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钟沂,杨春红,张晓敏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黔南 558022)
对于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机构而言,贫困生群体的精准帮扶工作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特点。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人数较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相对困难。目前,国家针对民族地区高校扶贫工作下达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部分高校紧跟导向,建立了面向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工作体系。但受客观因素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在贫困生扶贫工作机制的建设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帮扶工作的困难较多。以黔南州为例,提出完善工作机制的相关建议。
黔南州民族地区共有6所高校,贫困学生人数达1.7万人。在黔南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7650个贫困生样本中,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的占67.71%,生活费来源于勤工俭学或者兼职的占比为19.56%,生活费来源于社会或学校资助占12.7%,如图1所示。这些贫困学生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而导致生活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在学费、生活费乃至就业发展方面的经济压力较大,因此在思想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群体性特征[1]。例如在经济压力影响下,贫困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加上与非贫困生对比之下产生差距,心理压力成倍增长。受这类负面心理影响,自尊心过强、对经济补助依赖性过高等思维习惯就此形成,如果得不到适当调整,容易在主体认知方面产生矛盾。同时,由于教育机会来之不易,大部分贫困生获得资助后,会表现出加倍珍惜的态度,有利于良性发展。
图1 黔南州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生活来源占比
当前,黔南州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的奖、贷、勤、助、减、补的输血式资助模式将资助费用直接发放到贫困大学生手里,直接给予贫困大学生物质帮扶。这种扶贫方式有效解决了贫困大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2],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理念并未着眼于贫困生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学生离校后缺乏持续性帮扶机制的支撑,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非贫困生群体更弱,例如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家庭支持等,极易因无法突破发展障碍而返贫。
民族地区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核心特点是少数民族人数众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应作为丰富高校教育内容的支撑点之一。就当下黔南州高校在贫困生扶持体系中的文化渗透情况来看,民族传统技艺、民俗艺术等民族文化元素较少,反而因工业化、信息化等原因而逐渐与其他地区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带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扶贫[3]。同时,由于未从根源上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导致在扶贫过程中忽略了民族地区科技资源体系的建设,导致传统市场竞争力与现代市场竞争力均难得到有效提升,扶贫工作陷入本末倒置的困境。
黔南州高校贫困生比例相对较高,在有限的扶持资金面前,不规范的帮扶机制、主观化的贫困认定标准均容易导致扶贫资金流向难以把控[4]。例如单纯以学生家庭可支配收入作为界定标准,缺乏具体客观的量化标准,容易被随意开具贫困证明的非贫困学生“钻空子”,弄虚作假成分过大,导致真正贫困的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帮助。另外,由于专业收费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仅衡量家庭收入过于片面,需以具体、客观、公平的帮扶标准和机制作为依托。
对于扶贫工作而言,科学、正确、与时俱进的理念是决定后续成效的首要因素。应结合黔南州高校贫困生精准帮扶困难,从革新教育扶贫理念的方向出发,通过构建持续帮扶机制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具体可以从下方面着手。
(1)追根溯源,明确出现地区性贫困的根本原因,设置一体化扶贫目标,包含经济、精神、心理、就业等各个层面,拟定不同维度的针对性扶贫方案,做到多措并举。
(2)在传统输血式资助的基础上,加入教育扶贫。发挥高校育人职能,搭建以“教育+扶贫”为核心的帮扶平台,在提供教育支持的同时增加就业支持,包括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专项创业资金等,缩小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就业差异。
(3)结合贫困生的需求及特点,打造以挖掘潜力、强化教育为核心的持续性帮扶机制,从精神鼓励、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培养贫困生的综合素养,使其脱离经济帮扶后能够自力更生。
(4)民族地区高校应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点对点帮扶责任制,为帮扶学生建立帮扶台账,对学生在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点对点帮扶。建立详细的贫困档案,定期更新贫困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家庭情况。
(5)民族地区高校针对特困生发起“春风基金”“寒窗基金”等公益捐助,并提高基金的使用比例。
(6)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在奖学金和助学金方面提高资助比例。
(7)搭建平台,通过多个渠道为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就业岗位,也可以开展精准培训,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8)鼓励贫困生创业。高校应在创业经验和基金方面给贫困生提供帮助。
(9)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要积极发动社会爱心企业等为贫困生提供资助。
(10)宣传成功脱贫的典型案例,让贫困生关注社会需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学会“自救”。
民族文化渗透能够为民族地区高校扶贫带来优势,可从以下方面完善机制。
(1)充分探寻民族文化元素与高校教育扶贫工作之间的重合点,利用各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协同构建双向发展机制,在推动教育公平的同时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2)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透过网络渠道打出“高校教育+民族特色”的地区品牌,例如将黔南州生产的毛尖茶与高校茶文化专业相结合,突出传统茶文化特色,在扩大贫困生就业、创业空间的同时推进民族文化的渗透。
(3)组织高校贫困大学生深入民族文化发源地展开实践体验,例如原生态农产品地、传统技艺起源地等,实现人才结构与民族文化融合,使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参与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主动成为传承者,推动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为满足客观、公平的贫困生帮扶审核要求,可通过打造动态审核机制,规范认定帮扶对象。一是掌握并保护申请扶持学生的真实资料,建立动态信息跟踪系统,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家庭成员结构、劳动能力、固定资产等综合评估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同时纳入学生在校消费情况调查结果,以了解其实际生活水平。二是根据申请扶持对象的评估审核结果,设置资助标准。贫困程度越高,扶持标准越高,确保项目及额度分配公平。三是建立扶贫用款监督机制,控制贫困生资助款项的应用范围,减少滥用、骗用现象,解决内在不平等问题。
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开展帮扶,是基于教育公平原则和脱贫攻坚政策的重要举措,对教育发展、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取代的深远意义。为进一步集中扶持力量,发挥教育优势,在后续的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中,应继续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完善且可持续的政策体系,实现帮扶效果最优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