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播期对直播稻“南粳9108”群体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4-05-25

蒋 东 于文泳 陆洪川 刘 敢 巢道平

(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盐城市 22415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口感和品质要求逐步提高。“南粳9108”是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因其口感好、品质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江苏盐城海丰地区是临海垦区,境内主要为稻麦油轮作,水稻主要种植方式为机械水直播,但由于麦油的茬口限制,导致水稻播种时间推迟,而播期的变化必然会给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影响[2]。在此背景下,笔者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南粳9108”群体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以期探明适宜海丰地区“南粳9108”作直播稻种植的最佳播期。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8年设在上海海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北垦四队26#、19#、33#、10#田块进行,供试田块常年稻麦油轮作,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海丰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种植方式为机械水直播,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0万苗,按照栽培技术要求统一进行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

1.3 试验设计

试验按播期不同设5月29日、6月5日、6月10日、6月15日4个播期处理,并分别编号为处理(1)、(2)、(3)、(4)。采用大区试验,不设重复,各处理区面积均为6.67 hm2。

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1 全生育期苗情调查

水稻播种后,在各处理区田块内定点1 m,每隔7 d进行1次苗情数据采集,了解其茎蘖长消动态。

1.4.2 产量及其构成的测定

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不同播期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并测定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水稻茎蘖动态、成穗率的影响

让水稻个体充分发育,提高水稻的群体质量,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对实现水稻高产具有重要意义[3]。由图1和图2可知,不同播期处理的“南粳9108”群体茎蘖动态差异明显,早播处理(1)的群体茎蘖动态曲线较为平缓,最终每667 m2在田苗数最多、成穗率最高,分别为28.1万苗和60.3%;随着播期的推迟,群体茎蘖动态曲线呈现较大幅度的起落趋势,在田苗数逐渐降低,成穗率也逐步下降,晚播处理(4)(6月15日播种)的每667 m2在田苗数最少、成穗率最低,分别为25.2万苗和47.1%。

2.2 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播期处理的“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差异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理论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处理(2)的每667 m2理论产量最高,为737.5 kg;至最晚播期处理(4)的每667 m2理论产量仅为602.4 kg。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9108”的有效穗数逐渐下降,每穗实粒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别不大。由此可见,在早播条件下,“南粳9108”的高产主要是通过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的,而“南粳9108”晚播,因受外界气温环境的影响,其有效穗数减少,每穗实粒数降低,最终产量也降低。

表1 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及构成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水稻的生长发育除受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受外部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4-5]。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本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直播稻“南粳9108”的茎蘖动态、成穗率、理论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直播稻“南粳9108”的群体特性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9108”成穗率逐渐下降,有效穗数逐渐降低,每穗实粒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理论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经分析,当“南粳9108”晚播时,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成穗率较低,有效穗数较少,每穗实粒数减少,最终导致理论产量下降。

综合分析,在江苏盐城海丰地区,“南粳9108”作直播稻种植,为获得高产,早播田块要在合理群体范围内主攻大穗,增加每穗粒数;而晚播田块要适量增加播种量,以提高有效穗数,从而获取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南粳9108”作直播稻种植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10日之前;在6月10日之后播种的水稻易受外部环境影响,难以实现稳产、高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