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财务报表分析与经营战略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4-05-25

□李 刚,李天喆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1 企业经营战略

1.1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

1.1.1 全局性

企业经营战略是从整体出发,由高层领导人制定,聚焦企业全局,能够系统、整体地指导企业各个层面的活动。

1.1.2 长远性

为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制定经营战略不能追求短期目标,而是要具备长远眼光。企业经营战略是一项全局性计划,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状况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等。如果一项经营战略在短时期内发生了改变,说明该战略存在一定问题。成功的战略一定具备能够长远运行的特性。

1.1.3 抗争性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企业管理者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是制定经营战略的目的。因此,经营战略中会涵盖应对冲击、挑战和竞争的行动计划,具有一定抗争性。

1.1.4 相对稳定性

只要经营战略的实施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发生了意料之中的改变,那么就不应随意改变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内容。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采取处理办法。

1.2 企业经营战略的重点内容

1.2.1 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是战略的总领,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及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对每一位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指引和导向作用[1]。

1.2.2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由战略思想衍生而来,是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规划,在整个经营战略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战略目标可以划分成几个层级,总体目标可以逐级细化到业务单元、部门甚至每一位员工身上。是否达成战略目标和达成的程度是战略评价阶段主要考虑的问题。

1.2.3 战略重点

战略具有全局和长远性,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企业需要根据战略中各方面的轻重缓急,按重要程度进行区分或者排序。企业可以将非常关键、需要马上增强或者能够扩大自身发展优势的内容作为战略重点,需要着重投入各种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或者人力等。

1.2.4 战略方针与对策

明确战略思想、目标及重点后,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具体达成战略。通常情况下,常规行动方案和处理原则就是战略方针。针对具体而独立的战略目标采取的不同方式,这就是战略对策。二者的结合就是企业达成经营战略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2 财务报表分析

2.1 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

2.1.1 表内信息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经营活动在静态层面的体现,涵盖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情况。企业的总资产金额等于负债与权益的总和。因此,资产负债表中自带勾稽关系的信息可供财务分析人员使用。

(2)利润表。利润表是企业经营活动在动态层面的体现,能够直观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单步法和多步法[2]。单步法属于一次到位的方法,直接将收入和费用分别加总后计算当期收益。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提供的信息基本是原始数据,便于使用者理解。多步式是分多个步骤计算各种利润,进而求得净利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便于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进行评析以及比较。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源动力,对企业具有重要作用。现金流量表中的信息是企业涉及现金的项目的资金变化情况。根据现金的来源与用途,企业的各种活动可以被明确地分为经营、筹资与投资。

2.1.2 表外信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表外信息比表内信息的重要程度高。因为如果对表外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不足,就无法很好地分析很多表内信息,或者分析的正确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不能仅专注于企业三大报表中的信息,还要广泛收集表外信息,只有二者相互补充与结合,才能实现“1+1>2”。在众多表外信息中,应重点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及法律法规、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报表附注信息、报表附注外信息等。其中,报表附注外信息主要指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体现和披露,但可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重要影响的内部环境信息,主要包括资产质量、收益质量、成本水平、企业规模、历史信息、偿债记录等。

2.2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2.2.1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三大表中两个或者多个相关数值的比率来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这种分析方法具体可以分为相关法、构成法和效率法。相关法是指用指标中某个项目与其有关但却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构成法反映的是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指某项指标各个组成部分的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效率法反映的是投入产出之间的联系,例如某项财务活动中投入费用与产出收入所占的比例。

2.2.2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寻找比较对象与被比较对象的差别。无论是绝对的数据还是相对的比率或者指标,都可以进行比较。这种分析方法的作用是探寻是否有客观原因造成指标间的差距,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方向。

比较的形式可以是本期实现额度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也可以是本期实现额度与以前各期的实现额度进行比较。该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活动的变化情况与未来潜在的趋势。

2.2.3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着眼于数据间的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从而明确其增减变化以及幅度,用以揭示企业业绩以及现金流量变化的潜在趋势[3]。

使用趋势分析法应注意会计数据在时间上要连续并且中间没有断开。除此之外,各时期、各指标的计算方式必须保持一致。如果某些事项存在显著变动趋势,要运用例外原则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结果,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对策。同时,应剔除某些项目的偶发情况,保证数据的稳健性。

2.2.4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根据不同的因素分析各种指标。在这种方法下,一个指标可以分解成多个指标,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依存关系,使用实际值依次替代标准值,按照替代的次序,逐一揭示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3 提升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中的作用的方法

3.1 加深管理者对财务报表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处在发展关键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很容易因为实施不当的经营战略,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加深管理者对财务报表分析重要性的认识,把财务报表分析当作管理和经营企业的必要手段并加以引导,要求企业其他相关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分析工作,加强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提供稳健性和可靠性更高的财报数据,从而更好地让相关人员开展分析工作。

3.2 提升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有些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相关素质和能力不高,不利于开展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企业应该采取相应手段,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例如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使相关人员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数据分析电子化,以防分析人员手工计算出现差错。要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道德水平,提升其科学、全面、深层次分析的能力。

3.3 优化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管理

企业应该拥有合理的财务报表分析流程,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责任和目的,收集并呈现真实的数据,掌握一系列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并综合使用,根据流程明确相关工作者的职责[4]。要加强对日常财务工作的管理,制订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准确并及时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细化工作,编制高标准、高水平的财务报表,以便开展财务报表分析工作。

3.4 提高财务数据的公开程度

企业应该适当公开自身的财务信息,使相关人员为了确保财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更加认真仔细,这样也能提升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分析的准确度。公开的数据应接受内部、外部甚至国家监管部门的共同监督。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管理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企业存在财务数据造假行为,管理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