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地区林下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研究

时间:2024-05-25

王凤辉 金智青 朱佩瑶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1100)

上海地区林下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研究

王凤辉 金智青 朱佩瑶 (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01100)

林下种植黑木耳是利用黑木耳生长特性,非工厂化的、因地制宜的一种黑木耳生产方式。上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林下栽培黑木耳不仅可以不占用耕地,还可以发展黑木耳生产,丰富上海地区的农产品,提高林地的使用效率。现根据上海地区林地的特点和黑木耳生长特性,探索总结了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菌丝培养、耳场的搭建、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干制等,以供参考。

黑木耳;林下栽培;生产技术;上海地区

上海是拥有2 3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建设城市森林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多年建设,上海的林地面积已增至9.33万hm2,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此同时,9.33万hm2的林地也引发了农民就业、林地养护、林地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黑木耳是一种质优、味美的胶质食药用菌,其肉质细腻,脆滑爽口,营养丰富,且其蛋白质含量远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还含有人类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的含量是米、面、蔬菜的10倍,因此,黑木耳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为促进黑木耳产业发展及解决林地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通过《林下栽培黑木耳茬口研究》课题的实施,首次研究了闵行地区林下栽培黑木耳春秋季茬口及示范问题,利用上海的气候和涵养林条件,即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通风好、光照度适宜等特点,顺季节培植黑木耳。林地空间可保湿和遮荫,适合以黑木耳为代表的林下食用菌栽培,不仅节约了上海宝贵的耕地资源,而且能实现土地资源的重复利用;同时,黑木耳菌棒的原料为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通过收购周边农户的秸秆,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突出。目前,林地栽培黑木耳已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区普及多年,山东、浙江等省近年来也开始大面积推广。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现将上海地区林下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生产前准备

1.1 生产工具

制作生产菌棒需要一定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1)粉碎机,用于生产木屑、粉碎农作物秸秆。(2)拌料机,用于拌制培养料。(3)装袋机,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制成菌棒。(4)常压灭菌锅,培养料装入菌棒后要进行严格的灭菌消毒,可利用砖、水泥等砌建常压灭菌锅。(5)高压灭菌锅,具有灭菌时间短、效果好、省燃料等优点,但投资较大;常用的有由工厂生产的手提式、直立式、卧式等高压灭菌锅,也有用钢板自制的灭菌锅。(6)接种箱,用木材和玻璃制成的密闭箱,箱的前后装有两扇能启闭的玻璃窗,下方开两个小洞口,洞口装有布袖套,用于菌棒的接种。(7)负离子发生器,用于对空气进行灭菌,通过电离使用菌体蛋白质和核酸变性死亡,灭菌效果较理想。

1.2 林地的选择

上海市的林地比较分散,每片林地的规模相对较小,适合栽培黑木耳的林地更是有限。林地的选择条件除了符合黑木耳生长环境的林地,且要能方便作业,还能方便铺设喷水设施等。原则上要选择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易排水、避风向阳、无污染、郁闭度在0.4-0.7之间的林地。

1.3 菌棒制作或购置

可自行制作菌棒。但上海地区受林地和合作社规模限制,黑木耳栽培规模不可能很大,而自己通过收集相应原材料做成带基质的培养袋,工序比较繁琐,生产效率也不高,因此,选购成品菌棒是较合理的选择。原则上是选择菌丝浓密饱满、抗杂性强、产量高的菌棒。

1.4 建立养菌室

养菌室具备的一般条件是:(1)能保持菌丝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冬季有加温设备,夏季可通风降温。(2)室内空气以干燥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湿度过高易产生杂菌。(3)室内保持黑暗,避免阳光直射培养架。(4)室内墙壁、地面应光滑,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并设有通风口。(5)室内用角铁或原木搭建培养架,培养架宽度以1 m、层间距以0.35 m为宜,长度可根据温室条件而定。

1.5 搭建耳床

根据上海地区多雨、高湿的特点,菌棒不宜直接放置在林地上,为避免暴雨导致菌棒落地浸润在水里,需要搭建一个宽高合适的平台供菌棒摆放,以采取地面平床或地上床的形式较好。可用木板架设,在林地内按照林向搭建,宽度为40-50 cm,底板架空10-15 cm,长度根据林地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0-20 m,作业道宽为60 cm。耳床四周应挖排水沟,避免积水。耳床与树木距离大于0.5 m,以免影响树木生长。耳床上方要铺设喷灌设备。摆放菌棒前要先向床面浇1次透水,摆袋前应及时喷施1遍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克霉灵)和杀虫剂(如菌片净),在菌袋摆放前还要用封闭药对菌床进行封闭,以免长草导致后期产生流耳。

