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公共自行车有效管理问题的探究——以安徽阜阳为例

时间:2024-05-25

□董丹丹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基于公共自行车有效管理问题的探究
——以安徽阜阳为例

□董丹丹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目前,我国公共自行车存在管理措施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安徽阜阳为例,对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优势以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这些改善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公共自行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的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公共自行车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低碳环保。

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互联网+”

1 公共自行车的概念

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简称“公共自行车”,该系统由数据中心、管理信息系统、驻车站点、驻车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和相应的通讯、监控设备等组成。与一般自行车不同,公共自行车车身采用更加轻质的材料,定制一体化的颜色,在为市民提供出行方便的同时,也成为城市街道里一抹亮丽的风景。

市民通过办理借车卡在驻车站点进行租赁服务,根据使用时长和计费标准收取费用。驻车站点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附近,各站点之间互通互联,在方便市民租借的同时也方便归还服务。

2 阜阳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等理念的倡导,我国开始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的规划和支持力度。2008年5月,杭州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取得较大的成功后,公共自行车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城市迅速扩展开来。

2015年1月16日,阜阳公共自行车正式开始运营,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阜阳公共自行车由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截至目前,阜阳共有公共自行车站点208个,7 800个锁车器和6 500辆自行车,在服务市民低碳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其车身为绿色,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小绿”。

据统计,2016年阜阳公共自行车累计借还2 900多万次,用车时间约600万h,平均每年为市民节省出行费用约1 800万元。阜阳、马鞍山、界首等市县的“小绿”已实现全省互联,安徽、河南、江苏等市县的永安自行车系统也已实现跨省互联。也就是说,只要市民手持永安公司的借车卡,在全省范围内,或是外出到这些城市时都可通借通还。除了实现全省互联外,阜阳的“扫码租车”也正式开通使用,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实现租车,并且前30min免费。这项功能给外出旅游和临时暂住的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3 阜阳公共自行车的优势与问题

3.1 具备的优势

公共自行车的出现,不仅提升了阜阳的城市品位,也让阜阳市民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既健康又环保的出行方式逐渐成为很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公共自行车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主要具备以下几大优势:

3.1.1 方便快捷,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公共自行车是一公里范围内最好的交通工具,大部分的阜阳市民会自行使用,能与各种交通方式进行对接。阜阳公共自行车体积比其他交通工具小,为道路节省更多空间;操作简单,使用灵活,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通达性好,满足阜阳市民多目的、多层次的出行要求,促进阜阳公共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阜阳交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3.1.2 以人为本的低碳环保理念。为大力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的理念,阜阳市公共自行车站点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公共自行车是无需能源,最绿色的交通方式之一,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能够提高阜阳的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符合绿色出行的低碳环保理念;为阜阳市民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通过骑行,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强健了体魄。

3.1.3 “互联网+”与高新科技相结合。阜阳公共自行车是“互联网+传统制造业”的创新之举,同时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实现公共自行车的智能化管理,工作人员通过调度管理中心对每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实时监控,根据使用状况进行适时的调配,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比如当一个站点的自行车存有量超过80%或低20%时,智能系统会发出预警,过少的站点就会得到补充,过多的自行车就会被调走,确保市民随时可借可还。”

3.2 存在的问题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况且是新生事物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自行车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3.2.1 管理措施不到位,修理维护不及时。阜阳现已配备208个服务网点,拥有6 500辆公共自行车。数据显示,每隔5s就有一辆车被借走,高频率的使用和一些人为恶意的破坏、偷盗,再加上修理维护不及时、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很多自行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破损、严重毁坏甚至是丢失,这些现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给交通和市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2.2 法律规章不完善,占道抢道严重。随着公共自行车和骑行人数的激增,阜阳公共自行车与机动车抢道、与行人抢路的矛盾日益凸显。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之没有相应规章制度的约束,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自行车骑上了机动车道、人行道的现象严重,埋下了交通隐患。此外,骑行过程中发生的碰撞、刮擦等交通事故,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撑,无法切实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

