分发挥本地区涉农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优势,结合本地扶贫产业和市场发展趋势,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推动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入村宣传指导,注重提升农民技能,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L 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转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思路,依托本地优质资源,重点围绕茶叶、粮食作物种植加工,水产、家禽家畜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做文章,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但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都不是很高,抗风险能力较差。产业扶贫是事关群众就业的长远之计,要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相关服务业的三产融合和全链条发展。
在农业生产环节,要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积极作用。在产中环节,加强对于产业发展的指导,提供专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产后环节,通过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借助电商网络平台发展的东风,拓宽市场渠道,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迈进。将贫困人口融入产业链发展的不同环节,密切产业组织主体和贫困人口的利益关系,使产业发展的红利更好惠及贫困群体。
村村通工程是打赢精准扶贫战的重要手段,是打通民心的致富路,L 村所属县把自然村通硬化路作为“十件实事”任务来抓,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些道路的等级与乡村振兴所要求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该继续推进较大规模村民组通硬化路,同时要根据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分类分标准建设村主干道、资源路、产业路和旅游路。继续着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推动建设村委会活动室、篮球场、文化活动广场、人行步道等文娱设施,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农村集中供水率已经达到80%以上,但随之而来的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稳定程度也考验着政策落地的实效。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监督力度,把好饮水水质的源头关、消毒关和检测关,让集中供水真正成为惠民利民的好工程。农田水利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根基,一大批农田水利骨干设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通过宣传和引导,推广节水理念,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减少对于地下水的开采,实现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质量好,环境宜居,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包括L 村在内的县域村镇,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一扫过去“破、乱、旧”的局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从现实看,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在个别地方仍旧较为突出,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改观,乡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没有形成。应该推动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一体化,建设无害化、资源化垃圾处理设施,考虑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综合环境管护机制,使制度、资金、长效管护人员协同配合,并将人居环境改善纳入考核评价机制,以考促改,同时也要加强对村民的教育,约束个别村民乱丢垃圾、乱排污的陋习。
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能够促进搬迁户尽快融入本地生活。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员的引领作用,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开展义务巡逻,维护社区治安。带头并发动群众开展捡垃圾、大扫除等活动,培养搬迁群众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好习惯。针对搬迁社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等问题,设立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入户提供探视、陪护、清洁等力所能及的服务。通过党员的带动作用,让更多搬迁居民加入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在建设社区的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文化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助推剂,和谐的社区文化对于构建社区邻里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要充分利用好村委会活动中心,设立综合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等多种场所,满足不同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可以举办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活动,比如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饺子、春节联欢等,还可以定期举办广场舞、健身操、听戏等活动,增强村民的集体感情和集体认同。推行群众文化工作联席制度,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开展文化讲堂进社区活动,为居民免费提供民俗知识、养生保健、生活技能等讲座,提升辖区整体文化水平。移民村庄也应该加强与附近其他村庄的沟通,通过农业技能竞赛、文化交流等活动,消除隔阂,增强地域认同感。
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能够增强村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发挥农村带头人队伍作为乡村振兴领头羊的作用,要提高其政治站位,把政治能力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农村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人才吸引和交流制度建设,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充实基层工作队伍。要凝聚群众力量打造善治乡村,把一些有威望、有能力又有意愿的人选进村级配套组织,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定,提升民主决策水平。规范党务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最广泛地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力量。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既是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可行之路。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关键是要做好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衔接。如何稳定增收,是“后扶贫时代”新移民面临的头等大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如何稳得住,并逐步实现能致富,真正“搬入幸福”,是亟待写好的扶贫“后半篇文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