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彝良奎香梨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时间:2024-05-25

李 红,杨忠庆,陈丽萍,潘曾荣,陈吉祥

(1.彝良县发界街道经济发展中心,云南 彝良 657601;2.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彝良 657600;3.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云南 昭阳 657000;4.彝良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彝良 657600)

彝良县奎香乡曾有近百公顷梨树,品种以柿饼梨为主,曾享誉全县,且在昭通市内也有比较好的市场。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管理不善,特别是梨锈病的传入,给了奎香梨一个致命的打击,为保护地方性优良品种,笔者通过调查,特对梨锈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方法做一些阐述,希望能够对彝良奎香梨的恢复性发展提供帮助,也希望能够为其它梨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梨锈病又称之为梨赤星病,在中国多数梨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郊结合部附近区域危害较重[1]。曾经的奎香乡有梨园,也有柏树,但没有梨锈病的病原,病害没有发生,后来从外地引进了新的柏树和梨苗,带进了病原,由此,病害开始发生,并由于防治困难和防控的缺失,使得病原不断累积,特别是在遭遇春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的情况下,病情更加严重,给生产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1 病害症状

1.1 在梨树上

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新梢和幼果。叶片受害,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粒点,即性孢子器,潮湿时,溢出淡黄色黏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对应的叶背面组织增厚,并长出一丛灰黄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果实、果梗、新梢、叶柄受害,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毛状物。

1.2 在转主上

桧柏植物染病后于次年3月,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可见红褐色、圆锥形的角状物(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为橙黄色舌状胶质块,随后,在适宜的温度下产生担孢子传播形成对梨树的危害[1]。

2 病原生理

2.1 分类地位

引起梨锈病的病原菌在病原微生物分类上,属于菌物界担子菌门冬孢纲锈菌目胶锈菌属的真菌梨胶锈菌(Gymnos porangium haraeanum Syd.)。

2.2 寄主范围

梨锈菌主要危害梨树,其次还可以危害木瓜、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在该锈菌的生活史中,需要转主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松柏科的桧柏、欧洲刺柏、南欧柏、高塔柏、圆柏、龙柏、柱柏、翠柏、金羽柏和球柏均为其转主,其中以桧柏为最主要的转主寄主。

2.3 形态特征

病原菌的菌丝在寄主病组织的细胞间隙中蔓延,无色,多分枝,以吸器插入寄主细胞内吸收水分、养分。在受病部位的正面产生性孢子器,在其背面或附近产生锈孢子器。在病菌的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其中冬孢子和担孢子在转主上产生,锈孢子和性孢子在梨树上产生,而且侵染的主要是梨树的幼嫩组织。

冬孢子,病原菌的冬孢子角初为扁圆形,后逐渐伸长呈楔形或圆锥形,干燥时栗褐色,吸水后湿润,变成带柄的橙黄色胶冻状,适温下产生冬孢子,冬孢子为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具长柄,双胞,偶有单胞或3胞,黄褐色,外表具胶质。

担孢子,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呈花朵状,当温度适合时,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到梨树的幼嫩组织上,如嫩叶、新梢和幼果,担孢子萌发后直接侵入危害。

性孢子,病菌在叶片正面栅栏组织中产生性孢子器,凸出表面呈葫芦或烧瓶形,内部产生性孢子,性孢子无色、单孢,纺锤形或椭圆形,性孢子和蜜汁经过昆虫传播至异性的性孢子器受精丝上受精,雄性核进入受精丝后形成双核菌丝。

锈孢子,双核菌丝向叶背发展,在叶背面或在幼果、果梗、叶柄、嫩梢上产生锈子器,锈子器丛生,裂开后散出锈孢子,锈孢子呈细长筒形,锈孢子近球形,单孢,借风雨传回转主桧柏,萌发侵入桧柏新梢,以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次年3—4月菌丝体形成冬孢子角,菌丝体在桧柏上可多年生,所以,带菌的桧柏可以成为多年的侵染源。

2.4 适宜环境

梨锈菌生长的适温为5~30℃,最适温为17~22℃,该温度下最适合其侵染危害,同时,最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其中:冬孢子萌发适温8~28℃,最适温17~20℃;担孢子萌发侵入适温15~23℃,最适温15~20℃,在25℃以上不能形成侵染;性孢子萌发适温15~23℃,最适温17~22℃;锈孢子萌发适温10~27℃,最适温27℃左右。总的来看,梨锈病属于偏低温病害。

