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蟹池塘混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技术总结

时间:2024-05-25

李萍 王祖华 杨宝圣 姜增华*

(1. 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扬州 225101;2. 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水产站,江苏扬州 225243;3. 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江苏扬州 225200)

2014~2017年,我们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蟹池多品种主养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D2014-11)和“河蟹罗氏沼虾混养技术示范与推广”(Y2015-10),两项目研究蟹池套养或混养罗氏沼虾模式,先后在65户,272.4hm2共163口池塘中进行试验、总结、示范,第一年实施后出现了罗氏沼虾成活率低、产量低、捕捞难,早期河蟹对罗氏沼虾捕食、中后期成熟后的罗氏沼虾对脱壳期河蟹的攻击等问题,经过两次实施方案的调整,最终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蟹虾同池共生长期间,把蟹虾相互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河蟹产量保持不变或者略降低的情况下,增加了罗氏沼虾产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现将蟹池混套养罗氏沼虾模式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养殖条件

池底平坦适宜拉网捕捞,单口池塘面积 0.333~1.666hm2,最大水深不得低于1.6m,配备正常养蟹池塘必备的围栏、进排水系,每667m2配0.2~0.25kW微孔增氧系统。池角配套罗氏沼虾苗培育池(或者以虾苗不外逃的密网布在蟹池一角围栏也可),面积按罗氏沼虾苗培育密度400~500尾/m2计算,培育池内须设置微孔增氧管道。

2 放苗前准备

除正常的养殖蟹池清塘消毒和设施设备安装、检修外,种草、投螺是池塘养蟹的基本要求。水草以耐低温不耐高温的伊乐藻、菹草和耐高温低温亦生长的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黄丝草等为主,种类不少于其中三种,一般以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和黄丝草组成的复合型水草为佳。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和黄丝草可采取扦插的方法移植。种植行间距5m×4m,伊乐藻与其他耐高温品种间叉种植,确保高温期水草覆盖率40%~60%。罗氏沼虾苗培育池内亦须种植水草,以苦草为主,适当配合轮叶黑藻或金鱼藻,培育期水草覆盖率20%~30%。螺蛳分次投放,蟹种放养前后投放750kg/hm2左右,4~5月投放3000kg/hm2左右,这样利于早期培肥水质。

3 苗种放养

3.1 蟹种放养

蟹种于2~3月选择晴好天气放养,规格100~160只/kg,放养密度12000~18000只/hm2。从捕捞、运输,到放养,蟹种离水时间尽量短,最好当天捕捞当天放养,运输时不可挤压。选择蟹种时,剔除残爪、磨爪、老头蟹、病蟹,挑选爪长、膘足、食线饱满清晰、体表清洁、健康无病的蟹种。

3.2 罗氏沼虾苗放养

罗氏沼虾苗放养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苗场前须淡化充分、规格整齐,放养数量按蟹池面积计每公顷放90000~180000尾,放养于虾苗培育池内。培育池水深保持60cm,虾苗放养前5~7天,使用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或者豆浆培肥培育池水,使得透明度达到35~40cm时放养虾苗。

4 生产管理

4.1 罗氏沼虾苗培育与幼虾放养

虾苗入池后一周内,投喂豆浆和罗氏沼虾幼虾专用饲料,日投3~4次,投喂量视脱壳、天气、剩饵情况随时增减。一周后以泼洒豆浆或者添加育苗池水的方法调节透明度至40~45cm,每7~10天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菌群。池中水草保持覆盖率20%~30%,视天气和水质状况,微孔增氧每日开启12h以上,投饵前关停增氧。

培育30天后,幼虾体长可达3~4cm,抽样估数,便于养殖中后期管理。加深池水,满过培育池池埂,或者挖通池埂,将罗氏沼虾幼虾散养至全池。

4.2 饵料投喂

饵料以河蟹配合颗粒饲料为主,前期和后期配合饲料蛋白含量33%~35%,中期配合饲料蛋白含量30%~32%。日投喂2次,投喂量根据蟹虾脱壳情况、天气情况、水质情况以及剩饵情况灵活掌握,高温季节(6~9月)2h吃完为宜,其他季节3~4h吃完。后期(9月及以后)适当投喂部分小杂鱼、螺、蚬肉等动物性饲料,促进河蟹增肥。

