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简报

时间:2024-05-25

陈时健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吴宝明 (上海乐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 201399)

稻飞虱是上海地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吸汁为害,虫量大、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水稻全株枯死、烂秆倒伏,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1]。长期以来,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稻飞虱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重点推广的吡蚜酮、烯啶虫胺等新药剂在稻飞虱的防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长期重复使用极易使稻飞虱产生抗药性。吡蚜酮与异丙威复配的新药剂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WG)对防治稻飞虱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特点,不仅可弥补单剂速效性差、持效期短的不足,还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2]。因此,为验证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72%吡蚜·异丙威WG对稻飞虱的防效、持效期、适宜剂量、安全性等,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科学依据,特于2017年开展了本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水稻品种为“青香软粳”,播种期为5月20日,移栽期为6月10日,栽培方式为移栽(机插)。试验防治对象为稻飞虱。试验药剂为72%吡蚜·异丙威水分散粒剂(WG,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对照药剂为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SG,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WP,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试验于2017年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pH 7.8,有机质含量中等。试验田于6月2日每667 m2施碳铵50 kg,6月18日每667 m2施尿素15 kg,7月1日每667 m2施尿素10 kg,8月12日每667 m2施尿素10 kg。试验前15 d和试验期间均未施用过其它杀虫剂,其它田间管理同常规。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每667 m2用量):(1)72%吡蚜·异丙威WG 15 g,(2)72%吡蚜·异丙威WG 20 g,(3)50%烯啶虫胺SG 12 g,(4)25%吡蚜酮WP 20 g,(5)空白对照(CK)。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41.4 m2。

试验于9月22日施药1次,施药时水稻处于灌浆期,稻飞虱处于低龄若虫高峰期,田间稻飞虱以褐飞虱为主,其中褐飞虱占86.8%、灰飞虱占11.6%、白背飞虱占1.6%。施药时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采用茎叶喷雾法均匀喷雾,每667 m2用药液量为50 kg。

1.3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9月22日)天气阴到多云,晚上有小雨,平均温度22.4 ℃,最高温度26.4 ℃,最低温度20.3 ℃,相对湿度87%,降雨量0.1 mm。施药后第1、2、3、4、5、6、8天有雨,药后8 d的总降雨量为196.9 mm。

1.4 调查时间、方法和防效计算

1.4.1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田间稻飞虱基数,施药后3 d、7 d和14 d各调查1次田间残虫量,共调查4次。

1.4.2 调查方法

采用平行跳跃法每小区调查5个点,每点调查5穴水稻,共25穴,计数每小区内残留的稻飞虱活虫数。

1.4.3 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1-(对照区施药前活虫数×处理区施药后活虫数)/(对照区施药后活虫数×处理区施药前活虫数)]×100。

1.4.4 统计方法

各处理区间药效差异性比较,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按p=0.05和0.01标准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72%吡蚜·异丙威WG 15~20 g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对稻飞虱的防效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施药后3 d,每667 m2用72%吡蚜·异丙威WG 15 g、20 g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8.96%、84.28%;药后7 d防效分别为89.31%、91.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85.24%、89.76%。经方差分析,每667 m2用72%吡蚜·异丙威WG 15 g、20 g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见表1。

表1 72%吡蚜·异丙威WG防治水稻飞虱试验结果

与对照药剂每667 m2用50%烯啶虫胺SG 12 g相比,试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速效性、持效期等均优于对照药剂,且两者间防效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与对照药剂每667 m2用25%吡蚜酮WP 20 g相比,试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持效期与对照药剂相仿,但速效性优于对照药剂,两者间防效差异不显著。见表1。

2.2 安全性

经观察,施药后各处理区未见水稻生长有明显异常,表明各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72%吡蚜·异丙威WG 15~20 g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显著,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作为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的替代药剂交替使用,以减缓稻飞虱抗药性的产生,建议每667 m2使用15~20 g(ai:162~216 g/hm2),在稻飞虱若虫高峰期用茎叶喷雾法均匀喷雾,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1] 《植保员手册》编绘组.植保员手册(第5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吉沐祥,周明,赵成来,等.吡蚜·异丙威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3):112-1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