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南美白对虾苗种疫病监测结果及病害防控措施

时间:2024-05-25

黄樱初 钟昌艳 阮良鹏 陆成光 罗幸 张晓霞

摘要:为了及时预防南美白对虾疫病发生,提高疫病风险防控能力,降低疫病发生机率,科学处置潜在风险,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产值,开展南美白对虾疫病监测及分析。文章旨在从南美白对虾苗种疫病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专项疫病监测结果分析与病害防控措施,逐步构建起完备、高效的南美白对虾本土化养殖体系。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苗种 ;疫病监测 ;白斑综合症;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南美白对虾又被称为凡纳滨对虾,是现阶段我国南方主要的对虾养殖种类。近些年来,海南、广东、广西相关沿海省份,进行了苗种繁育、养殖等系列尝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不同来源苗种的引进,使得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对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为了引进健康、优质的虾苗进行养殖,钦南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应当率先做好南美白对虾苗种疫病监测。根据以往经验,在细菌、病毒、病原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南美白对虾出现早期死亡综合症、白斑综合症等疫病的机率较大,虾苗在发病后会出现厌料、白便、空肠空胃、甲壳溃疡、肝胰脏萎缩、红体、白斑等症状,滞缓生长速度,影响均匀度与成活率,严重的短时间内导致全部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现阶段,虾苗场的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养殖户在苗种选购中存在盲目性,单凭经验方法目测选购,没有经过专业的苗种病毒检测;在药物品种的选择与用量控制过程中,没能根据疫病致病机理,进行科学用药。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是农业部对虾优势养殖区、“广西对虾之乡”,2021年钦南区对虾养殖面积达8.3万亩,年产量5.6万吨,对虾养殖基地主要分布沿海8个乡镇,辖区内有38家虾苗场,年培育虾苗60亿尾以上。近年来,该地区注重加大科技力量投入,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养殖尾水处理工程建设、引进新型高效养殖技术以及推广引进优质苗种、做好苗种疫病监测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对虾的养殖产量。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减少疫病对养殖的影响,实现养殖条件科学化调控,依托现有技术条件,定向做好虾苗专项疫病监测,更好地指导对虾养殖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与来源

跟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强化养殖疫病防控,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从2017年至今,在钦州市钦南区设立15-20个苗种场的监测点,每年对20-30个虾苗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桃拉综合症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对虾黄头病毒(YHV)、对虾杆状病毒(BP)、对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毒(AHPND/EMS)、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

1.2  样品检测方法

1.2.1  样品的采集:

严格按照《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南美白对虾苗种样品采集,所选虾苗样品长度在0.5厘米到1厘米,每批虾苗采集两份样品,每一份样品保证有600尾以上的虾苗活体,将采集的样品采用充氧运输或干水低温保存,回到实验室马上开展实验室检测[3]。

1.2.2  水生动物病毒基因组DNA/RNA的提取:

取适量待检新鲜样品组织加入1-5倍的生理盐水进行匀浆捣碎,取至少500微升匀浆至1.5毫升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去除宿主细胞组织核酸。取100微升上清液质新的离心管中,加入300微升Buffer GXP至上清液中,颠倒混匀,静置5-10分钟裂解病毒。加入200微升無水乙醇至裂解液中,涡旋混匀20秒。把核酸吸附柱装在2毫升收集管中。把裂解液全部转移至核酸吸附柱核酸中,离心1分钟。倒弃滤液,把核酸吸附柱装回收集管中,加入400Buffer RW2至核酸吸附柱中,离心1分钟,重复一遍这个步骤。倒弃收集管中的滤液,把核酸吸附柱装回收集管中,离心3分钟。把核酸吸附柱装在新的1.5毫升离心管中。加入30-50微升DEPC水至核酸吸附柱中,静置1-2分钟,离心1分钟,所得的溶液就是病毒基因组核酸溶液,若暂时不用,于-80℃储存。

1.2.3  各种对虾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采用的是恒温扩增荧光法,所用的仪器是DEAOU-308C检测仪。严格按照每一种病毒检测的操作规程配制试剂,在设定的温度时间内发生程序反应,做好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为了保护虾苗场的隐私,用“A虾苗场、B虾苗场、C虾苗场、......来表示”。

2  检测结果的读取与分析

2.1  检测结果的读取

检测结果有两种读取方式,第一种显示检测结果如图1,在对虾杆状病毒检测中,显示“A虾苗场、E虾苗场、H虾苗场及阳性对照”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再根据实验图2的扩增曲线,“A虾苗场、E大虾苗场、H虾苗场及阳性对照”的扩增曲线呈“S”型曲线,且出峰时间≤60分钟,则初步判断为检测阳性,含有对虾杆状病毒基因;如果曲线呈直线或轻微斜线无“S”型扩增曲线则为阴性。