4.3 水草移植与维护

水草的品种、数量、生长代谢关系到水质的好坏,也关系到河蟹和罗氏沼虾的成活率,对河蟹养殖非常重要。蟹种放养前2周完成伊乐藻移植,4月中旬滩面水位线上下播种苦草籽,移植轮叶黑藻、金鱼藻和黄丝草等品种。5~6月,水位渐高后,视池中水草生长情况,可再次在水位线上下移植水草,使得池中水草占池塘面积的40%以上。夏季水草生长加快,覆盖率超过60%以后,须不定期割除整株或草头,保持草尖在水面下20~30cm,这样利于水体的流动和获得充足的光照,保持水草的正常生长。

如因管理不善,水草覆盖率低于40%,可及时补充水花生和青萍。青萍繁殖能力极强,其覆盖率不宜超过10%,否则影响水体光合作用和风浪引起的水体流动。

4.4 水质管理

早期水深保持在40~60cm,6月份后逐渐加深池水到1.2~1.3m,高温期水深保持在1.4m以上,遇上特别高温则须加足池水。水位的提高是逐渐的过程,每次加水不要超过原水量的1/3,防止水质变化过大蟹虾产生应激反应。

在管理好水草,使其正常生长、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前提下,7~9月高温期间,每日开启微孔增氧10h以上,定期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池水,即可保持较好的水质。

4.5 青苔防治

上年爆发过青苔的池塘尤须预防青苔滋生,冬季生石灰清塘时需加大用量到3000kg/hm2以上,池坡池底全池泼洒。螺蛳的投放可分期分批,前期降低投螺量,减少螺蛳的净水作用。进水后立即施用发酵后的有机肥肥水,出现青苔生长的趋势时,可追施生物肥进一步肥水。细鳞斜颌鲴以水底腐殖质、硅藻、丝状藻等藻类及高等植物碎屑为食物,对青苔有一定的吃食作用,可每公顷套养细鳞斜颌鲴一龄鱼种2250尾左右,预防青苔滋生。

当青苔大量繁殖时,撒施草木灰是传统、安全、有效的杀灭青苔的良好方法,选择无风天气,将稻草灰撒施在青苔体上,阻断藻体光合作用而致其死亡。也可采取药物杀灭,在青苔集中区域,选择晴好无风天气,分时分区域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或青苔净泼洒杀灭,3天后,再以生石灰100~150g/m2于青苔集中区域泼洒,间隔3天后再泼洒一次生石灰。使用药物杀灭青苔须避开蟹虾脱壳期,青苔死亡后需适量换套池水,并适量施肥降低水体透明度。

4.6 病虫害防治

把握好以下环节,可大大降低病害的发生:冬季池塘清理消毒、移植水草清洁、苗种放养前消毒、有机肥充分发酵腐熟、螺蛳清洗、饲用野杂鱼清洁消毒、定期水体消毒。为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底质。一旦发生病虫害,及时对症用药,用药时注意天气、水温、水质和蟹虾的活动情况,尽量避开脱壳期。

5 捕捞

5.1 河蟹捕捞

河蟹捕捞采取地笼收捕。河蟹性成熟后,视市场价格,至10月上中旬捕捞结束。

5.2 罗氏沼虾捕捞

在地笼捕蟹时,会有极少量罗氏沼虾钻入地笼,钻入地笼的罗氏沼虾需收取出售,不可再放入池塘。

罗氏沼虾捕捞采取拉网方式捕捞。在河蟹捕捞后期,人工捞除水草,并逐渐降低水位到1m左右,在水温下降到16℃前须结束捕捞。

6 小结

本文研究了河蟹池塘混养或套养罗氏沼虾模式,针对实施前期出现罗氏沼虾成活率低、产量低、捕捞难、蟹虾之间的攻击等问题,采取了推迟罗氏沼虾苗放养时间、放养刚淡化出场的虾苗的方法,这样推迟了罗氏沼虾性成熟时间,减少了性成熟后的罗氏沼虾,尤其是雄虾对最后一次脱壳河蟹的攻击;罗氏沼虾苗经过专池培育成大规格幼虾后再放养至蟹池,提高了罗氏沼虾的成活率和产量,减少了河蟹对罗氏沼虾的捕食;先捕蟹再拉网干塘捕虾,解决了罗氏沼虾不钻地笼和因池塘水草不能拉网而致罗氏沼虾捕捞难的问题。采取上述的实施方案后,200.3hm2的示范池塘,平均每公顷产河蟹964.5kg,罗氏沼虾982.5kg,每公顷纯利润34260元。对广大河蟹养殖户提供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养殖模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