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滨州市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25

蔡文华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同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而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滨州以农村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为落脚点,有利于整个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使经济发展提质提效,有助于构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可以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滨州农业;创新;产业融合;跨越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7-007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1  滨州市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

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腹地,耕地面积广,土壤肥质好,适合大规模基础农作物种植。在山东省政府和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滨州市政府积极制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施办法,在结合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利用资金投入和技术扶持,在部分村创建沿黄生态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园区[1]。园区内集中当地优势农、林、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并在这一基础上打造园区采摘、观光和游览等内容,使得原本单一的农业产业开始积极与第三产业的旅游项目无缝对接,实现协同发展。截至2018年12月,滨州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57亿元,用于支持当地以农业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发展,给予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优惠措施;在支持优势企业的基础上,滨州市政府联合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地方银行设立惠农支农基金,并给予以农业为核心的创新产业低息贷款支持,帮助其成长发展;滨州市政府在对个体农户、家庭农场的建设上同样给予相应的政策性扶持和法律性扶持,目前滨州市政府已经完成对774个个体农场的扶持。

2  滨州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融合项目自我升级困难多

滨州市产业融合发展的自我升级能力较弱,体现在申报政府的支持项目难度大、成功率低。国家级和省级属于高级别的项目支持主体,补助多、政策好,但申报程序复杂,对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严格,使得大部分农业类企业虽然需要政策支持,但由于条件限制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同时,农业类项目资金筹集困难,政府虽然通过组织银行企业对接会、开通企业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但融资额度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融资速度也很难跟上企业的项目进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加上股权融资和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融资渠道缺失,造成了一些知名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更多会选择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但又陷入了费用高、贷款难的问题。

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农村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①电、水、互联网不完善,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很多农村地区尚未建设垃圾和污水分解处理机构,二三产业的配套支撑严重不足。②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难以实现各级别政府的扩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互通、互联和共享。

2.3  农村项目缺乏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

由于滨州市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现有的产业融合相关项目对农民的发展缺乏辐射带动作用。在政府推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与农村的利益进行联结,为农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这只是初步的探索,利益分配机制并不完善和健全,从整体来看依旧缺乏对农户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2.4  农村配套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于城市比较简单,大部分农民以种植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但种植业对天气、季节、自然等因素的依赖性极强,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便会导致收入锐减。也就是说,增强其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生产生活质量。除了种植业外,农村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绿色牧场、建设果园和其他产业。

3  滨州市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政府推动产业融合

滨州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多应体现在“新六产”、招商引资和规范经营上。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把政府职能放在产业规划的发展方向上。在同一行政区域内,针对各村镇的产业结构模式升级,必须特别注重产业差异化和集成化。政府应发挥统筹作用,注重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统计,合理规划农村的产业结构,合理规划蔬菜水果的种植数量和规模,这样既能满足城市的需求,又能保证村民的经济利益,更有利于辖区经济良性发展。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园区

①加快基礎设施的建设速度,加快通信网络、电网改造、污水与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公共厕所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②逐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城为例,打造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价格信息、公共营销和农业物联网等服务,实现各级政府部门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互通、互联和共享。③建设农村交易市场,通过政府资助、奖励等手段,支持农民创业、产权流转、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信息化等,加大公共服务的受益面和覆盖程度,减少农村产业融合的现实阻碍。充分发挥重要城镇的吸附效应,加快形成一批以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休闲农业为主的特色小镇。

3.3  加强科技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保证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不受影响,必须对农民群体进行农业科技方面的技术培训,组织农民群体学习农业类的科学技术,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能够操作现代的农业器械,紧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开展科技问答会,聘请农业专家来解惑答疑;召开新型农业技术讲座,为农民普及政策和讲解农业技术知识。

3.4  发挥资源优势,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

优质的农业博览会能够增进农业信息交流,拓宽农业类产品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和农业类产品贸易的现代化平台。打造优质的农产品既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也能使本地农产品走向全国。要想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利润率,就需要优质的产品作为支撑,将优质产品品牌化,逐渐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形象,才会形成逐步稳定的销量和消费者持续消费的习惯。在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以优质农产品、优质品牌、优质销售渠道为核心的农产品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突出滨州市农业的特色,借助农业博览会的平台优势和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优势来增强滨州市产业融合的竞争力。

3.5  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要想加强滨州市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就必须深化土地的经营权证改革,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①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将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程序规范化、合理化。②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搭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体系。③完善法律制度,对土地流转形成完整的保障机制。在土地使用上真正做到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权、同价、同地”,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完善集体资产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制度,以物权法为基础,保护农村人口的权利和利益,最终实现国家、集体、个体利益均衡兼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芦千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4):27-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