本着对样品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当样品出现阳性曲线时要重检一次,必要时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实验室复检。

2.2  2020年-2022年的南美白对虾苗种专项疫病监测结果分析

在2020-2022年期间检测中,钦南区水产检测人员共抽样检测59个虾苗样品,每个虾苗样品同时开展10种病毒(WSSV、TSV、IHHNV、HPV、YHV、BP、IMNV、AHPND/EMS、CMNV、SHIV)的检测,累计检出病毒阳性样本10批次(如表3)。其中2020年分别检出WSSV阳性2批次、IHHNV阳性3批次和AHPND/EMS阳性1批次,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4%、9.7%和3.2%。2021年无检出病毒阳性。2022年分别检出IHHNV阳性1批次,BP阳性3批次,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和15%。由此得出,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出阳性4批次,次数最多,其次是对虾杆状病毒(BP)检出阳性3批次。其余6种病毒如对虾桃拉综合症病毒(TSV)、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对虾黄头病毒(YHV)、对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及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近三年无检出阳性。

2.3  处置方式

经过复检后确认是阳性,要将检测结果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同时反馈给苗种企业,监督指导企业将检出病毒阳性的同批次的苗种进行销毁和无害化处理,禁止销售,并对相关的生产车间和运输车辆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防止病毒外溢和交叉感染。

3  常见病害发病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控措施

3.1  发病原因分析

通过多年的病害监测结果分析,南美白对虾影响比较大的最主要的病害有白斑综合症、红体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病、肝肠胞虫病等[4]。总结发病的原因有:

3.1.1  苗种退化、质量不高

由于钦南区内的虾苗场都是从外地购进的虾苗幼体,苗种退化、质量参差不齐,有个别虾苗场在引进幼体前,没有经过正规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存在虾苗携带病毒的隐患。

3.1.2  养殖管理不善造成的

部分养殖户片面追求产量而加大放养密度、存在盲目滥用药、在养殖過程中没能及时有效处理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1.3  饲料质量良莠不齐[5]

受玉米、大豆、鱼粉等饲料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水产饲料价格连年上涨。加上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饲料的需求量大,涌现出很多的饲料厂,饲料的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户为了贪图便宜选择一些低档、便宜的饲料,导致对虾营养跟不上,长不大,易致病。

3.1.4  外界环境的影响

目前钦南区的池塘养殖主要以土池养殖为主,近两年掀起了陆基圆池养殖、棚式养殖、工厂化养殖模式。土池养殖受外界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台风、暴雨或天气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对虾易出现应激,抵抗力下降,导致病害发生。

3.2  南美白对虾病害的综合防控措施

对虾病害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综合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3.2.1  加强苗种质量管理,推动苗种产地检疫

推广引进SPF优质苗种,引导养殖户选择正规苗场生产的,并经过检测合格的苗种。加快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苗种疫病监测,健全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全面推广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出证工作,规范苗种流通,实行检疫合格证制度,加强苗种检疫执法监督。鼓励苗种企业与各大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通过先进的分子育种等技术,培育出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从源头上保证苗种质量,保障水产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3.2.2  强化养殖科学管理,构建健康生态系统

指导养殖户从养殖源头开始抓起,做好消毒及防控措施,引进优质苗种,投喂优质的配合饲料,合理调整放养密度,科学配套鱼虾混养技术,定期水质检测,合理增氧,做好养殖生产、投入用品及产品销售记录,推广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构建生态养殖系统。

3.2.3  开展疫病监测,推进疫病风险评估

钦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实验室的优势,在辖区内合理设置病害监测点,科学准确地进行病害测报,做好疫病风险预警和防控。加强病害防疫队伍的建设,提高病害检疫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养殖户服务。

3.2.4  推广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

近几年,钦南区加大资金和科技力量的投入,逐步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向陆基圆池养殖、棚式对虾养殖、工厂化设施养殖方向发展。推广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加大安全用药、科学用药、减量用药的宣传力度,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4  结语

通过建立疫病监测点,科学准确地开展检测,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文章借助实践案例,在全面掌握南美白对虾苗种疫病类型,设置专项疫病监测模型,完善常规监测流程,健全结果分析与病害防控措施,稳步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向健康、生态养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红梅.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原监测及结果分析[J].科学养鱼,2020(12):53-54

[2]李恒彬.浅谈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239

[3]姜路辛,施礼科,陈喆等.一例南美白对虾放苗后大量死亡原因的调查及分析[J].科学养鱼,2022(5):57-58.

[4]翁歆之,罗华明,贺洁.台州市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主要病害和控制对策[J].科学养鱼,2021(10):52-53

[5]王华生.浅谈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7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