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熊袖璋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9)
自20 世纪90 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近年来的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即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
财富效应指房价上涨使已有住房的居民对自己财富的预期有所提高,因此这类群体的消费支出会随着房价上升而增加。挤出效应则指高房价带来高负债,使居民的消费预算缩减,高额的债务使消费者陷入“房奴效应”,从而减少消费。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外贸出口乏力,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学者就“高房价”和“内需不足”两大热点展开研究。虽然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一直存在,但是近年来,消费低迷的情况并没有随着房价上涨而得到改善。
同时,随着大量资金注入房地产市场,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担忧加强了预防性动机,导致消费意愿下降。当前的现状表明,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大于财富效应,此次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
国内已有不少文献对房价如何影响消费进行了研究。张冲(2017)[1]、袁冬梅等(2009)[2]认为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大于财富效应。祝梓翔等(2016)[3]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回落以及住房自有率下降有助于宏观经济平衡发展。
一些研究者在肯定挤出效应的同时,对挤出效应的具体影响条件作了进一步研究。颜色等(2013)[4]结合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讨论,认为房价上涨不可持续性是挤出效应较为明显的原因。李春风等(2014)[5]从住房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属性出发,分析了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与挤出消费和消费者侧重住房的不同属性有关。
基于现有文献进行研究,研究者在选取消费需求水平的代理变量时,通常借鉴刘生龙和周绍杰的做法,选取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GDP)衡量消费需求水平。研究中采用居民非居住消费意愿作为消费需求水平的代理变量,同时在模型解释变量之中引入政府支出,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各地区GDP 之比作为代理变量,在研究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的同时,探究政府支出是否对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
为明确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加入政府支出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C为消费需求水平;δ0为截距项;1nP为房价,为了减少异方差作了取对数的处理;G为政府支出规模;εit为误差干扰项;αi、βi为待估系数;下标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
被解释变量:消费需求水平C。采用居民非居住消费意愿作为消费需求水平的代理变量,居民非居住消费意愿=(居民消费性支出-居民消费性支出(居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解释变量:房价1nP和政府支出规模G。参考李春风(2014)等采用的方法,将各省市平均房价作为真实房价的代理变量,各省市平均房价=每年的住房销售额/住房销售面积;政府支出规模采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各地区GDP 之比,各地区GDP 采用收入法衡量。
数据样本为2008—2017 年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具体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住)、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地方按收入法衡量的GDP,以上数据均为各地的年度统计数据。其中,由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住)直到2014 年才开始统计,故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住)予以替代。
所有数据均来自2009—2018 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经过整理后得到所需的变量,即消费需求水平C、房价lnP和政府支出规模G,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
通过EViews 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3 种估计方法。运用F 检验和Hausman 检验发现,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比混合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更合适,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以看出,3 种估计方法下,房价对消费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影响系数的显著水平为1%,说明房价上涨对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一般认为,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对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影响路径。对于未购房且有居住需求的居民来说,房价上涨导致房租上升,用于居住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的其他个人消费减少。另外,上涨的房价使居民购买房屋时需要支付的首付款增加,为了买房,消费者不得不减少现期消费。对于已经购房正在还房贷的居民来说,上涨的房价让他们承担了高额房贷,偿还住房贷款使家庭遭受了严重的流动性约束,房贷收入比越高,偿还房贷对消费的挤出越严重。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迅速扩张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高房价使居民陷入了“房奴效应”。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大于挤出效应,面对飞涨的房价,消费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负债,因而被迫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消费意愿显著降低,房价上涨对消费呈现挤出效果。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关于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Hausman 检验及F检验的结果均表明,应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而政府支出的影响系数在固定效应下为正,只有在混合效应和随机效应下为负,显著水平为10%,说明政府支出并未像现有研究所示的对消费呈现显著抑制作用。一般认为,政府支出对消费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政府支出通过转移支付和其他福利提高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利于促进消费,同时政府购买的增加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上升在短期内提高了总产出,从而使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费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在政府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支出会挤出居民消费。政府筹资的渠道有增加税收、出售债券和铸币税,这3 种方式会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或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支出对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实证数据说明,政府支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通过消费意愿的变化和实证模型考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意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房价上涨在整体上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同时政府支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
研究结论表明,为了缓解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应控制房价上涨,但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对基建扩张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对房价的宏观调控应该以稳为主,同时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制定相关政策,减轻真正有居住需求的居民的购房负担,避免“一刀切”,从而使居民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