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王玉翠
(中共定远县委党校 安徽 滁州 233200)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新形势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离不开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村地区落实政策、务实工作[1]。
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力量。农村基层干部就像是一面镜子,他们的工作作风、外在形象以及工作成效,都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地向老百姓反映了我党先进性建设的整体水平。所以,农村基层干部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从而不断彰显出共产党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2]。
在开展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干部是最主要的力量。农村工作是繁多而复杂的,这非常考验农村基层干部的各方面能力,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态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是否能够有序开展,也关系到农村基层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政权稳固。因此需要农村基层干部在指导农村工作中有家的理念和主人翁的意识,把自己工作的乡村当作家来经营,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举好旗、领好路,以乡村振兴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的思维和理念,想方设法带领村民发挥本村优势,助力本村特色产业发展。
在农村工作的经历是农村基层干部强有力的工作履历。
一方面,这种经历让他们能够详细地了解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升迁以后,这些农村基层干部可以掌握真实的一手资料,对国家政策了解较多、领悟较透,对乡村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也深刻地印在脑子里,对群众的诉求更了解。另一方面,农村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经历既磨练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意志,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受不了农村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了“躺平”。只有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在农村工作中坚持下来,这样的农村基层干部经过磨练,各项能力都不会太差[3]。
农村基层干部的身上肩负着在农村地区落实好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根据所肩负的责任,农村基层干部应该具有以下4 项能力。
一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应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①为群众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在群众创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农村基层干部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群众事业发展遇到困惑,犹豫不决时,农村基层干部要及时答疑解惑,为他们讲解政策优势、市场需求等。②要在群众、党群、干群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做好调节和化解工作。在农村地区矛盾是多种多样的,矛盾的主体涉及范围较广,但引起矛盾的起因往往小之又小。有邻里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的矛盾;有政府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基层政府规划和群众利益相冲突而产生的矛盾;有农村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遇到群众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够,不配合工作而产生的矛盾。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正确面对矛盾,不能怕,更不能躲,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势。
二是发展经济的能力。发展经济是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最有效的展现方式。在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够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这是衡量农村群众生活是否幸福、是否满足的最直观、最权威的数据依据,农村是否发展较好,就看农民收入有多少。农村基层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以发展为中心,抢抓机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要求很高,除了要有发展的眼光,也要有发展的思路,更要有发展的措施。在乡村振兴中,通过“党建+产业”的新融合,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领头羊”的作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上的能手、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三是改革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在一线,奋战在一线,改革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当前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的好把手。在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有重大变化,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农村也面临着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因此,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特点,大胆创新[4]。
四是推动落实的能力。对于农村基层干部来说,抓落实是工作的重点内容。①在工作中积极营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善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好抓落实的方法,善于把科学精神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把经验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结合起来,促进工作快速有效地推进。③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政策方针落实后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定期跟踪检查落实的情况,询问群众对落实情况是否满意,如果出现了问题要及时改正。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政策和措施落实的好,哪个地方党群、干群关系就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也比较富裕。
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事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但是,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面对新任务、新难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2.1 整体素质偏低
一是受教育程度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老旧。从村两委成员的知识结构来看,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村两委成员普遍是初高中文化程度,还有极个别的是小学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致使他们不能快速有效地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他们思想因循守旧,思维跟不上快节奏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一些科学技术、营销手段不能适应,在市场经济大潮和新形势的任务面前,缺乏思路和主见。因此要提高其认识水平,调整队伍结构。
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任职时间过长,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也存在经验主义的问题,缺乏创新精神。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在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他们在任职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再加上任职后的继续培训跟进也不够,造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不能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5]。
三是信息不发达,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发展理念落后,跟不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脚步。***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不能完全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依然以环境换发展。
2.2.2 工作方法单一直接
农村基层干部推动党中央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总揽全局,负责农村各项事务,与群众联系密切。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还沿用以前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刀切,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抓住机遇,在引进新产品、新项目,推广新技术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不够,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工作方法以及领导水平和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2.2.3 工作作风浮躁务虚
农村基层干部虽说是最小的“官”,却干着最难的事,这些事情都和群众息息相关,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直接关系着群众满足感和获得感的提升。
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由于受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经营的小生意上,管理村务不用心,工作随心所欲;个别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态度冷漠、蛮横,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习惯搞一言堂、家长制,缺乏正常的民主集中,不能凝聚民心;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严于律己,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对来办事的群众“吃拿卡要”,对党的政策任意变通,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
农村基层作为聚焦民生问题、反映民生样态的最前沿,其工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农村基层干部能否把农村基层工作做好、做实,直接影响民心民意。为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需要建设一支文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思维理念先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①选拔出一批政治正确、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把这些干部分散到各个农村基层,为基层补足新鲜“血液”。②建立一个完善的基层干部监督、考核、激励机制,畅通农村基层干部的升迁渠道,杜绝“关系户”,让真正干事的干部得到重用。乡村振兴是人才振兴,人才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农村基层需要更多具有新作派、新思维、新想法的年轻干部来开展工作,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这样才能吸引到在外地务工的有学历、有文化、有能力的农民回到家乡,带领农民干事创业,真正授农民“以渔”[6]。
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理论素养。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党的理论精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可以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党史、国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时刻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牢记责任使命,敢于负责担当,凝聚群众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基础上凝练成新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理论。***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
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要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适应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变化,战胜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各种困难、矛盾和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实践得来的知识是最珍贵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期间,一定要加强实践锻炼。农村虽说条件艰苦,但是苦中有营养;虽说事情繁杂,但有收获。凡是在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政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农村基层干部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务实重行。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就一定能战胜乡村振兴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要严于律己。***总书记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农村基层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做到事前事后都能守得住规矩、何时何地都能挡得住诱惑[7]。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是好的,是稳的,但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正在日益显现,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差距是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指数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让农村得到充分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