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稻虾鸭综合种养技术初探

时间:2024-05-25

蒋志忠 艾志琴 陈星光 冯俊 倪才英2

摘要:2022年在鹰潭市月湖区和贵溪市开展了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稻虾鸭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能减少80%的农药化肥使用,产出的龙虾、鸭子、大米市场接受度高,在严重干旱和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个实验点仍分别实现亩均盈利723.6元和2892.75元,可见该种养模式具有环境友好、抗风险能力强、稳粮提质增效,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推广的农业技术模式,南方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项目可借鉴推广。

关键词:稻虾鸭;综合种养;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964.2文献标识码:B

稻田综合种养是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领、市场导向和种养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稻田综合种养有了较快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前农业用地和养殖用地的矛盾,而且有效解决了当前稻田集约化生产中的诸多问题,但是现阶段国内外多集中于对单一模式的研究,如稻虾轮作或共生、稻鸭共育、稻肥轮作等。单一模式在土壤改良、病虫草害有效控制、稳粮增收、可复制推广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比如稻虾轮作后期水稻种植还是需要使用较多农药和肥料,对水稻的病虫草害控制收效甚微,稻鸭共育对稻田经济效益增加不明显,老百姓自愿参与度不高,而多种生态模式连接后的效益及技术要点现在还鲜有研究。本团队2022年在鹰潭市月湖区和贵溪市开展了稻虾鸭综合种养模式实验研究,在严重干旱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2个实验点仍分别实现亩均盈利723.6元和2892.75元,该种养模式实现了环境友好、抗风险能力强、稳粮提质增效,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推广的农业技术模式,南方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项目可借鉴推广。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在鹰潭市选取2个稻虾家庭农场开展稻虾鸭实验研究,分别称作实验点A和实验点B。实验点A基本情况:实验点位于月湖区童家镇化溪村(城郊),实验田块面积30亩,为2022年年初新改造的稻虾基地,水源为上游小二型水库。实验点B基本情况:实验点B位于贵溪市塘湾镇德峰村(山区),实验田块面积40亩,2021年为稻虾繁养一体稻田,水源为上游中型水库。

1.2实验时间

2022年2月-2022年12月,实验时间10个月。

1.3实验方法

实验点A:3月初投放虾苗,虾苗就近采购,每亩投放50斤虾苗(虾苗规格1斤约100只),龙虾销售至5月底6月初不再对外销售,开始种植水稻,水稻品种选择耐倒伏的常规稻(鹰优3号),种植方式为直播,水稻种植20天后投放4两左右的绿头鸭苗,每亩投放18只,鸭苗投放前在田中较宽田埂搭设简易遮阳棚供鸭子休息,待水稻收割时一并收获鸭子销售。

实验点B:虾苗为基地自繁虾苗,龙虾养殖按往年常规操作进行,水稻品种选择耐倒伏的优质稻(五香优粤农丝苗),种植方式为人工移栽,6月初育秧,6月底前完成水稻移栽,待水稻返青后投放4两左右的绿头鸭苗,投放密度及措施同上。

1.4日常管理

试验点A:虾苗放入田中后,每天傍晚投喂一餐,投饵量原则上按3%投喂,具体看第二天饵料剩余情况。定期用虾笼进行打样,查看龙虾长势及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鸭苗投放稻田后水稻按照生态种植方式进行管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只进行水位调节。鸭子放入田中后,前十天每天傍晚喂一餐饲料,逐步减少饲料的投喂,等鸭子稳定适应环境后不再投喂饲料,养殖期间如有病鸭及时隔离用药治疗,死鸭及时捞走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期视田间天然饵料情况补充一些稻谷、浮萍等食物供鸭子采食。

试验点B:龙虾养殖按照往年常规操作进行管理。水稻和鸭子管理措施同上。

2.实验结果

2.1生长收获情况

实验点A:3月17日投放虾苗750kg,4月9号开始起捕,截止到水稻种植共起虾2230kg,均售价38元/kg,龙虾饲料用量1吨。水稻6月14日直播,6月29日投放鸭苗500只,前期鸭子、水稻一切正常,7月中下旬,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鸭子开始发病,病鴨腿脚发软,不能觅食直至死亡,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病鸭、死鸭进行处理,鸭病迅速传播,7月底存活鸭仅剩100余只,8月、9月疫情封控、持续干旱,田间无水可抽,鸭子和水稻都绝收。