为提高木耳的纯净度,可采用地膜或树叶覆盖床面。如可在平整的床面上铺一层带洞的地膜,摆袋时避免长时间积水或生长青苔,但用地膜覆盖的缺点是隔离地气,木耳只能靠雨水及浇水生长,所以木耳生长缓慢。而用无霉变、无污染的柞树叶均匀地铺在床面上,树叶上再喷施0.1%高锰酸钾溶液或撒生石灰进行消毒、灭虫,耳袋可接受地面潮气,则木耳生长周期缩短、耳片生长快。

2 林下栽培黑木耳主要生产技术

2.1 调制菌丝培养料

菌丝培养料配比为木屑78%、麸糠20%、石膏1%、糖1%。选料应选用以灌木、柞木、桦木等为主的无杂质、无污染、无霉变的新鲜木屑,辅料麦麸皮、黄豆皮等必须新鲜、无变质、无结块、无污染、无防腐剂,石膏粉不可结块变质,糖用白砂糖即可。配料时,将各材料按比例过秤放入搅拌器或盆内,也可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先干拌,然后将白砂糖放入一定比例的水中溶解,再将该液体逐渐加入干料中,边加边搅拌边测定含水量,配料水分一定要严格掌握,不可过大或过小,含水量以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有水自指缝涌出而不下滴为度,一般在60%左右,同时调节pH值在8左右。拌料2-3遍后焖堆0.5-1 h,即可装袋。

2.2 培养料装袋和菌棒灭菌

根据生产规模来决定采用机械装袋还是手工装袋,选择优质菌袋进行装袋,装袋要做到上紧下松、料面平整、无散料、袋面光滑无褶皱。装完料的菌棒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一般多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前将锅内加足水,把周转筐内的料袋轻放于锅内,将锅盖盖严,成对角线把螺栓拧紧,打开放气阀,开始升温,当压力升到0.5 kg/cm2时,再慢慢打开放气阀,慢慢放气,直到压力降到零,排尽锅内冷空气,以防假压造成灭菌不彻底。关闭放气阀,继续升温,当压力上升到1.2-1.5 kg/cm2时维持2.5 h。随后关掉火源,使其压力自然下降或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降至零再打开锅盖,将灭菌后的菌棒取出,放入缓冲室冷却。(2)常压蒸汽灭菌。要确保料袋进锅4 h内,料的温度能达到100 ℃,避免加温时间过长,导致培养料酸化变质。升温至100 ℃后维持8 h,且要及时补充热水,避免锅内温度大起大落。达到保温要求后,用灶内余火再焖6 h,然后出锅。

2.3 菌棒接种

接种室一般设在灭菌室与培养室之间,面积一般在6-8 m2,采用推拉门防止进出时空气流动,室外配套衣帽间,室内装一支30W紫外线灯,紫外线消毒后开始接种。接种时要求迅速、准确、熟练,用接种钩去除菌种表面的的老化膜,再将菌种碎化为黄豆大小进行接种。先在料袋孔内接入4-5粒菌种后再在料面上薄接一层菌种,菌棒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培养。2.4 菌棒培养

林下栽培黑木耳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季在4月下旬,秋季在9月下旬,具体根据气候情况进行前后调整,黑木耳菌棒在下地摆放前需要先培养50 d左右。购置的菌棒,春季栽培需在3月底之前完成菌棒采购,4月上、中旬在养菌室对菌棒进行菌丝培育,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地;秋季栽培需在8月底之前完成菌棒采购,9月上旬、中旬在养菌室对菌棒进行菌丝培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地。

将采购的菌棒上架直立摆放在养菌室,菌棒间隔1 cm以利于通风降温,摆放密度为200-250根/m2。注意菌棒培养期要错开伏天、避开高温期,以免高温、高湿造成杂菌污染和流耳。要严格控制养菌室内的温度,避免长时间高温或低温发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2-30 ℃,且要注意对养菌室进行通风,因为菌丝生长时要呼吸大量的氧气,如缺氧可导致菌丝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2.5 划口或开孔环节

