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4-05-25

□蔡巧燕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蔡巧燕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农资营销班”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结合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探索“定向培养、农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完美结合。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1 英国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

自古以来,为了传承手工生产技艺,延续手工生产工法,英国工坊中的匠人以师带徒的方式从事工业、商贸业的生产,这就是传统的英式学徒制。在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世纪的兴起,手工业行会、商业协会在各个行业的出现,传统学徒制在英国也大力发展起来。年轻人要获得某个行业的从业资质,基本路径是先到该行业的行会去做学徒工,学徒时间一般长达3~6年。十九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后,传统的学徒制逐步被现代学校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在此过程中,职业学校的教学及培养产业工人模式脱离生产实际,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技能不被企业、和雇主充分认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通过政策立法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影响力,将其与其他学历证书平行互通,从此职业资格证书和中高等教育学历可相互转化成为一个平行体系。仅使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方面的影响力大大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等同学历证书用作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和增强国力,英国政府把传统学徒制在职业教育培养学员上的优点和学校形态的职教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本国职业教育水平和毕业生技能适应力。

2013年3月,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后十年约有380万人完成学徒培训,到2022年将产生34亿英镑的净生产力,可见英国学徒制正逐步成为促进国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

2 “农资营销班”——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学徒制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贯彻中央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结合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学习英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与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定向培养、农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合作开办“市场营销(农资营销)订单班”(简称“农资营销班”),定向培养农资营销亟需人才。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完美结合。

2.1 构建校企结合、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

“农资营销班”中,企业从招生、课程设置、日常教学到就业全程参与,达到校企、招生与就业联动。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聘请相关专业的学者、农资领域中的专家及公司的专业人士进行,将课堂不仅设置在教室,也搬到田间地头,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的有效结合,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利于企业发展和学员就业,真正实现了“双赢”。

2.2 构建“合作育人、定向培养、分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资营销班”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现代职业农民的培养体系定位,通过培育方式创新,把企业、院校紧密结合为一体,把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相结合。“农资营销班”由企业和学院联合培养,经过企业调研和实证探讨,确定了“合作育人、定向培养、分段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合作育人”是指在招生、课程设置、教学中都有企业的全程参与;“定向培养”是根据浙江省供销社下属的农资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分段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公司对其的具体要求进行分阶段的教学。

2.3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根据每一个专业工作领域(岗位)基于工作任务分析来实现的。“农资营销班”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新型职业农民岗位技能为出发点,结合农资企业发展现状,经过企业调研,岗位分析,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和职业技能、职业实践训练课程、职业素质提高课程四大模块。其中职业技能模块主要是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岗位所要求具备的核心技能操作类课程,主要讲授市场营销概论、农资门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推销与谈判、植物学、植物营养与土壤化学、农药学、植物保护技术、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等9门课程。

2.4 整合校企资源,施行“逐层递进式”实训体系

在“农资营销班”的实训体系设置上,生产性训练是将农资企业的真实项目搬进校园,实训地点的设置、实训的指导都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这其实就是真枪实刀的演习,也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有效途径。而岗位适应训练是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岗位,在有了前期的实训基础上,对岗位任务的了解更进了一步,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这样一个“逐层递进式”实训体系是层层深入进行,实现了实训与工作的无缝衔接。

2.5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形成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过程评价体系

与传统农业技术人才相比,新型职业农民应更加突出职业素养、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技能的特点,在充分的调研论证后,“农资营销班”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突出实践性与创造性,形成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过程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引入企业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完善评价内容,内容涵盖学业、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等;突出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营销技能训练上,包括农产品营销基本技能、团队合作意识、组织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内容;提升评价水平,强调学生的商务组织能力,包括通用商务技能、创业核心能力、创新拓展能力及综合素养,形成有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结束语

“农资营销班”的开办,吸取了英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理念,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将现代农业企业发展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相结合。既可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又能化解涉农商务专业招生难,农业基层商务人才缺乏等问题;另一方面则能培养出能够扎根于当地农村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能就业、会创业”的高素质农业营销技能人才,实现了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为我国新型商务流通农民团体的培养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

[1]马树超.要加快完善“多层互通式”的职业教育体系[J].职教论坛,2002(5):54-55.

[2]赵崇平.英国NVQ与我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的比较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1(36):92-96.

[3]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及其成长环境[J].农民科技培训,2013(5):6-9.

[4]雷武生,巫建华,颜志明.“校政合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研究与探索———以“太仓班”为例[J].职教论坛, 2014(31):59-62.

1004-7026(2016)17-0010-02

G72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7.007

课题基金:本文为201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6SCG 289)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蔡巧燕。

蔡巧燕(1978-),女,江苏盱眙人。硕士研究生,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农产品营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