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杨 芳 ,杨如达 ,李 海 ,冯美臣 ,王 超 ,杨武德
山西省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杨 芳1,杨如达2,李 海2,冯美臣1,王 超1,杨武德1
(1.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太谷03080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8)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黍子由于其耐旱和生育期短的特点,十分符合山西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又因黍子是晋西北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山西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山西黍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推进山西黍子产业高产高效发展。
黍子;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山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而杂粮也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受到消费者的关注[1]。杂粮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但主产区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形成了适宜各种杂粮生长的地理环境,所以,山西种植的杂粮品种丰富,主要有谷类、豆类、茎类、薯类、麦类、糜类、黍类等七大类。其中,黍子因其籽粒中富含普遍高于小麦、大麦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而备受关注,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可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物。另外,黍子也是一味传统中草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稷米“入脾、胃经”,能够“和中益气、凉血解暑”,对于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状都有良好的效果。
黍子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栽培作物,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黍子由主要作物转变为小宗作物,但由于其抗旱、耐瘠薄、生育期短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
在晋北、晋西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黍子因其明显的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依旧是山西种植业资源合理配置不可或缺的优选作物:一是黍子作为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居各种杂粮之首,同时也是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粮食作物;二是黍子为重要的抗旱救灾作物,在灾年其作用尤其突出[3]。因此,加强黍子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积极推广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健康的黍子食品对促进旱区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黍子种植面积约200万hm2[4],居世界第2位,其中,山西省每年黍子的种植面积约在20万hm2左右,年产量约60万t,位居全国第一,遇春旱年份播种面积会显著增大。黍子的产量一般为2.7 t/hm2,其中,晋黍4号产量可达到3.15 t/hm2,而晋黍8号、晋黍9号、雁黍11号产量均可达到3.6 t/hm2以上。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是2004年的2倍。
近年来,随着黍子新品种的研发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利用,黍子的品质和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虽然山西黍子外销量不断增加,但仍以原粮为主,深加工产品则不多见[5],黍子深加工企业也屈指可数,这说明山西虽然是黍子生产大省,但在加工方面发展不足,其产业化发展水平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整体产业发展水平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2.1 品种退化及新品种推广不利
2.1.1 存在问题 在生产上,黍子品种表现为多而杂,具体为品种混杂且退化现象严重,品质差,产量低,严重制约了山西省黍子生产的发展[6]。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作为山西省主要的黍子育种单位,先后育成糜黍新品种8个。目前,晋黍4号因出现性能退化的问题,正在被逐步淘汰。而晋黍8号因其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特点,在现阶段生产上被广泛应用,已有取代晋黍4号的趋势。但其他表现优异的品种如晋黍9号、雁黍11号等因为推广力度不够,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及农户广泛接受。
2.1.2 建议 黍子科研单位应加强黍子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品种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加大黍子种质改良与创新力度,培育抗病、抗倒、抗逆等品质优良的新种质,也可以利用新型生物技术对国内现有核心种质进行改良与创新,努力构建一批新的核心种质资源,解决国内黍子优质种质资源少的问题[7]。同时农业推广部门可建立黍子新品种高产试验区及示范田,并通过科普培训活动,散发黍子新品种材料等多途径多渠道推广黍子新品种。最后,科研单位也应积极参与推广黍子良种繁育,努力建立健全黍子良种繁育体系,确保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良的黍子新品种。
2.2 栽培及生产技术落后
2.2.1 存在问题 山西省黍子种植区域多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程度比较严重,虽然黍子是耐旱作物,但是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也满足不了其生产所需水分,而黍子目前的灌溉方式大多依然采用粗放型的地下水漫灌方式,灌水不均匀,对土地冲击较大,易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等问题;而在施肥、播种、中耕、除草、收获等过程中,属于小宗作物的黍子在专业种植技术及配套农机技术上发展还不完善,生产上也大多沿袭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造成黍子劳动强度大,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低等切实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黍子产业的高效发展。
2.2.2 建议 各科研单位积极研发、简化黍子种植技术、水肥资源利用技术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政府部门相应增加配套技术物化投入,推动黍子高产高效生产。在黄土高原主产区,推广微灌、集雨节灌等节水抗旱种植技术,降低黍子生产成本[8]。另外,提高黍子生产肥料利用率,响应国家“化肥减量提效”政策,采用先进的施肥方式如微灌施肥、叶面施肥等方式,提高黍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减肥不减产的目标。最后,在山区丘陵地带,加强机耕道建设并采取平整土地等措施,适当扩大农机作业面积,推进黍子机械一体化生产的发展[9]。
2.3 种植面积不集中,规模化程度低
2.3.1 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黍子受众面较窄、经济效益不高、地形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黍子种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为主,使得黍子生产不能形成规模,生产管理跟不上,产量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品质也难以保证。同时,小规模生产也不利于黍子生产机械的推广使用,更不能为黍子食品加工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保证。
2.3.2 建议 农业部门应合理规划布局山西黍子优势产区,建立区域性黍子生产基地,扩大黍子连片生产种植面积,推进黍子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在山区丘陵地区应提高节水种植面积,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并相应增加马铃薯和黍子套作区域,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黍子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2.4 黍子的病虫草害防治推广应用薄弱
2.4.1 存在问题 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黍子的产量和品质,其中,最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虫害主要有钻心虫、蝼蛄、蛴螬等,这些病虫害会直接损害黍子的健康生长,造成减产。但在黍子生长过程中,危害最大的还是黍子的伴生性杂草野黍子,它不仅会影响黍子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还易和栽培黍子自然杂交,造成良种混杂退化,严重时野黍子还可造成黍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10]。
2.4.2 建议 首先,农业科研单位积极研发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有效措施,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11];其次,农业推广人员须加强与科研部门的联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及时推广野黍子防除措施以及最新病虫害防治措施,切实指导农业生产,降低损失。
2.5 黍子加工产品及消费单一
2.5.1 存在问题 黍子是小宗作物,种植面积少,消费区域性较强,大众化程度低,所以,导致黍子的经济效益不高,对黍子产业化发展带动力不足;而且目前黍子加工及消费以原粮消费为主,产品单一,缺乏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延伸不足,商品程度低,流通性差[12]。此外,黍子大型加工企业少,小作坊居多,这就造成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黍子食品的口碑;虽然山西省有一些黍子加工产品,如忻州代县的黍子黄酒加工,河曲的炒米和酸捞饭等,但这些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生产也没有形成规模,不能有效带动黍子整体产业发展。
