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尚鸿雁
(河南省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 滑县 456400)
滑县是豫北花生主产区,近年种植面积约2.67万hm2。花生白绢病在滑县是一种新病害,于2013年在四间房镇首次发现。近年滑县花生白绢病为害渐趋严重、区域不断扩大,田间病株率由初发时的不足5%逐渐上升到30%以上,为害区域由初发时的个别乡镇逐渐扩大到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各乡镇,给滑县花生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为滑县花生白绢病防治提供参考,介绍花生白绢病发生特点、危害症状、防治措施如下。
经近几年的观察调查发现,花生白绢病在滑县花生下针至荚果形成期开始发病,到7—8月份达到发病盛期,造成花生植株枯萎死亡,并呈现以下3个发病特点。
一是滑县东北部花生种植区发生较为严重,包括四间房镇、白道口镇、枣村乡,南部花生种植区发病相对较轻。分析认为滑县东北部是小果花生生产区,点种时习惯一穴多粒,种植密度大,田间郁蔽、湿度大,利于此病发生蔓延。
二是重茬地发病严重,分析认为是土壤带菌所致。滑县花生重茬面积较大,土壤中病原菌及有毒物质积累较多,花生生长期间遭受病菌入侵的机会就较大,发病相对较重。
三是自留种花生田发生严重,分析认为是种子带菌导致。滑县花生有一定面积的自留种,导致病菌随种子传播,成为来年初次侵染来源。
花生白绢病又叫花生菌核性基腐病、白脚病、菌核枯萎病、菌核根腐病。主要危害花生茎基部,发生严重时也为害果针和荚果。受害初期,被侵染部位呈褐色软腐状,其上出现波纹状病斑,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状菌丝,随着发病程度的增强,病部渐变为暗褐色而有光泽,病株逐渐枯萎,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植株茎基部被病斑环割而死亡,拔起植株易断头。土壤潮湿郁蔽时,病株的中下部茎秆及周围土表的植物残体和有机质、杂草上,也可布满白色菌丝体,然后扩展到附近的土面而传染到其他的植株上。天气干旱时,仅危害地下部分,地表菌丝层不明显,菌丝体遇阳光常消失。发病后期,菌丝体中形成很多油菜籽状菌核,初为乳白色至乳黄色,后变深褐色,表面光滑、坚硬。受害茎基部组织腐烂,皮层脱落,剩下纤维状组织。
花生白绢病是齐整小核菌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1],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及病株残体上越冬,种子和种壳也可带菌。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根茎基部表皮直接侵入或伤口侵入。借流水、土壤、昆虫、种子传播。菌核在干燥土壤内或病株上可存活5~6年。
花生白绢病病菌发育适温 32~33℃,时阴时晴的天气有利菌核的萌发[2]。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发病,雨后骤晴或久旱后骤雨,发病严重。种子带菌率、花生重茬的发病早且重。花生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的发生重。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植株直立型、种壳薄、珍珠豆型小花生品种一般比蔓生型、种壳厚、大粒型花生发病重。
一是选用无病种子,合理密植。二是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地。三是发病严重的地块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四是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通透条件。五是雨后及时排涝散墒,降低土壤湿度。
一是花生收获后,结合耕翻整地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WP、80%多菌灵WP、80%代森锰锌WP等2~3 kg/667m2,或40%五氯硝基苯DP 5~7 kg/667m2,加细土拌匀,均匀混撒于土中,消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二是花生播种前,选用2.5%咯菌腈FS,按药种比1∶(125~167)包衣;或者按种子重量的0.2%~0.4%用3%苯醚甲环唑FS、按种子重量的0.3%~0.8%用50%福美双WP、按种子重量的0.5%~1%用50%多菌灵WP、按种子重量的0.5%~1%用50%甲基硫菌灵WP拌种。
三是发病初期及花生下针期,选用2%春雷霉素WP,或2亿活孢子/g木霉菌WP 200~300倍液进行茎叶喷淋;选用80%乙蒜素EC、50%咪鲜胺锰盐WP、10%苯醚甲环唑WG、12.5%烯唑醇WP、20%三唑酮EC、40%丙环唑EC 2 000~2 500倍液,或43%戊唑醇SC、40%氟硅唑EC 5 000~7 000倍液等,喷淋花生茎基部、地表或灌根,喷洒药液40~60 kg/667m2,或每穴喷淋浇灌药液0.2~0.3 kg。发病严重时,间隔7~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药液喷足淋透,药剂交替施用效果更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