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张 平 邓 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103)
上海花卉业发展近况及建议
张 平 邓 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103)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花卉业的发展,介绍了近年来上海花卉业的发展近况,分析了其在技术创新、组织建设、品种结构、市场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队伍建设、成果转化、布局优化以及产业升级等角度,提出了改革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上海花卉业日臻完善、持续发展。
花卉业;发展近况;问题;发展建议;上海市
近年来,受益于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环境,上海花卉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成果,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格局。但相对于国外成熟的花卉市场,上海花卉业在技术创新、组织建设、品种结构、市场培育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上海花卉业发展,笔者介绍了近年来上海花卉业的发展近况、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上海花卉业日臻完善、持续发展。
上海花卉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品种推广、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及市场培育等方面都拓展出了更广阔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品种推广情况
近几年,上海市通过引进、选育和推广等手段,花卉品种愈加丰富,大致可分为:(1)鲜切花类。如满天星、香石竹、菊花、非洲菊、百合、红掌、玫瑰、唐菖蒲、腊梅。(2)盆栽类。如凤梨、兰花、花烛类、观叶类植物(如吊兰、绿萝、常春藤、观叶芋等)。(3)球根类。如水仙、百合、郁金香、朱顶红、马蹄莲等。(4)种苗类。如非洲菊、香石竹、菊花和草花等。(5)多肉植物类。(6)其他。如花坛花境类、水生植物类、食用保健类等。其中,多肉植物近几年发展迅速,迎合了大众的需求,在市场上异军突起,销量猛增。
1.2 基地建设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花卉产业格局逐渐从“一点、二带”(“一点”即上海鲜花港点,“两带”即松江浦南花卉产业带和奉贤青村非洲菊农民合作社产业带)演变成“点、片、面”(即以大的花卉企业为点、合作社为片、小企业为面)的产业新格局。据统计,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在13.33 hm2以上的花卉企业有5家,种植面积在0.67 hm2以上的花卉企业近200家,还形成了若干片独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如嘉定区的腊梅合作社、崇明县的水仙花合作社、奉贤区的扶郎花合作社等,拥有花农1 600余户。
近年来上海花卉业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如鲜花港建成了以郁金香为主题的公园,种业集团建成了以种苗、盆栽、球根类花卉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基地,虹华园艺以菊花生产和培育为主要特色,上房园艺以庭院与花坛植物生产为主要特色,锦彩园艺以草花、垂吊类花卉生产为主要特色等。这些基地都已形成一定规模,且还在有计划地继续扩展。
1.3 产业发展情况
上海的花卉业呈现出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从传统的花卉栽培生产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源头上,有种业公司从事种子(种苗、种球)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在末端上,有园林规划和绿化企业的应用,有流通企业负责产品的冷链运输,还有批发零售企业的营销,并由此拓展了婚庆、摄影、租摆等服务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受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人们休闲方式增多等影响,末端产业的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各类国内外的主题花展也层出不穷。另外,还衍生出食用保健类等深加工花卉产品,有力促进了上海花卉业的升级发展。
1.4 市场培育情况
上海花卉市场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集售前、售中、售后为一体的完整的服务体系[1]。目前,上海的花卉市场大概有60-70家,进驻一级销售市场的生产企业约有8 000多家,每年通过花卉市场销售的鲜切花约有8亿支,数以万计的盆花、观叶植物、多肉类花卉、盆景等通过花卉市场销往千家万户。另外,花卉销售渠道逐步拓宽,网络销售也逐步成熟,花卉的宣传形式、配送(冷链)方式等更日益丰富。另外,花卉市场的消费群体、消费品种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花卉消费从集团消费、节庆消费逐渐向普通的大众消费、日常消费转变;伴随着消费群体的改变,消费品种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些盆栽花卉如盆栽百合、盆栽马蹄莲、多肉类、草花类等如今颇受青睐。
2.1 关键技术难题尚未突破,生产技术标准还不完善
上海花卉业在生产及其整个产业链上还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如栽培上的花期控制、品种选择、抗性选育,运输中的保鲜等。同时,花卉生产中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配套栽培技术和采后处理技术等均不完善。另外,花卉行业的技术标准参差不齐,如在花卉产品中,出口产品如鲜切花及种苗等的质量标准体系较为完备,各生产企业能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生产,但对于在国内销售的花卉产品而言,大多数花卉企业均无规范的生产和流通标准,虽然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多项花卉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但涉及的种类有限,造成花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2 组织体系还不健全,技术创新还未形成合力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上海对花卉进行研究的连续性不强,应用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虽然在生产、科研等各个层面都对相关技术难题进行了研究,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没有形成合力,造成资源浪费、技术进步缓慢,很难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同时,由于未能有力整合花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未能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形成了科研与应用脱节、生产与市场脱节、技术推广路径不通畅、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局面。此外,上海花卉业还存在科研力量分散、科研人员相对缺乏、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了花卉产业生产不均衡、产品产量不稳定、质量得不到保证,还造成了花卉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难以跟上,且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产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发展的原创性推动力,很难生产出商品性好的突破性品种,特别是在花卉种源研发方面尤显薄弱,且花卉品种资源保护意识也很淡薄。
2.3 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
当前,上海花卉生产还是以红掌、凤梨、蝴蝶兰等大宗产品为主,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生产品种单一,产品结构雷同,导致产业优势很难持久,市场应变能力较弱,特别是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很多花卉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企业压缩生产、转向多元化生产的现象频发,关闭的也时有发生,导致花卉生产面积逐渐减少。
同时,上海目前虽然有区域化的花卉产业格局,但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生产水平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户种植的花卉更是零星分布、设施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抗风险能力弱,虽然近年来逐渐建立起一批花农合作组织,但与其它农业产业相比,花农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较弱、发展滞后,规模化生产的优势还未显现。
2.4 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流通体系不甚完善