2.5.2 建议 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黍子及相关产品的推广宣传力度,扩大黍子的消费群体并大力扶持黍子相关产品的加工企业,建立起黍子产业供、产、销一体化流程,积极为农民拓宽黍子流通渠道,延伸产业链[13],稳定并扩大黍子收购规模,以提高农民黍子生产积极性,推进黍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黍子生产面积持续扩大,农机、农艺技术进一步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日渐凸现,新品种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与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技推广工作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但通过实际调研发现,还存在着一些切实问题影响着农业科研单位对农技推广、服务“三农”工作的开展。
3.1 部分科研人员生产实践经验不够
因为黍子在农作物生产中属于小宗作物,部分科技人员生产实践经验不足,对品种的认识、对病虫害的识别能力以及田间管理栽培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对黍子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农业科学研究目前还没有与市场需求完全接轨,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也只是与项目挂钩,与农民及农业市场联系不紧密,运行机制也没有灵活地与市场结合。
3.2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科研单位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大多是要靠农业科研单位来进行的。但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民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而且专属于黍子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及专门的配套机械应用研发远不如大宗作物的普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山西省山区丘陵地带较多,黍子生产大多属于农村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进程缓慢,使得黍子生产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14]。
3.3 建议
面对这种现象,首先,科研单位在平时学习及生产实践中应对科研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促使科研人员掌握黍子生产高产高效技术要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在备耕、播种、苗期、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育关键阶段,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政府部门也应提高对黍子生产的重视,鼓励并支持科研单位对于黍子高产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其次,农业科研单位一方面应注意在立项选题时要注重农村生产实际及市场经济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机制上,实行示范户典型示范、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辐射的方式,提高技术培训力度,突出科技示范户的应用,加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从而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换[15]。
由此可见,以上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黍子产业发展,使得山西黍子生产优势发挥不充分,产业效益也得不到充分发展。所以,各地政府农业部门及农业科研单位应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山西黍子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黍子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利用如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等机会包装宣传山西黍子及相关产品,提高山西黍子知名度,拓展国内外市场,从而扩宽黍子产品销路;另外,加大资金投入,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黍子加工企业优惠和倾斜,吸引投资,引导企业再开发研制富有特色的黍子相关产品,从而有效提升黍子加工产品知名度,使得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同时也要利用好农业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植黍子的积极性。再通过利益的实现,促进各地区黍子集中连片种植,使黍子生产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也应积极推进黍子良种繁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及配套农机研发工作的进行,不断为黍子产业化发展提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也能进一步降低黍子生产成本,提升黍子产业经济效益,振兴山西黍子产业。
[1]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5-47.
[2]李占成.山西高寒区黍子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J].农业科技通讯,2016(5):179-181.
[3]李占成,李玮,李海.黍子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20-121.
[4]杨如达,杨富,李海,等.山西省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4(5):11-12.
[5]付勇斌,许建铭,奚玉银,等.冀北黍子产业生产概况及发展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4(8):56-58.
[6]李海,谷茂.黍子新品种晋黍5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5):41-42.
[7]胡兴雨,王纶,张宗文,等.中国黍稷核心种质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08(11):3489-3502.
[8]贾存青,刘如魁.黍子抗旱保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9):31-32.
[9]陈明江.丘陵山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途径探讨 [J].农机化研究,2017(1):10-11.
[10]杨富,杨如达,李海.晋北地区糜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4):213-215.
[11]邱德文.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发展战略浅谈[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5):88-92.
[12]门果桃,陈强,范挨计,等.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79-82.
[13]乔志军.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路 [J].作物杂志,2013(5):25-28.
[14]曹晓宁,王君杰,王海岗,等.糜子栽培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79-81.
[15]吕珂,徐世艳,杜鹃,等.影响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环境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0):308-310.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Millet Industry in Shanxi
YANGFang1,YANGRuda2,LIHai2,FENGMeichen1,WANGChao1,YANGWude1
(1.Collegeof Graduat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2.Instituteof the Cropsin High Latitudeamp;Cold Climate Area,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atong 037008,China)
Shanxi,located in the Loess Plateau,is dry climate and low rainfall,so it is typical of dry farming town.Shanxi's climate and soil conditions are very suitable for planting millet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and short growth period,and millet is also an important food crop in the northwest of Shanxi province,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grain produc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and theexistingproblemsof Shanxi'smillet industry,and proposessomedevelopment suggestionson solvingthis problemto promote thehigh yield and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Shanxi'smillet industry.
millet;industrial 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Shanxi
F326.11
A
1002-2481(2017)12-2013-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7.12.28
2017-07-16
杨 芳(1991-),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作物生态与信息技术。杨武德为通信作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