3.2.3 营运时间有限,晚上借车还车难。公共自行车地出现不仅缓解了阜阳的交通压力,而且低碳环保。但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时间仅限于白天,很多市民表示希望晚上也能租用自行车,锻炼环保两不误。营运时间的限制让阜阳市民夜间出行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大大的削弱了公共自行车本身的环保价值。

4 阜阳公共自行车的改善措施

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利于缓解阜阳交通拥堵、交通利用率低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出行”的理念,阜阳政府必须加快优化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系统,提升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品质。

4.1 加强维护,定期更换车辆

阜阳政府在扩大公共自行车规模的同时,也要增加相关的工作人员,保证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此外,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频率远远超出个人自行车,寿命明显缩短,建议在对自行车进行修理维护的基础上,根据自行车的破损情况,每年按一定比例对其进行淘汰和发放。

4.2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增设服务网点

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制建设;完善关于公共自行车损毁、盗窃后的处理机制;适当增设服务网点,及时解决市民在租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纠纷,切实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安全出行,绿色出行。

4.3 分时收费,延长租赁时间

阜阳公共自行车营运时间有限,加上某些客观原因(上下班高峰期、租车点无空位等),使市民租车后无法及时归还,1h1元的收费,让市民为了还车四处奔走,给市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此外,很多市民表示想利用晚上骑行锻炼身体。因此,建议公共自行车能够提供24h的租车服务,并实施分时收费制度,例如夜间租赁采取费用减半等方式。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市民安全意识、法律知识薄弱,人为损坏偷盗公共自行车等问题也是切实存在的,但这些问题单纯依靠管理、科技和法律的力量是难以彻底解决的,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国民意识的全面觉醒才能实现。

5 阜阳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前景

据报道,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满足市民日益丰富的出行需求,阜阳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及运营服务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阜阳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工程计划投入4 000万元,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约135个,投入自行车5 000辆、锁车器6 000个。新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除覆盖老城区交通量大的地点外,也有不少选在市城南新区、职教园区等新城区。这些站点的设置,将更加方便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

现在的阜阳,已经有了带停车桩的公共自行车、无停车桩的酷奇单车以及电动公共自行车。7月15日,阜阳又多了一抹“红色”的身影——摩拜单车。与公共自行车不同,共享单车不用办卡、没有车桩,扫描二维码就能开锁,在APP上就能找车,用户可以把车停放在任意合法非机动车停车点。共享单车有个人信用分制度,违规行为会被系统记录,信用分会被相应扣除,当信用分低于80时,每骑半小时扣100元。这样的信用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市民的行为,有助于市民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共享单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公共自行车的不足,使阜阳公共自行车有望在目前基础上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且行业中体量大、布局广的企业有望凭借其先发规模优势和庞大用户群体,巩固竞争地位,以扩展阜阳公共自行车行业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空间,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相信不久的将来,阜阳公共自行车系统将实现全市覆盖。

结束语

城市交通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到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管理水平。随着我国各省市的不断扩容,公共自行车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未来将以“互联网+”为契机推动和发展公共自行车,采取“公交+公共自行车”的模式实现点到点的直达快捷出行,不断提升公共自行车的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将城市公共自行车事业发展推上新台阶。

总体而言,虽然我国公共自行车行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增长速度迅猛,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发展智能立体交通的重要一个环节,作为一项新兴的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文明的一种进步,更是生活品质的一次回归。

[1]张勇.公共自行车的座管研究[J].中国自行车,2017,(01):88-89.

[2]高蓉.我国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改进建议[J].山西建筑,2016,(03):19-21.

[3]林依彬,蒋永甫.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01).

[4]傅晓羚.别让自行车道成“停车场”共享单车呼唤城市道路骑行空间[N].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17-06-16(006).

1004-7026(2017)15-0128-02

U491.22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5.086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公共自行车有效管理问题的探究——以安徽阜阳为例》(项目编号:201610378531)阶段性研究成果。

董丹丹(1995.2-),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管理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