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太原市主要园林植物春季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

时间:2024-05-25

宋卓琴,康红梅,牛 艳,曹冬梅,张 超,段九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污抗菌、滞尘减噪、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等作用[1],对于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园林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城市环境中的碳氧平衡,通过植物体遮阴反射和表面气孔的蒸腾作用,实现降温增湿,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增加环境的舒适度[4-7]。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景观效应,更应注重其生态效益的发挥[8]。

近年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植物配置、生态功能定量化等方面,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公式计算和分类评价。刘雪莲等[9]研究了昆明市常见的18种常绿植物的光合特性,并对测试植物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2015年邵永昌等[10]研究了上海地区的17种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的蒸腾特性,分析了相关影响因子,并对主要绿化树种的降温增湿功能进行定量计算和聚类分析。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植物种类不同,且相同种类在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也不相同[11-12]。而目前针对山西地区的常见园林植物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本研究在项目组前期对太原市城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景观配置、调查分析的基础上[13-14],经资料分析与实地踏查,选取了太原市常见的34种园林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光合、蒸腾特性的测定以及对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相关生态指标的分析评估,定量探究了常见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旨在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选择、空间配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30′~113°09′,北纬 37°27′~38°25′,市区坐落于汾河河谷平原上,平均海拔约800 m,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平均202 d,年均降水量456 mm。在园林绿化植物区划中属暖温带绿化区,地带性植物为暖温带季风落叶阔叶林。截至2016年底,太原市城区园林绿化总面积12 654.6 hm2,绿化覆盖率达到41.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8 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太原市34种主要园林植物,其详细名录列于表1,其中,乔木8种,小乔木7种,灌木5种,绿篱灌木6种,地被5种,藤本3种。

表1 太原市34种主要园林植物名称

1.3 试验方法

1.3.1 光合特性测定 试验在2017年4—5月进行,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用LI-6400型光合仪对植物叶片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测定时间为8:00—18:00,每2 h测一次。在太行路及其附近的绿化带进行测定,定植年限为4 a,乔木、小乔木、灌木选择树体周围2 m内无高于1 m的植株,生长健壮、大小相似,每株选取向阳面中部的功能叶片,绿篱灌木、地被、藤本选择覆盖面积在10 m2左右的表面上部功能叶片,每种选3株,每株选3片叶进行测定,待光合仪数值稳定取瞬时光合参数值,3次重复,取平均值。

1.3.2 固碳释氧、增湿降温能力计算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原理,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的计算,依赖于对植物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测定值。

1.3.2.1 固碳释氧能力计算 参照杨士弘等[15]的方法计算净同化量。

式中,P为单位叶面积日同化总量(mmol(/m2·d)),Pi指初测点的瞬时光合速率,Pi+1为下 1 个测定点的瞬时光合速率(μmol(/m2·s));ti为初测点的时间(h),ti+1为下一个测定点的时间(h),j为测定次数,3 600指每小时3 600 s;1 000指 1 mmol为1 000 μmol。

式中,Wco2为单位叶面积固定CO2的质量(g/(m2·d)),44 为 CO2的摩尔质量。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CO2+4H2O→CH2O+3H2O+O2可以计算出该植物释放O2的质量。

式中,Wo2为单位叶面积固定氧气的质量(g/(m·2d))。32 为 O2的摩尔质量。

1.3.2.2 增湿降温能力计算 参考赵瑞文等[16]的方法计算单位叶面积日蒸腾总量。

式中,E为单位叶面积日蒸腾总量(mol(/m·2d));ei为初测点的瞬时蒸腾作用速率(mmol(/m2·s));ei+1为下一测定点的瞬时蒸腾作用速率(mmol(/m2·s));ti为初测点的测试时间(h);ti+1为下一测定点的时间(h);j为测试次数。3 600指每小时3 600 s;1 000 指 1 mol为 1 000 mmol。

用测定日的蒸腾总量换算为测定日释放水的质量WH2O(g(/m·2d))。

式中,18为H2O的摩尔质量。

式中,Q为单位叶面积日吸热量(J(/m·d));W为植物单位叶面积日蒸腾总量(g(/m2·d));L(cal)为蒸发耗热系数(L=597-0.57×t,t为叶面温度);1 cal=4.18 J。2

式中,ΔT为降温值(℃);pc为空气的容积热容量(1 256 J(/m·3h));v为空气柱体积,为10 m2×100 m。

植物蒸腾而使周围在1 000 m3的空气柱中增加的单位叶面积的相对湿度为Δ(f%)。

式中,Δa为空气增加的绝对湿度(g/m3),Δe即为水汽压的增加值,T即为日均的叶面绝对温度值,T=t+273.16,e即为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化。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季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效应

从表2可以看出,6类34种园林植物中固碳释氧能力最强的是苜蓿,最弱的是鸢尾。8种乔木中固碳释氧能力最强的是泡桐,其固碳释氧能力是最弱的杨树的5.00倍;7种小乔木中最强的是卫矛,其固碳释氧能力是最弱的碧桃的3.09倍;5种灌木中最强的是珍珠梅,其固碳释氧能力是最弱的月季的1.76倍;6种绿篱灌木中最强的是小叶女贞,其固碳释氧能力是最弱的小叶黄杨的11.06倍;5种地被中最强的是苜蓿,其固碳释氧能力是最弱的鸢尾的114.86倍;3种藤本中最强的是山荞麦,其固碳释氧能力是最弱的五叶地锦的4.19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地被,差异最小的是灌木。可见,同种类型不同物种之间固碳释氧能力差异比较大。通过计算同种类型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量平均值可以得出,固碳释氧能力大小顺序为:小乔木>藤本>地被>灌木>绿篱灌木>乔木,其中,小乔木仅为乔木的1.31倍。可见,不同类型间固碳释氧能力差异较小。

