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西藏:天上地球村

时间:2024-04-24

程磊

世界最后一方净土,需要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藏博会

去西藏,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旅行者总得先准备一两本书进行知识储备,自助游系列先来一本;想多了解点历史文化完成一次深度游,也许你还会找本类似于《西藏七百年》的书。或者你对此行有更多的精神期待,你享受在星空漫天的纳木错湖畔的露营灯下,读着《西藏生死书》寻找生命的真义。

但较之西藏的古与今、景与人、峰与湖、神与俗、灵与肉,为这趟旅程你准备得再充分,也只是西藏之一粟。

相比之下,去年开始并每年都在国庆长假前夕举办的藏博会,则是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去全方位感受西藏的最佳渠道。藏博会的展览展示活动持续至“黄金周”结束,展示的内容像是将西藏所有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列出了“大纲”,分成文化和旅游两部分,以图片、影像、表演的形式集中在毗邻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一片区域上进行。

2014年9月25日,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开幕,歌手索朗旺姆在文艺演出中演唱歌曲

“书中的西藏是别人的感受,也许你来之前已经根据大量信息为自己的行程做出决策,但去一次藏博会,新的决定将是根据来源于比书刊更进一步的直观感受而来。”去年参观过藏博会的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博导”格勒这样告诉记者,要知道,很多走马观花的所谓攻略并不能给旅者指引,若要寻访书中盛名的藏文化,需要大量时间和长途奔波。

藏博会的特殊之处在于,那些久负盛名的藏文化符号,几乎全部被囊括于此。文化板块展览展示会聚了40多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0多件珍贵文物,唐卡、书法、雕刻、织染绣品、歌舞、藏香制作、藏医藏药等,还有30多名国家级和西藏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

自治区政府希望将藏博会办成和世博会一样丰富的盛会,这当然就少不了美食。在旅游板块的展览中,除了大量热门冷门的西藏各地绝美风景和风土人情、藏饰的展示,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牛肉、辣牛肚、灌肠、灌肺、酥油茶和各种藏式点心,让藏博会成为舌尖上的西藏。

一些少有听闻的美食,例如昌都的红酒、日喀则的朋必,在藏博会上让更多人知晓。将“果冻”样的豌豆凉粉放在碗中,淋上新鲜研磨的辣椒汁,朋必是日喀则地区独有的特色小吃。藏族朋友为了让你记住它,喜欢开玩笑地说:“朋必”就是朋友来了,必须要吃的美味。

第二届的藏博会将如期在即将到来的今年国庆长假前夕开幕,在吉日旅馆那面著名的留言板上,有人这样写道:国庆长假来西藏的人是幸福的,无须做任何功课,藏博会就能让你领略到你所关心的一切,几乎没有遗漏。

现代化

对于游客来说,藏博会是感受藏文化并做出下一步行程决策的绝佳去处;对于西藏来说,则是全面升级旅游产业的开始。去年初,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全力打造西藏旅游升级版,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

将旅游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地区很多,但像西藏可以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这片地域太神奇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是那么独特,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这种独一无二可能阻碍了在那里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靳薇,研究民族问题理论及政策。她表示,西藏的生态环境是极其脆弱的,抗外界干扰与系统再生能力还很欠缺,一旦生态系统遭到毁坏,恢复可能要花很多年,珍贵物种可能会因此消失。“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是要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但在西藏,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不管世界是不是如同弗里德曼说的那样已经“平”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我们这个时代,西藏肯定是不可能孤悬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与世隔绝的。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新现代化研究”,不再坚持“单线进化”的发展模式,提倡多样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西藏今后的方向,是做更大的努力消除文化资本的“障碍”,实现与内地同一的“现代化”,还是重新认识这一独特资本,实现西藏特点的现代化?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吴必虎教授认为,旅游型城市化是西藏与现代接轨的途径,从地理学来讲,大量的财富和需求集中在东部,最美的风景和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集中于西部,这就可以造成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自主型区域流动。

“旅游城市化在20世纪后期的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和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吴必虎认为,“不要把旅游业看成是带来财富的产业,每个人要有精神上的升华和提升,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休闲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集聚和扩散,带来的好处是提高城市化质量。”

现在约占地方财政收入20%的旅游产业,虽已是西藏支柱产业,但还远远不够。去年西藏全年接待游客1553万人,全年旅游总收入204亿元,人均消费约1200元,这对于一个以逗留时间较长为特点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来说,可提升的空间巨大。

空间从哪里来?升级,实现西藏特点的现代化。

人间圣地

“藏区不走城市化是不可能的,但走什么样的城市化就值得讨论了。”一辈子都在研究藏文化与人类学的格勒特别提出了人类学的一个观点:小即是美。他理想状态的西藏应该是:由很多小镇、小村组成,这里没有堵车,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生活和旅居在这里的人们,认同本地的习俗和文化,无论肤色、无论种族,人人平等。同时这里又不是闭塞的,任何小饭店、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在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的国际性,如同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

在格勒看来,西藏是中国唯一具备完成这一可能的土壤基础的地区。自然、人文和虔诚的人们构成西藏最独特的基础。西藏地区缺氧,但从不缺少信仰。飘扬的经幡、转动的经筒、静默的玛尼堆、庄严的寺庙,无一不在敬畏地诉说着虔诚。不分老少,不分昼夜,是一种深至骨髓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活在希望之中,平和而坚定,乐观而从容。

西藏之内,雪山巍峨,离天很近,离喧嚣很远;西藏之外,有关那片土地的各种印迹在悄悄蔓延,一点点传承。宗教、饮食、音乐、影像,人们神往的是西藏的魂魄,在这个声色犬马的年代,那股自然、原始的力量直抵人心。

不管这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地球村”能否成为现实,新西藏未来的每一步都将放在显微镜下细细端详。西藏已明确将旅游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并把“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建立两者之间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作为近年来西藏未来发展的思路。

很多城市都提出利用本身的自然资源成为旅游城市,很多也以“世界级”为目标,西藏的优越性在哪里?如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所说:“中国大多数资源禀赋较高的旅游资源已经开发,西藏成为极少数尚未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有充分空间和美好前景。而西藏的无限神秘性对海内外旅游者有天然吸引力,这是西藏旅游最强劲的竞争力,也是中国旅游业为世界珍藏的最后经典。”

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马丽华谈到,西藏作为一方净土,从土壤到大气都保持着自然原本的状态。自然造化的文化积淀,以自然、气候、地域、地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西藏独特的民俗传统文化,成为吸引现代人回归和崇尚自然的精神之旅,这是西藏文化的多样性和唯一性。

“只有在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实现真正平衡的同时,凸显文化的深刻内涵,西藏未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指出,“多样的环境、多元的文化、多彩的民俗,是天上西藏的魅力之源。推动西藏旅游文化大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旅游个性化、体验式、多样性需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更加需要体现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将生态、文化与现代旅游融合,在多样化中传承传统文化,这种西藏自古就有的文化的包容性,也是西藏迷人的特质之一。

在八廓街上的玛吉阿米,一群十几分钟前彼此刚认识的年轻人正在建微信群,北京的“番茄小宝宝”是来转山的,河南的“狼牙棒”是来看星星的,烟台的“石心夫人”是来晒太阳的,青海的“平措”是来圣城朝佛的……

一晚过后,他们将踏上各自的旅程。但他们通过微信随时发布各自的坐标,分享旅途的经历,探讨各自的信仰、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生命的热爱。谁说这不是“地球村”的雏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