近年来,上海花卉企业的数量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配套的服务体系建设却没能同步跟进。主要表现在:(1)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现有的花卉交易市场多属初级交易市场,缺乏市场专业管理人才,至今没有形成具特色的规模化鲜切花交易中心,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完备的信息保障系统,造成了花卉生产和消费脱节,出现了花卉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和电商时代的需求,行业的供需信息、市场信息不能及时通畅地传播、反馈给生产者,生产者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行业出现盲目性、随机性、趋同性,产品质量低,恶性竞争加剧[2]等问题。(2)流通环节也不甚完善。由于专业从事花卉运输的物流公司少,在运输、配送等环节缺乏行业规范,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流通体系,导致市场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商品调剂和信息服务,花卉价格不能保持一致,限制了花卉消费市场的发展。
3.1 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培养
3.1.1 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要建立健全科技队伍组织,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要大力整合现有的科研、推广、生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人才,促进产业融合。要建立由政府部门、企业、中介组织等组成的花卉产业联合会,负责研究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政府部门、花卉生产者、市场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组织实施花卉重大投资项目,指导花卉生产销售,提供花卉科技、信息、培训等各类服务。要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实现花卉产业在组织体系上的全覆盖。
3.1.2 加快人才队伍培养
要协同推进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位一体”的花卉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政策保障,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体系。要有计划地培育高级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技术骨干,提高花卉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要丰富培训形式,如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授课以及网络教学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以提高培训效果。
3.2 加快研究制定花卉行业技术标准,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3.2.1 加快研究制定花卉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
要围绕花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研究制定花卉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主要包括花卉栽培生产中的设施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种苗组培和繁育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病毒检测技术、花期促控技术等,以及流通中的分级包装工艺技术、延长瓶插花卉寿命技术、鲜切花保鲜液配制技术、包装材料制造技术、冷链运输技术、花艺装饰技术等。要使花卉产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实现品种、技术、质量的标准化,从而提高花卉的产量和质量。要加大标准实施力度,推广标准化花卉生产技术,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3.2.2 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为科研单位寻求合适的生产单位,并做好应用推广等后续工作,确保科研与应用、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确保技术推广路径通畅,切实提高科研单位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尽早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3 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市场应变能力
要在花卉品种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注重种质创新,做好品种的选育、改良、示范和推广工作。 具体措施为:(1)研发优新品种。要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可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航天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途径,培育花卉新优品种和特色品种。要加快花卉新品种的试验和审定工作,尽快确立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从而逐渐减少对进口花卉品种的依赖。(2)改良传统品种。在发展传统特色花卉生产时,要统筹布局,坚持适销对路、适地适花。同时,要通过改良传统品种,不断丰富和提高花卉品种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值。(3)推广优势品种。在花卉品种推广上,要收集畅销品种,筛选优势品种,并加大宣传力度,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地进行推广。
此外,在优化品种结构的基础上,要完善花卉市场信息系统,建立花卉生产、销售资源、服务体系数据库,同时要培育和壮大花卉市场,规范市场的经营与管理,并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3.4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扩展基地建设内容
要在原有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调整思路、合理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化发展布局,改变过去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引导花卉企业走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可根据花卉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依托现有的花卉基地,扩展基地建设内容,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的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花文化示范基地。如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涉农产业、科技、创业、示范等园区,建设花卉产业功能区,发展集花卉种子(种苗、种球)繁育、高档花卉生产、科普培训和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或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花卉生产基地、花卉市场和园艺中心等为依托,开展传统插花、盆景和植物造型等花卉艺术比赛和国际交流等活动,发展以赏花为主题的花卉旅游、休闲和观光活动,充分挖掘花卉产业的展示、观光、休闲、教育、比赛等功能[3]。
3.5 合力创新生产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与其他行业一样,花卉业的生产模式也需要创新。在整合花卉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要会同科研、生产等部门,从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推进节约化生产方式等角度出发,合力创新生产模式,向高新(技术)、高效(益)、低投入、低成本等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创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创新栽培方式减少生产环节,通过创新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创新产业形式(如生产与旅游结合、发展花卉精深加工等)提高经济效益等。同时,在合力创新出新的生产模式后,要尽快试验,早日推广应用,以推进上海花卉业的升级发展。
[1] 沈罗亚,李为福,许悦,等.上海花卉产业产销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上海农村经济,2015,(5):22-25.
[2] 程堂仁,王佳,王晓娇,等.“美丽中国”背景下花卉产业的机遇与创新[J].林业经济问题,2013,(6):526-533.
[3]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节选[J].中国花卉园艺, 2015,(1):33-38.
2015-09-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