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薛俊龙,田林君,张国权,王国艳,张李俊,刘一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依靠良好的疫苗和完善的免疫程序,病毒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而细菌性传染病尤其是鸡沙氏门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由于抗生素可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从而忽视了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综合防控,加之临床抗菌素的不合理使用日趋严重,其已成为目前影响养鸡业最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1-3],近年来呈现扩大流行的趋势。
为了解山西省鸡沙门氏菌病流行情况,本试验对相关媒介材料和有代表性的养鸡场进行了鸡沙门氏菌病病原、传播途径等的分离、调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科学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1.1.1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SS琼脂、营养肉汤、三糖铁培养基、微量生化鉴定管,均购自杭州天和生物制品公司。BP增菌液和亚硒酸盐增菌培养基(SF)基础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2 鸡沙门氏菌因子血清 它购自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090201。
1.1.3 药敏纸片 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噻呋、大观霉素、复方磺胺、新霉素,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批号为20090722。
1.1.4 试验动物 1日龄蛋公雏(经平板凝集反应检测,鸡白痢和副伤寒均为阴性的种鸡蛋孵出的雏鸡)购自山西省军区种鸡场。
1.1.5 菌株分离材料 山西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浓缩饲料、全价配合饲料;部分种鸡场2008—2009年正值生产的种鸡泄殖腔棉拭子;部分种鸡场2008—2009年正值生产的种鸡所产种蛋;部分种鸡场周龄内的父母代雏鸡;部分种鸡场、规模化商品鸡场鸡舍地面和饲槽等环境;周龄内疑似鸡沙门氏菌病死亡的临床病例。
1.1.6 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平板凝集试验抗原 它为北京中海动物保健科技公司生产,批号为200801。
1.1.7 被检血清 选自山西省境内7个父母代蛋种鸡场,5个规模化商品蛋鸡场。
1.2.1 分离材料的采集
(1)选择山西境内销售的鸡用浓缩饲料和全价饲料适量,于无菌包装袋中,尽快送往实验室。(2)选择山西省规模化父母代种鸡场,对不同批次正值生产的种鸡,以每批10只无菌采集泄殖腔棉拭子。(3)无菌采集来自不同祖代鸡场的周龄内父母代雏鸡泄殖腔棉拭子。(4)选择有代表性的种鸡场和商品蛋鸡场,无菌采集鸡舍地面和饲槽的样本。具体方法是:在被选择的鸡舍地面和饲槽各选2个点,每点为5 cm×5 cm的正方形(规板),以灭菌的棉拭子蘸取BP前增菌液,在采样点5 cm×5 cm的地面或饲槽上,滚动涂擦2次后,剪断棉拭子手持端,使其落入试管的增菌液中[4]。(5)选择部分种鸡场的新鲜种蛋,实验室无菌条件下取其卵黄0.5mL。(6)无菌操作采集疑似鸡沙门氏菌病死亡的雏鸡肝组织或胆囊,冷藏保存,3 h内进行培养分离。
1.2.2 实验室分离培养
(1)将1.2.1的浓缩饲料、全价饲料,泄殖腔棉拭子,地面、饲槽棉拭子,种蛋卵黄经过24 h,37℃恒温BP前增菌培养,接种于SF增菌液中24 h,无菌条件下接种于SS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2)将死亡雏鸡的病变肝组织或胆汁,无菌条件下接种于SS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
1.2.3 分离菌的培养特性 挑取SS琼脂培养基上呈灰色、圆形、中心带黑色的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营养肉汤等培养基中,37℃培养24 h,观察结果。
1.2.4 分离菌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
1.2.4.1 形态及生化试验 按常规方法进行形态结构与染色特性观察;用分离菌的纯培养物进行糖发酵试验、靛基质试验等生化反应。
1.2.4.2 运动性试验 以灭菌的接种针蘸取细菌的纯培养物,垂直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柱内,置37℃恒温箱内培养18~24 h,取出观察。运动性的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生长,使培养基变混浊;无运动性的细菌只沿穿刺线生长,周围的培养基仍保持澄清。
1.2.4.3 血清型鉴定 挑取典型三糖铁培养物进行沙门氏A-F多价O诊断血清、O单因子血清玻片凝集反应,并设生理盐水为对照进行观察。
1.2.5 动物感染试验 1日龄雏鸡130只,随机分为13组,第1~12组皮下接种培养18 h分离鉴定的沙门氏菌肉汤培养液0.2mL;第13组用同样的方法接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6 h观察发病和死亡情况,并记录到24 h。
1.2.6 药敏试验 按WHO推荐的Kir-by-Baner方法进行[5]。
1.2.7 抗体检测方法 采用平板凝集试验,按常规方法进行[6]。
2.1.1 分离菌的培养及形态特性 共分离培养鸡沙门氏菌媒介材料及病理材料961羽份,详细结果列于表1。
BP增菌液有菌株生长,一般显示淡黄色混浊。SF增菌液有菌株生长,培养液多呈现红色并混浊。SS琼脂上菌落呈灰色、边缘整齐、多数菌落的中心带有黑色。SS琼脂上的可疑菌落三糖铁(TSI)琼脂培养特性为:底层变为黄色,斜面维持原有的红色,有的菌株培养基中有黑色硫化氢产生,有的菌株培养基底部高层有气泡产生。同时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培养结果为:液体均匀混浊,不形成菌膜或菌环。半固体培养结果为皆无运动性。三糖铁琼脂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表1 沙门氏菌分离培养情况 羽份
2.1.2 生化鉴定 对TSI琼脂培养基上符合沙门氏菌生长特征的177株菌中的91株做生化鉴定(饲料4株、环境3株、成鸡拭子8株、种蛋7株、种雏拭子20株、病料49株),结果列于表2。
表2 91株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被检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皆符合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但其中菌株对麦芽糖、卫矛醇、山梨醇、H2S的反应无论是同一种媒介材料和病料,还是不同的媒介材料都无规律。以菌株对麦芽糖生化反应为依据,区别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即发酵麦芽糖的为鸡伤寒沙门氏菌,否则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本研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占68.13%,鸡伤寒沙门氏菌占31.87%。