划口在耳场进行,要在无雨天气下进行划口,采用自制的划口器进行割口,以V型口为最佳,其优点:(1)口形小,与空间接触少,营养成分散失少。(2)口形上大下小,由于木耳形成翘起,培养阶段喷水时能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时水直接透到口内,引起杂菌污染。(3)V型口下沿三角尖部位小,正好让水分保留一小点于尖口,有利于穴口保湿出耳。(4)木耳形成时,划口处两条余角连接,木耳顶起塑料膜,使它自然向上翘起,用木耳本身封住袋口,使水浇不进袋内,形成了菌棒内干长菌丝、外湿长木耳的良好条件。(5)口小,易集中出耳、成型美观。一般划口角度为45°-55°,角的余线长度为1.8-2 cm,划口的适宜深度为0.5-0.8 cm。划口可呈品字形排列,规格为17 cm×33 cm的菌棒可开12-15个口。

也可采用小孔出耳,采用开口器或扎眼机开口,钉子眼孔间距1.5-2.0 cm、孔径0.4-0.6 cm、孔深0.5 cm,每袋扎眼数量120个左右。

2.6 催芽环节

把开完口的菌袋直接放在林下耳床上,菌袋上床须直立,且袋与袋之间留33.3 cm距离,以利于出耳时通风。白天用遮阳网覆盖,夜晚揭开。注意观察床内温度,如超过30 ℃,应及时采取浇水降温等措施。

2.7 通风增养

长耳阶段耳片呼吸作用强,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尤其是林下气温高、湿度大,更要注意通风换气,促进出耳和耳片分化。

2.8 喷水管理

子实体分化期,像珊瑚状的耳芽刚刚形成,相当细嫩,既需要水分,又不能浇大水,宜少喷、勤喷。子实体生长期,耳片分化向外伸展、划口处彻底封住,应加大浇水量。如气温在20 ℃以下,可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喷水;若温度在20 ℃以上,则要早晚喷水,但要避免高温天气浇水,以免形成高温高湿;气温在28 ℃以上时,则菌床上方必须加盖遮阳物,并加大通风,以免菌体发烧影响产量。采收前应停止浇水。

喷水应总体掌握“干干湿湿”的原则,即要根据天气情况,在连续浇水5-7 d后,应安排2-3 d晒袋,干的时候菌丝得到休息,进一步积聚养分,湿的时候积聚的养分又得以释放,促使耳片快速生长。

2.9 采 收

已长大成熟的木耳应及时采收,做到勤采、细采,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木耳的最佳采收期是耳片在8-9分熟,木耳充分展开、边缘起褶变薄、耳根收缩、耳背后面呈浅白色、孢子即将弹射之前,此时耳片质量好,且有重量。木耳成熟的标准是颜色转淡,耳根由大变小,耳片直立。采耳原则是及时采收,采大留小,耳片未展开没有商品价值不采,可留着下茬采收。

采收方法: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以保持耳片的清洁度。也可用手握住耳片贴近根基处拧下,用手捏住耳根,轻轻旋转,不能在菌棒上留有耳蒂,以免引起杂菌感染。

2.10 晾 晒

采收前应搭好晾晒架,架子离地面0.8-1.0 m高,上方摆放好小杆子,上面再铺纱窗、遮荫网等,以便上下通风。这种自然光照通风晾晒的方式,既可提高晾晒质量,又解决了连续雨天木耳腐烂的难题。晾晒前用剪刀剪去木耳根部的培养基,晾晒时一定要耳片在上、根部在下,且呈大朵状的木耳一定在晒前撕开成单片状,晾晒中途不可翻动,一次性晒干,为一等品。如遇到阴雨天要在晾晒架上方盖防雨物,并留有一定空间,便于空气流通,不要直接盖在耳片上,以防止耳片被压变形,影响木耳质量。当耳片含水量达14%以下时即可包装入袋储存或销售上市。

[1] 贺业宽,周传震,赵玉良,等.黑木耳段木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4):42-43.

[2] 李晓.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3] 拜热,丛桂芝.伊犁河谷林下种植黑木耳技术[J].新疆林业, 2010,(2):29-30.

[4] 刘岩岩,张敏,宋莹.北方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30-131.

2015-11-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