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崔亮霞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梁九梁洼林场 山西 大同 037000)
樟子松又称海拉尔松,是欧洲赤松的地理性变种松树科,分布于东三省、大兴安岭地区与呼伦贝尔草原沙地区域,已被我国列为二级珍贵保护树种。
樟子松是荒地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樟子松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低,固土能力较强,根系发达健壮,因此非常适合在东北半干旱地区进行培育种植,形成防护林。由于北方地区春秋季节的气候较干燥,降雨量较少,降低了造林树苗的存活率,加上樟子松树种种源供给有限,使得造林工程的开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樟子松种源不足的问题,研究出营养袋供式育苗培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樟子松树苗的成活率。
樟子松苗圃地的选择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方便灌溉、易于排水的土地。另外,要选择自然光充足的位置进行苗木培育。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及时对树苗进行有效的培育管理工作。
樟子松喜欢存活在pH值7.2以上的偏碱性土壤中,沙土土质最佳。在进行土质筛选时,要尽量避免之前种植过土豆、地瓜、茄子等植物残体较多的作物,植物残留较多的土质会影响樟子松树苗的生长培育[1]。
为了能有效促进樟子松苗木的健壮成长,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向苗木施用足够的鸡粪与猪粪作为肥料,利用肥料的发酵,改善种植土地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内所含养分的性能。
应保证每670m2施用1000kg肥料的用量,施肥过程中要注意肥料施用的均匀程度,然后在30cm的深度进行翻土。在土地平整之后,以南北走向修筑高床,高度为10~15cm,宽度大概为50cm,床间距为60~80cm。完成地面翻整工作之后,就可以对苗圃进行春灌浇地,增加土壤的墒情。
农家与黄绵土以1∶2的比例进行过筛,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掺入少量的硫酸亚铁,对土质进行消毒。根据营养土中的水分含量,适当地在营养土中加水调配,使土质湿度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营养土调配好之后,在上面覆盖塑料膜并堆放2~5d,使营养土呈现中性或微酸性[2]。
选择黑龙江省的国标三级高质量樟子松树种进行培育。国标三级的樟子松树种必须满足以下3项标准,即千粒质量达到6.909g,净度达90%以上,树种发芽率在70%以上。
冬季要将樟子松树种按照1∶3的比例与雪混合,将其放置在背阴处,再用雪将周围缝隙埋实,还要做好防鼠、防虫工作。
播种前几天将树种拿出来,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h,也可以取3%硫酸亚铁溶液浸泡30min,对种子进行消毒,再用冷水冲洗干净。冲洗干净后用冷水浸泡48h左右,将泡好的种子按1∶1的比例与湿河沙混合。随后放在温暖处晾晒,温度控制在15℃以下,每隔2~3d翻动1次。8~10d后樟子松树种的出芽率达到35%,就可以进行播种,树种的出苗率能够达到80%~95%。
首先要选择苗床内的整平地面,在春季5cm深度的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即可进行播种。黑龙江地区的播种时间大概在5月上旬到中旬。在进行播种前,一定要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采用3%硫酸亚铁溶液对整个床面土壤进行喷洒。选择10cm×15cm规格且底部有2~3个排水小孔的营养袋,装好营养土,按照1m×10m的规格将其摆成苗床,再用细土将苗床中间的空间填满。做好摆袋后就要进行一次透水操作,将提前处理好的树种置于营养袋里。为节约优质树种,每个营养袋中放置3~5粒即可,播种后要在营养袋上覆盖厚为0.3~0.5cm的细沙,稍加镇压后,再覆上薄层锯末。
要注意苗圃的湿度与温度,保证出苗质量。苗床上要覆盖塑料薄膜,当幼苗的出苗量在60%以上时,撤去塑料薄膜。无风的半阴天或傍晚是撤膜的最佳时间,可以避免幼苗受到日光的灼伤。撤膜后对苗床进行灌水,并及时进行遮阴操作。
黑龙江省气候差异性较大,春季往往日照强度较大,而降雨量较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较快,空气较干燥。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樟子松的幼苗受到日灼照射,必须对苗圃采取遮阴措施,从而削弱光照强度,降低苗圃地表的土壤温度。
苗圃遮阴一般采用高棚遮阴的方式,布设高为1.8m左右的遮阴棚,达到55%~70%的遮阴率为宜。9月上旬,在幼苗基本停止生长并能够抵抗外界气候时,就可以拆除遮阴棚,让苗木接受光照,开始木质化生长[3]。
虽然樟子松长成后耐干、耐旱、耐寒的能力较好,但作为幼苗时期的樟子松需要大量的水分。为了保证樟子松的幼苗能够健壮生长,要在幼苗生长周期做好补充水分的灌溉工作,以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
浇水工作应遵循分段式培育原则,在苗床揭膜后的1~3个月是樟子松幼苗出现立枯病病症的发病高峰,因此要适当减少苗床的浇水频率,控制好浇水量。当樟子松幼苗进入生长的高峰期时,就可以增加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从而保证幼苗的生长周期不会受到干旱的威胁,让其快速生长。
在进入9月份之后,必须注意减少浇水频率和浇水量,提高樟子松幼苗的木质化程度。在土壤入冬封冻前,应做好樟子松幼苗的冬灌工作[4-5]。
幼苗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除草施肥工作。一年生的幼苗在其生长高峰期中,可以适当在幼苗叶面喷洒0.1%~0.2%的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混合溶液,在幼苗的整个生长周期,隔7~10d喷洒1次。另外,还要及时去除营养袋中的杂草,可以采用化学除草法,出苗前采用1∶600倍稀释的果尔药剂进行全年段3次左右的施药工作,灭草率高达90%。
幼苗全部出齐的7~10d后,要除掉过多的较弱幼苗,保持每个营养袋含有2~3株壮苗即可。间苗操作后,要进行灌水[6]。
樟子松幼苗期间,会面临一些植物病症的危害,主要的病害是立枯病。解决立枯病的重点是注意做好3个环节上的管理,即树种消毒、土壤消毒和幼苗出土管理[7]。
在幼苗出土后,需要立刻对幼苗进行立枯病病害的防控。可以使用多菌灵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进行防控工作。施用浓度为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具体用量为0.5~1kg/m2,使用频率为间隔6~7d喷洒1次。7月下旬后,可以适当延长喷药的间隔,使其最大程度发挥药效。施用0.1%~0.2%浓度的多菌灵溶液,具体使用量是0.4~0.5kg/m2,使用频率为15~20d喷洒1次。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要根据树苗受病害侵袭的严重程度而定,适当缩短或延长喷药周期。此外,还可以使用1∶800的甲基立枯灵进行6~8d的间隔施药。为预防病害,在树苗出现病害前,可以使用1∶100的波尔多液对苗圃进行施药,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1年以下生幼苗的木质化程度较低,冬春干旱多风的气候容易造成幼苗枯死。因此,必须要对幼苗的栽种进行防寒埋土处理。在土壤快要冻结时,用土质将苗木埋好,超过苗梢5~10cm,再灌足底水。等土壤解冻后,扒开土层进行灌水,保证雨季时能够带袋上山,进行造林建设[8]。
樟子松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简单,耐旱、耐寒,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培育过程中,严格把关培育苗木、处理种子、管理苗期等各个环节,就能培育出健壮优质的樟子松苗木。实践表明,使用营养袋对苗木进行培育,能够保证苗木良好生长,使得造林质量与苗木成活率得到有效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