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季梅景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农技站 323500)杜一新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 323500)
浅述东坑镇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
季梅景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农技站 323500)杜一新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 323500)
东坑镇是浙江省景宁县重要的产竹乡镇,但当地竹农对竹笋两用林的地力培肥并未重视,不仅造成地力衰退,还影响了竹林的产出效益。为此,在借鉴其他经济林园地力培肥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改良竹林生产条件、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实行竹园生草栽培、推行竹园生态养殖、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等方面,总结介绍了东坑镇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以供生产实践中参考利用。
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东坑镇
东坑镇地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部山区,是景宁县毛竹林种植面积较大且较为集中连片的重点产竹乡镇之一,现有毛竹林种植面积2 533.33余hm2,其中有竹笋两用林面积560余hm2。竹笋两用林是高效高产出竹林,在抚育管理上若沿用传统的竹用林施肥管理方法,势必难以满足其高效高产出的养分所需,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会引起竹林败退。因此,对竹笋两用林进行地力培肥和施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东坑镇多数竹农对竹笋两用林的地力培肥并未足够重视,仅凭土壤自然肥力供应竹林生长,且缺乏积极有效的培肥方法及措施,最多只在冬季施用一些复合肥等,不仅难以满足竹林高效高产出的养分所需,影响产出效益,更不利于土壤地力培肥,引起地力衰退。为有效提高竹笋两用林的土壤基础肥力,笔者在借鉴其他经济林园地力培肥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东坑镇的生产现实,对东坑镇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对竹用林而言,竹笋两用林的立地条件要求高一些,但因东坑镇地处山区,山峰林立、山体破碎,再加上农户的经济条件并不殷实,在林区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显得比较滞后,给有机肥、农业废弃物的投入使用、产业协调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今后可借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竹笋两用丰产林项目建设的良好机遇,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聚集民间资金、招商引资兴办经济联合体等途径,发挥扶持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改良竹林生产设施条件,为加强林地管理、实现种养结合、协调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研究表明,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使用,不仅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进土壤对水分的吸纳,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培肥土壤基础肥力,还可平衡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供应,避免单一化肥缺素问题的发生,减少化肥的投入和降低施肥成本,更可减轻因偏施化学肥料而加重的农业面源污染[1]。同时,东坑镇有机肥资源较为丰富,常年有食用菌废弃菌棒近1 840 t,可供还田、堆肥的作物秸秆6 470余t,此外还有6万余头(羽)畜禽的粪便可供利用。因此,今后应加强竹笋两用林周边道路交通建设,以便对这些有机肥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有效发挥有机肥资源的应有效益,达到物尽所用、洁净生产、高效产出的目的[2]。
在竹笋两用林内实行生草栽培,是优化竹园生境、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可将竹林每667 m2种植密度调整到150~200株,并对竹株进行适当的钓梢整枝,对分枝过低的竹株,于新竹抽枝后展叶前,用带钓竹竿钓掉竹秆下部4~6盘枝条;于9月下旬至12月将新竹下部钓去竹冠全长1/3的枝条,以利于增加园内透光性,进而增加地表受光率[3]。在园内清除树桩、石块、高大恶性杂草后,结合竹园翻耕松土,间作套种白三叶草、黑麦草、麦冬、商陆等较为耐阴、耐瘠、抗旱的矮生草本植物,或有意向地培植留养二月兰、败酱草、夏至草、蓬垒、马齿苋、藿香蓟等原生低生杂草,尽量避免片草不留的“光秃”性除草,更要禁止喷施草甘膦等除草剂,以增加地表覆盖,优化竹园生境,增进空间异质,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防止水土流失,以促进杂草生长,进而促进养分自然回归、培肥地力,也可为发展林下畜禽生态养殖提供食源,有效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竹园林下生态养殖是随着人们生态理念的提升和生态效益农业的发展,为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优化竹园生境,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林、畜产品品质和单位产出效益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根据东坑镇竹笋两用林的生产现实和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农户间的科技水平、传统习俗的差异,不可采取单一的种养模式,应因地、因人而宜,做出合理的选择配置。在交通方便、水源条件较好的缓坡地,农户经济基础好、科技意识强的,可尝试选址建立适度规模的养猪、养兔场,实行猪(兔)-沼-竹生态种养,或搭建鸡、鹅棚舍,实行园内放养;对于交通不便、水源条件差的陡坡或坡顶地,可在缓坡处搭建棚舍,发展活动力及野生性强、善于爬坡的山羊养殖,以便管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行竹园林下养殖,宜采取适当控制竹林留养密度、钓梢整枝以增加地表受光率和套播白三叶草、黑麦草或有意向地培育矮生杂草等措施,这样一方面可为畜禽养殖添补饲料来源、扩展畜禽活动区域、提高畜禽产品品质、节省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可利用畜禽排泄物肥地,减少化肥使用,减轻因过多依赖化肥而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施肥成本,从而实现省力化种养、资源循环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的多赢目标[4]。
当前,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产业在浙江省已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浙江省政府为加快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步伐,专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因此,东坑镇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通过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阐述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的作用和意义、树立典型示范样板等途径,激励竹农使用养分含量齐全、使用方便、有利于环保及土壤地力培肥的商品有机肥,以克服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施用低养分含量农家有机肥的困难,消减长期单一使用化肥的不良影响,改变农民不考虑地力培肥的陋习,从而将东坑镇竹笋两用林地力建设推向新的层面。
在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实践中,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论为指导,树立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生态安全的思维理念,避化学农业之短、扬生态循环农业之长,弃肆意索取之弊、扬地力可持续利用之长,将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传统农作措施与现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设施改良融为一体,以支撑东坑镇竹笋两用林产业的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王海燕,杜一新,梁碧元.我国化肥使用现状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35-136.
[2] 陈传科,李丽伟,杜一新,等.板栗园地力培肥途径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12(6):121-122.
[3] 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毛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石家成,杜一新,李丽伟,等.景宁县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效益简评[J].农业与技术,2013,33(4);163-164.
2016-04-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