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徐印贤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吉县经管办从2013年10月份以来认真组织有关人员下乡宣传有关发展家庭农场的目的、意义、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通过各村委、各乡镇逐级申核申报到县经管办,县经管办终申后将符合条件的申报表录入“山西省家庭农场管理系统”。
目前已在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80个,总面积319.07hm2,其中家庭承包经营206.67hm2,土地流转面积28.46hm2,其它82.93hm2。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217个,家庭成员劳动力数量200个,常年雇用劳动力数量17个。其中粮食产业16个,畜牧业5个,(生猪产业5个),种养结合1个,苹果产业58个。年销售农产品总值682.5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家庭农场个数58个,10~50万元的个数21个,50~100万元的个数1个。
一小部分思想观念较强的农户,率先在土地上做文章,通过承包土地、开垦荒地发展规模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县果树家庭农场的亩产值大多数在5 000元以上,扣除土地租赁费和生产管理成本后亩均效益一般能达到2 000元左右,玉米家庭农场亩产值大多数在1 500元以上,扣除其它费用后一般能达到1 000元左右,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相比,无论是亩产值和亩均效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都明显提高。
家庭农场经营面积远大于传统的家庭经营,在品种选择、技术应用、经营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实现定单农业。吉县苹果产业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展家庭农场带动了全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地的特色产业。
各种培训项目都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这些农户通过培训和指导后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善于尝试新品种种植养殖,运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吉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总人口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耕地总面积为2.6万hm2,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以苹果为主,常年面积保持在28万亩左右,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杂粮等。养殖业主要为猪和鸡。
目前发展家庭农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种情况:1、家庭农场整体上规模较少,全县目前仅有80个,不足全县总户数的0.5%,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仅一个。且产业分布不均衡,苹果产业较多,粮食产业和养殖业较少。2、农民融资困难,在农业生产中投资不足,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3、机械化程度较低,机播只有玉米达到80%,机收只能达到35%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原因一是农民经济困难,用不起。二是道路狭窄且不平整、种植不连片,不能使机械有效发挥效益。三是间作模式较多,给机械化实施造成困难。4、土地流转难,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存在偏差,对农业生产不太重视,常年外出打工,但还不肯使土地流转,重种轻管,收入很低,使土地不能有效发挥效益。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县家庭农场的发展。5、小农思想较严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较多,规模较小,自给自足,商品率低,难以形成家庭农场。
出台有关土地流转包括非农就业、流转收益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不愿种地的农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长期稳定地转出土地经营权,使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上级部门将各项农业补贴如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政策向家庭农场倾斜,可采用直接补贴、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扩大平田整地、生产路整修范围,提高农业机械化运用水平。
吉县属干旱、霜冻和冰雹多发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为减少农民负担和经济损失,应建立农业灾害风险机制。
当前全县农业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仍较为脆弱,农业社会化市场服务公司极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围绕农资统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品牌营销等方面加大农业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让家庭农场进一步做大规模,更加专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