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方蕾 陈野 刘晓颖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提出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国库集中支付的现状意义入手,简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涵义,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对普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8-0107-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1 国库集中支付的现状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普通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覆盖面大、涉及范围广,对普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财政体制下,各级预算申报单位账户分散,独立进行资金的管理,资金由单位直接拨付到收款人。随着市场体制的变化,管理体制也必须顺应发展作出相应的改变。原有的分散独立的支付特性不再与公共财政和市场的发展相匹配。随着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在经济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逐步深化。
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Treasure Centralized Payment System),是将各级别部门的计划性预付资金统一集中到某一国库账户,当计划单位实施购买或消费后,再由国库账户直接支付给收款人。这种支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资金使用计划申报是由各单位自主决定,资金的支出不经过申报单位转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对行政财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今后财政计划支付的主要发展方向。
3 国库集中支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普通事业单位每年的消费支出不再是传统的现金支出方式,现金支出最终是在财政管理部门与代理银行之间进行转账凭证确认。
国库集中制度改进了传统的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方式。改革后涉及到的所有财政资金均由上级财政直接针对收款单位或收款个人进行支付。未涉及到的行政零支出,由事业单位自行通过零余额账户进行管理。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促使核算工作更加缜密化、管理更加复杂化[1]。
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核算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部本质是收付实现制。传统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核心虽然也是收付实现制,但是以记账作为基础形式的,所以会产生一些变化。如:在执行中事业单位没有现金流动,而只有用款额度,容易导致普通事业单位的资产虚增;针对年终未使用或未发生的现金流动,年终结算的财务处理是按发生的权责制度进行的,而不是国库集中的现实收付制。
在使用财务凭证上存在着一些混乱。如:原始凭证的管理不规范,手续不严密,缺乏监督力度;凭证填写内容不规范。名称不完整等。
目前的财务核算中,涉及到基建账套和事业账套。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两个账套分别核算,导致财务核算主体模糊。零余额账户的入与出分歧、零余额账户的设置不规范、银行账户多开、小金库账户依然存在等问题也急需研究解决。
5 几点改进建议
建立规范的凭证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可以参照财务档案管理方法。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执行能力。使票据管理规范化,加强管理制度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对于日常支付票据要实行专人专项管理,在申请、填写、保管、申领等方面做到管理科学严谨,签印清楚齐全,归档及消除有备可查。
加强零余额账户的日常管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項目的资金申请可以不经过上级单位的逐层审批,降低上级行政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资金批示限制,只存在监管职能即可。监管中提高审批效率,简化确认程序,增强下级单位的行政执行效率。
对账户规范性设置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所属单位预算的账户余额和资金情况,对可保留项在审批后予以保留。对于新开设账户、需要归并处理账户、需要消除账户及时进行处理。账户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建立完善的银行账户监督审批监管体系。
6 结束语
通过研究,对在国库集中支付下加强普通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完善和提高普通事业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下财务核算业务,为将来行政财务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邹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影响[J].中国国际财经,2018(3):62-6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