表2 春季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

2.2 春季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的降温增湿效应

由表3可知,6类34种园林植物中降温增湿能力最强的是苜蓿,最弱的是麦冬。8种乔木中降温增湿能力最强的泡桐,其降温增湿能力是最弱的杨树的5.26倍;7种小乔木中最强的是卫矛,其降温增湿能力是最弱的碧桃的2.63倍;5种灌木中最强的是榆叶梅,其降温增湿能力是最弱的珍珠梅的2.50倍;6种绿篱灌木中最强的是小叶女贞,其降温增湿能力是最弱的小叶黄杨的6.19倍;5种地被中最强的是苜蓿,其降温增湿能力是最弱的麦冬的16.90倍;3种藤本中最强的是山荞麦,其降温增湿能力是最弱的五叶地锦的7.43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地被,差异最小的是灌木。可见,同种类型的不同物种间差异较大。通过计算同种类型园林植物的降温值和增湿度平均值得出,降温增湿能力大小顺序为:藤本>地被>小乔木>灌木>乔木>绿篱灌木,其中,藤本仅为绿篱灌木的1.64倍。可见,不同类型间的降温增湿能力差异较小。

表3 春季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的降温增湿量

续表3

2.3 园林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评价

对6类34种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进行分类评价,固碳释氧能力的评价标准为:Wco2>12 g/(m2·d)为强,Wco2介于8~12 g/(m2·d)为中,Wco2<8 g/(m2·d)为弱;降温增湿能力的评价标准为:ΔT>4℃为强,ΔT介于2~4℃为中,ΔT<2 g/(m2·d)为弱。

由表4可知,8种乔木,臭椿、黄金槐、泡桐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均强,白蜡、国槐中等,银杏、垂柳、杨树弱;7种小乔木,卫矛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均强,紫叶李、丁香的固碳释氧能力强,金叶榆的降温增湿能力强,仅次于卫矛;5种灌木,连翘、珍珠梅的固碳释氧能力强,降温增湿能力中等,榆叶梅的降温增湿能力强,固碳释氧能力中等,月季的固碳释氧能力弱;6种绿篱灌木,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均以小叶女贞强,红瑞木、金叶女贞中等,胶东卫矛、紫叶小檗、小叶黄杨弱;5种地被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均以苜蓿、萱草强,玉簪、麦冬、鸢尾弱;3种藤本,山荞麦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均强,五叶地锦弱,金银花固碳释氧能力强,降温增湿能力中等。

表4 太原市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评价

3 讨论

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植物本身和外界环境因素,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生长季节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也不同[17-18]。本项目不仅对34种园林植物春季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秋季的情况也进行了研究[19],2个季节的结果显示,春季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值比秋季的偏低,主要是由于春季光照弱、温度低,叶片较嫩、较薄,组织结构发育不完全,光合能力未达到最佳,导致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均较弱。这与张婧雯[20]的研究结果一致,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表皮细胞的厚度、海面组织、叶片的厚度呈正相关,光合速率越高、固碳释氧能力越强,则蒸腾速率越高,降温增湿能力也越强[21]。

不同植物因其生理特性的不同,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的能力也不同[22]。本研究中,卫矛、小叶女贞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强,银杏属于较弱的植物,国槐、西府海棠等能力中等,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1,23-24]。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园林植物不同类型间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差异不大,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的小乔木仅是乔木的1.31倍,降温增湿能力较强的藤本仅是绿篱灌木的1.64倍;而同种类型的不同物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地被的不同物种间差异最大,固碳释氧能力苜蓿是鸢尾的113.09倍,降温增湿能力苜蓿是麦冬的16.8倍,这与秦俊等[25]、陈少鹏[26]的研究结果一致。

通过对园林绿化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进行分类评价,将强度一致的植物分为一类[21],可为园林植物选择与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固碳释氧及降温增湿能力时,首选高光合、高蒸腾能力的植物,如乔木的泡桐、小乔木的卫矛、灌木的珍珠梅或榆叶梅、绿篱灌木的小叶女贞、地被的苜蓿、藤本的山荞麦等。在兼顾园林配置、景观效果时,则可参照分类评价的结果,将相似度高的植物进行互换[24],如同为小乔木的碧桃和金叶榆固碳释氧生态效应相近,但景观效果完全不同,在园林配置中可以更科学地应用。

4 结论

对34种测试植物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降温增湿值进行分类评价,分为强、中、弱3个等级。其中,乔木的泡桐、小乔木的卫矛、绿篱灌木的小叶女贞、地被的苜蓿、藤本的山荞麦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均最强,灌木的珍珠梅固碳释氧能力最强、榆叶梅降温增湿能力最强。

不同园林植物光合速率越高、固碳释氧能力越强,蒸腾速率越高、降温增湿能力越强;同种类型不同物种间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差异较大,均以地被最大、灌木最小,而不同类型间的差异较小。分为同一类的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相近,在综合考虑园林配置、景观效果的情况下可以互换,实现视觉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