实验点B:4月15日开始卖虾,截止到水稻种植共起虾1880kg,均售价32元/kg,龙虾饲料用量0.8吨;水稻7月1日移栽,7月13日投放幼鸭700只,8月中旬鸭子开始发病,症状为软脚、觅食能力差,对病鸭及时隔离喂药,死鸭及时捞走无害化处理,8月底鸭病得到有效控制,10月13日水稻收割,共收获稻谷19400kg,鸭子560只,鸭子售价50元/只,12月22日稻谷加工成大米,精米率62.5%,初加工大米售卖6元/kg。

2.2经济效益分析

实验点A:田租600元/亩,虾苗40元/kg,每亩投放虾苗25kg,幼鸭4元/只,共投放幼鸭500只,常规稻种子10元/kg,直播每亩用种量3kg,龙虾饲料5900元/吨,共用饲料1吨,鸭子饲料120元/包,共用2包;无环沟稻田改造(含石灰改良)、进排水铺设、围网、地笼等设施按5年折旧算,每亩每年设施折旧200元,稻虾基地田块不需旋耕就能直接种植,实验基地用工均为经营主体本人。

试验点B:田租400元/亩,虾苗为田中自留种,幼鸭4元/只,共投放幼鸭700只;优质稻种子70元/kg,每亩用种量0.5kg,龙虾饲料6000元/吨,共用饲料0.8吨,鸭子饲料120元/包,共用5包;无环沟稻田改造(含石灰改良)、进排水铺设、围网、地笼等设施按5年折旧算,每亩每年设施折旧200元,水稻育秧花费800元,水稻移栽额外请人用工34个,每个工200元/天,稻虾实验基地田块不需旋耕就能直接种植,水稻收割100元/亩,实验基地其他用工均为经营主体本人。

3分析与讨论

(1)比较实验点A、B的龙虾养殖情况,实验点A虾苗底数清,管理周期短,龙虾上市早,售价高,亩均产量高,可见稻田无环沟龙虾养殖综合效益要高于自繁自养模式。

表3 :实验点龙虾养殖情况对比

(2) 实验点A、B选用的鸭子均为体型较小、活动能力强的绿头鸭,稻鸭共生前期鸭子体型小,对水稻生长无任何不利影响,鸭子长至0.75kg左右时均发生了疾病,主要表现症状为鸭脚无力,无法觅食。实验点B及时吸取了实验点A的经验,对病鸭、死鸭采取了隔离、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有效阻断了鸭病的蔓延,最终成活率有80%,亩产鸭子14只,产值700元。绿头鸭稻田养殖成活率比常规养殖成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鸭子四处活动,无法给药,部分死鸭死在稻田里面,未及时发现清理,死鸭容易腐烂长蛆,鸭病易扩散蔓延。

(3)受今年持續高温少雨影响,实验点A和实验点B两地水稻产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验点A叠加疫情影响,无法抽水灌溉,导致绝收,后水稻保险每亩获赔300元。实验点B水稻亩产485kg,比周边水稻种植户亩产(约为500kg/亩)略低,分析主要原因是田埂附近的稻穗被绿头鸭采食掉一部分。

(4)实验点A和实验点B的龙虾品质市场反馈都较好,龙虾干净、肉质饱满,实验点B的鸭子市场反馈特别好,50元一只供不应求。由于整个种养殖环节都与消费群体有良好的互动,也做了多期宣传报道,因而实验点B的生态大米客户很容易认可,实验点B初加工大米售价6元/kg,包装后到消费群体的实际售价为10元/kg,大大提升了稻谷的附加值。

(5)经观察实验点B水稻收割后田间福寿螺和杂草明显少于周边常规种植稻田,可能是由于鸭子在田间活动采食,对福寿螺和杂草的生长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实验点B仅育秧时用了点化肥和农药,移栽后全程未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化肥农药使用量与周边常规水稻种植相比减少80%。

(6)实验点B经营主体好学勤快,交待的技术措施都能较好的落实,另外由于基地面积不大,喂虾、捕虾、整田、养鸭、收割、晒谷等大部分农活经营主体都是自己去干,一方面节约了很多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基地的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可及时调整应对策,保障种养殖环节不出大的问题。该经营主体水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马上又养了一批普通鸭,计划年前上市销售,届时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4结语

综上,稻虾鸭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投入小,见效快,养殖风险低,能较好的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不减少水稻产量的同时能较好的增加经济效益,稳量增效效果较为明显,适合南方水源充足的家庭农场主经营,助力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