表3 20株分离菌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
2.1.3 血清型鉴定 将三糖铁培养基上的177株菌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阳性诊断血清进行玻板凝集反应,结果全部呈阳性凝集,并且大多呈强阳性凝集,盐水对照凝集反应为阴性。对其中20株(饲料1株、环境1株、成鸡拭子2株、种蛋2株、种雏拭子6株、病料8株)进行了抗原血清型分析,结果列于表3。
2.1.4 雏鸡感染试验结果 各组在皮下接种6 h后,部分鸡出现不同程度精神萎顿、嗜睡的临床病症,到24 h可见部分死亡,详细情况是:饲料组(第1,2组)3只、5只;环境组(第3,4组)4只、5只;成鸡拭子组(第 5,6组)2只、4只;种蛋组(第 7,8组)5只、5只;种雏拭子组(第 9,10组)5只、7只;病料组(第11,12组)8只、9只;盐水对照组(第13组)0只。死亡鸡肝脏皆分离出了与接种菌同样的沙门氏菌。
2.1.5 20株分离菌药敏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分离的20株鸡沙门氏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噻呋的敏感率为100%;对卡那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70%~90%;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0%;对复方磺胺的耐药率为90%。
2.2.1 7个种鸡场血清学调查结果 表5显示,被调查的山西省7个具有代表性种鸡场的37 554只在最佳的检测日龄,鸡白痢、鸡伤寒检出阳性数为962只,占被检数的2.6%。种鸡场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为47.8%,最低的为0.2%。
表4 20株分离菌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表5 种鸡场血清学调查结果
2.2.2 11个鸡场商品蛋鸡血清学调查结果 表6显示,11个被调查的商品蛋鸡场,在最佳的检测日龄,2 441只被检鸡中鸡白痢、鸡伤寒阳性数为396只,占被检数的15%。商品蛋鸡场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为35%,最低的为10%。
表6 商品蛋鸡血清学调查结果
(1)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种病)一直是鸡的重要传染病。本研究通过对鸡沙门氏菌可能存在的媒介材料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被分离的媒介材料中皆有鸡沙门氏菌病病原菌的存在,主要以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为主,血清型为09和012。这为从生物安全技术方面有效控制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2)媒介材料中3日龄内的父母代种鸡泄殖腔分离阳性率为20%,这应该是鸡沙门氏菌病传入山西省并造成蔓延的重要原因。提醒广大养殖者选择无鸡沙门菌病的祖代或父母代种鸡场引进雏鸡;父母代鸡场应切实做好鸡白痢和鸡伤寒的临床净化工作。
(3)父母代种蛋的分离阳性率为15%,饲料中致病菌的分离率约为5%,环境中为1.9%;病鸡的阳性率为81%,成年鸡肛拭阳性率为5.7%,这些媒介是沙门氏菌病在山西省水平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饲料原料中病原菌的控制,严格鸡舍的消毒、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加强亚健康鸡的预防和治疗。
(4)鸡沙门氏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一致,不仅是由长期的某种药物选择压力所致,而且更多的情况是来源于细菌间耐药质粒的转移及多重耐药性的影响,且随着孵化雏鸡而迁移[7-8]。因此,根据试验结果,在科学用药的前提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防治鸡沙门氏菌病可首选阿米卡星、头孢噻呋、新霉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尽可能避免使用耐药率较高的复方磺胺、氨苄青霉素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应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使用。
(5)本试验调查的种鸡场和商品蛋鸡场涉及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长治市、吕梁市、太原市、晋中市、忻州市养鸡业较发达的地区,结果可以代表山西省的普遍状况,共检测父母代种鸡37 554羽份,平均阳性率为2.6%,最高达到47.8%,母鸡阳性率最高24%,虽然低于毗邻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平均阳性率13.6%,最高92.31%[9],但也远高于国家规定的种鸡场鸡白痢和鸡伤寒阳性率0.2%的标准,说明山西省的鸡白痢、鸡伤寒的感染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种鸡场污染严重。所以,种鸡场鸡沙门氏菌病的净化迫在眉睫。调查显示,商品鸡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种鸡,平均为15%。究其原因,经种鸡场的垂直传播是关键,最根本的是商品鸡饲养者对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意识不强,兽医卫生、防治措施不力。
[1] 周廷宣.后备种鸡血清中沙门氏菌病抗体的检测 [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87.
[2] 王贵升,田夫林,陈静,等.山东省规模养殖场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家禽科学,2007(5):11-13.
[3] 方平,杨永莉,杨宝,等.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肉品中的沙门氏菌[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71-76.
[4] 傅先强,刘占军.养禽场禽病检验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5] 马兴树.禽传染病实验诊断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8-109.
[6] 程安春,汪铭书,汪开毓,等.现代禽病诊断和防治全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89-90.
[7] 刘业兵,张文龙,潘志明,等.陕西关中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1999(2):7-9.
[8] 张秀珍.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43-345.
[9] 申之义,李利萍,张庆华,等.内蒙古地区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家禽,2000(10):33-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