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分析

时间:2024-05-25

□岳秀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分析

□岳秀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管理学》作为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于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要充分利用《管理学》课程和大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特征,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思想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当代大学生,从而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管理学;育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月18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主力军,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只有树立坚定而远大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基石和保障。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相对于育人,传授专业知识比较容易做到,而育人因其过程的长期性和效果的滞后性而难以立竿见影,但其对大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育人也显得尤其重要。

在浮躁的当下,我国部分在校大学生出现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倾斜甚至扭曲的现象,这些对世界认知及根本立场和原则的错误,严重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才和后续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的足够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时光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高校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育人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和思想政治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专业课教师同样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管理学》课程也因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特征,而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作用,我们要深挖《管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带动学生,将正能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识,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充分发挥其育人效用,实现其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1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世界观(World Views)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想联系的,世界观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世界观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的世界观、人生关和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以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心理发展成熟的主要标志的话,那么,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共产主义世界观也称“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也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2]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也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人生观,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共产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3]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学生认识世界、看待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将来才能坚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的事业奉献终生的理想信念。

2 《管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分析

《管理学》课程作为我国大学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受众人数之多无需赘言,因此,该课程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其育人的作用和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阵地,更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只要我们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在教书过程中,注重《管理学》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就一定能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目的,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切实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

2.1 《管理学》课程开设时间的育人功能分析

《管理学》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大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一时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及培养上,《管理学》以其开设在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而具有顺序优势,因其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而具有实践优势,因其课时数量较多而具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势,又因其上课时间长而具有对世界观、人生关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巩固优势。

2.2 “管理原理”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分析

“管理原理”是《管理学》讲授的一个主要内容,管理原理不仅用于指导管理活动,我们还要利用管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在讲解管理原理中的系统原理时,在讲清楚概念、涵义及指导意义以后,重点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运用来体现其育人职能。例如针对某些学生因其学习刻苦、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各方面在班级表现优秀甚至突出,有时会出现骄傲自满情绪的现象,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要告诫同学不要单纯把自己放在班级这个小系统去比较,而应该把自己放在院系、学校、全省甚至全国的大系统去和全省、全国的大学生做比较,去衡量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发现自己还不是那么的优秀,从而消除其骄傲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其进行更好自我评价和认知,使其成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现路径,使其少走弯路,助推其顺利成功成才。通过此类育人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从系统的观点去看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避免其看问题、处理问题的孤立性和片面性,从而有助于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3 “管理职能”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分析

《管理学》课程中讲到管理的五大职能,分别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大职能是日常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尤其是计划职能,是后续四项职能得以落实和开展的基础。在学习计划职能时,大多数学生仅仅满足于对计划职能概念、作用及计划制定步骤等专业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这时,老师就要有目的引导、告知学生,学习计划职能,不能仅仅为了学会这个内容而学习,而是还要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可以通过“你有没有本学习的学习计划?”、“你有没有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你有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等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同时从“凡事预则立”的角度向学生讲明,计划对于其大学生涯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思考和规划,进而制定和规划自己的人生的目标,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制定自己一学期学习计划、一学年的学习计划、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甚至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盲目性和随泼逐流。许多大学生也正是因为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从而走上了一条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青春之路,大学生涯也过得忙碌充实而丰富多彩。

2.4 《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育人功能分析

恰当灵活实用高效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很好的实现育人功能。在《管理学》授课过程中,讲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时,其中“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表述为“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力所能及的最大成就”、“人希望越变越完美的欲望,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的一切欲望”等,此类表述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照本宣科,课堂沉闷无趣,学生昏昏欲睡,如果老师讲解完这些“自我实现需求”的涵义以后,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他们对自己大学阶段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进行思考,会发现他们很茫然,没有思路。但是如果老师先以自己自我实现的内容为例进行说明,然后再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分组进行讨论,这时学生往往精神大振,一改茫然无助的模样,各抒己见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在经过反复讨论辩论的基础上,最后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人一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而且使他们对自己现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对人生自我实现的内容也有了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的理解,这样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前无声息的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有助于纠正他们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帮他们调整努力方向,从而更好的实现为人类服务的伟大目标和理想。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其生活经验的增加,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学期间会逐渐对客观世界、人生价值等问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看法和意见,在此期间的引导和教育是绝对不可轻视的,作为高校老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时光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素质和基础。

1004-7026(2017)23-0158-03

G424

A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Y BJG-012);《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双主体 统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SJG LX 075)。

岳秀红,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1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