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陈黎
摘 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基层党建和打赢脱贫攻坚的题中之义,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大通县内所辖20个乡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剖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1-004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1.22 文献标志码:A
1 基本情况
当前,大通县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围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探索多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稳定多元的收入来源,助推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自2018年6月青海省启动实施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以来,大通县把村集体经济“破零”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突破口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2 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情况
2016年以来,大通县先后投资4.62亿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投资1.73亿元扶持173个非贫困村集体发展项目;投资1.29亿元扶持116个贫困村发展34.1 MW光伏电站项目;投资4 349.3万元实施12个村(15个项目)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投资3 710万元,在5个村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投资1 500万元实施朔北藏族乡窎沟片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项目。
2019年和2020年共投资6 111万元,在66个村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其中中央财政资金为2 95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为350万元,扶贫资金为2 500万元,自筹资金28万元,其他资金283万元)。目前,全县形成了以光伏发电、乡村旅游、商贸服务、牛羊养殖等产业为主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各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村村情的产业发展道路,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
3 主要做法
3.1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证
全县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当作建强村级组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硬指标”来抓,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发展意识,制定了《大通县乡村振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方案》《大通县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和《大通县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完善县、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机构,召开推进会、协调会等8次,建立健全了县委、县直单位、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为一体的四级责任体系。不断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主体责任,将其逐级纳入各乡镇、涉农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和个人的目标责任考核范畴。
3.2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主体作用
制定《大通县抓党建领航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大通县“156”村集体经济“提档”工程的通知》,扎实开展“强村带弱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等活动,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着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在村集体经济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以多种形式举办党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专题培训班4期200人(次),强化基层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扶贫工作队、专家服务队、“党课讲师团”和东西部协作支教团队的作用,通过共享实用人才、先进经验等措施,合力解决工作难题。
3.3 建立产业项目发展目录,完善联点帮扶机制
建立各乡镇产业发展目录,制定《大通县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村联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县乡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指导[2]。
同时,开展村集体经济“破零”回头看,梳理确定集体经济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的难点村,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县直单位联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制度,组织部分国企、“两新”组织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结对帮扶。落实专家实地会审,组建“村集体经济专家指导团”,重点从发展思路、产业项目、技术指导、资金筹集、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具體指导帮助,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3.4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
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会商研讨、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了多种发展模式,统筹整合各类资金4.62亿元,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提供资金保障。
出台了《大通县规范村集体经济利益链接机制的指导意见》《大通县光伏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确定了2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试点村,确保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和村集体经济收入长期稳定。坚持和完善“村财乡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了村集体资金规范管理、公开透明。
3.5 精准排查集体经济难点村,突出重点确定产业帮扶带
根据大通县部分村发展集体经济产业难以选择、基础薄弱、集体经济收益低的实际问题,县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集中攻坚帮扶集体经济难点村工作的通知》。经各乡镇党委认真排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从村集体经济人才库抽调专家筛选,确定黄家寨镇下赵村、多林镇上宽村、向化乡下滩村为难点村。
针对这3个村的集体经济现状和实际困难,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局和县自然资源局因村制宜,提出了具体的帮扶措施,确定了符合实际的发展产业。
4 “破零”工程及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成果
4.1 全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2018年,28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 470.42万元。
2019年,28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 328.54万元,全县289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3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135个,5万~10万元的村有102个,5万元以下的村有52个。
2020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2 200.59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123个,5万~10万元的村有8个,3万~5万元的村有37个,3万元以下的村为121个。
4.2 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初见成效
朔北乡八寺崖村、东峡镇南滩村、青山乡贺家庄村、塔尔镇泉沟村的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共产生收益15万元。
4.3 部分村进行了收益分红
朔北乡边麻沟村、斜沟乡上窑村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集体经济进行分红。其中边麻沟村2018年12月26日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共有成员558名160户,合作社成员每人分红200元,共计11.16万元;2019年村集体总收益30万元,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14.51万元(人均分红260元),剩余15.49万元用于村集体扩大再生产;斜沟乡上窑村村集体收益10万元,其中6万元进行了首次分红,58户178名贫困人口每人分到337元,户均1 034元。
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5.1 存在的问题
5.1.1 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在全县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涉及光伏发电产业的村有133个,占全部村的46%,投资购买商铺的村有68个,占23.5%。个别村由于思路不够清晰以及各种客观因素制约,独具特色、多元化的产业项目较少。
5.1.2 村集体项目储备不够充分
部分乡镇、村两委缺乏工作前瞻性和对村级资源禀赋的实地调查了解,没有提前确定发展项目,缺乏与上一级或村民的沟通协商,出现建设用地和环评手续不能通过、重复修改项目等问题。
5.1.3 缺乏项目周转资金
部分项目建成后,因缺乏后期周转资金导致村集体不能自主经营,只能对外出租,以收取租金来增加收入。
5.1.4 因林地、土地手续办理难,项目落实困难
个别项目村根据自身发展优势确定发展项目,但因后期土地、林地等相关手续办理难,导致项目难以落实,项目选择较困难。
5.2 解决办法
首先,结合党员干部大培训大练兵、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等工作,加强村集体经济分层分类“菜单式”培训。同时,督促督导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守岗位,拓宽发展思路,改进帮扶举措,在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其次,着力推动各类资源整合和力量下沉,补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人才、思路等短板,協调相关部门单位专业干部成立智囊团和“专家指导团”,“一对一”指导帮扶项目村,引导其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力求“全面开花”。
再次,继续以项目化和党建破题的思路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由县委书记领题,逐级落实责任,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党委书记联点包村机制,将村集体经济融入县域经济大盘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做优做大做强。
最后,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务实管用”的原则,做实做优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各乡镇党委立足乡情村情、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编制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目录,通过集中会审,把脉拟实施项目,保障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孙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4):34-35.
[2]高瑞芬.改革创新经营制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晋中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分析[J].山西农经,2017(3):3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