2.5 侵染循环

春季,当柏树萌芽后菌瘿开始活动,4月中旬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并降雨5 mm以上时,桧柏上越冬的冬孢子角吸水膨胀胶化,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梨树的幼嫩组织(展开的幼叶、嫩梢或幼果)上,萌发出芽管侵入引起病害。病害发生后,在叶片正面产生橙黄色斑点,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微凸起,蜜黄色,潮湿时流出淡黄色黏液———性孢子,不久后,在叶片的背面或果实嫩梢的病部产生灰褐色的毛状物,成熟后先端破裂,散出黄色的锈孢子,传回转主,侵染桧柏的嫩叶或新梢,形成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

3 发病条件

3.1 转主寄主

梨锈病病原菌具有转主寄生的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树木上越冬,才能完成其生活史。若梨园周围方圆5 km范围内没有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则梨锈病一般不会发生。

3.2 气候状况

在春季梨树萌芽展叶时期,如有降雨,温度适宜,利于冬孢子萌发,则就会有大量的担孢子飞散传播,发病必然重,此时的风力和风向都可影响担孢子与梨树的接触,对发病轻重有很大关系。如果3月上中旬的气温高,冬孢子成熟早,冬孢子成熟后若雨水多,冬孢子萌发而此时梨树尚未发芽,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就没有侵染梨树幼嫩组织的机会,发病就轻。若梨树发芽前天气干燥,气温又较低,冬孢子未萌发,而在梨树展叶后气温升高,雨水偏多,冬孢子大量萌发,则梨锈病的发生就重。所以,2—3月的气温高低,3月下旬至4月下旬雨水的多少,是影响当年梨锈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

3.3 病菌基数

在梨树附近有桧柏、龙柏等树木存在的情况下,如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树上的越冬病菌基数大,初侵染源充足,梨锈病发生就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

3.4 品种抗性

梨的不同品种,对梨锈病的抵抗力有明显差异[2],彝良县的主要品种如柿饼梨,以及黄皮梨、藤梨均较感病。

4 发病规律

4.1 以担孢子传播危害

梨锈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枝上形成菌瘿越冬,翌春3月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侵染梨的叶片等,但不再侵染桧柏。

4.2 主要在嫩叶期侵染

梨树自展叶开始到展叶后20 d内最易感病,展叶25 d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经6~10 d的潜育期,即可在叶片正面呈现橙黄色病斑,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

4.3 病菌无再侵染过程

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器,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侵染梨树,而是借足风力传播到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嫩叶和新梢上,萌发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年春季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又借风传到梨树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桧柏等。梨锈病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产生担孢子传播侵染梨树。

4.4 孢子传播距离有限

梨锈菌的担孢子寿命不长,一般,传播距离约在3~5 km,或更远,但这与风力、风向、地势等有一定关系。

4.5 病菌传播途径单一

以多年生菌丝体在转主寄主中越冬,次年3月形成冬孢子角,遇雨萌发形成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梨树上,后期形成的锈孢子不再危害梨树,而随气流转至转主寄主上越夏和越冬。

病害发生的轻重与转主寄生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直接有关。此外,还与梨树萌芽展叶期降雨量的多少和品种的抗病性有关[1]。

5 防治措施

5.1 清除转主寄主

清除范围,清除梨园周围直线半径3~5 km内所有的桧柏、龙柏等柏科植物,这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

清除方法,如是梨园在先的,为了产业的发展,应该在初春前砍伐其周围及其种植范围内的柏科植物,特别是那些既无经济价值也无观赏价值的林园柏科、风景柏科;若是梨园在后的,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到其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植物的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若数量较多而不能清除的,则其附近不宜种梨树建梨园。

5.2 铲除越冬菌源

作业时期。在梨树发芽前,即每年的3月上中旬或5月中下旬,对梨园及其周围的柏科植物进行喷雾处理,消灭或削弱越冬越夏菌源。

使用药物。一是石硫合剂,在植物休眠期喷4°~5°、生长期喷0.5°石硫合剂;二是用4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或32%苯甲嘧菌酯1500倍液;三是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3%戊唑醇1200倍液,40%戊唑·咪鲜胺1200倍液喷雾防治。

铲除方法。对梨园区及其计划范围内的,未能清除的柏科植物进行喷防,采取飞防为主,人工喷防为辅,两者结合与弥补的方法,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菌源。特别是要发挥飞防的优势,利用无人机进行定点识别、查打一体,覆盖性喷防。

5.3 梨树喷药防治

喷药时期。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或零星初见病斑时进行,即梨树萌芽至展叶后25 d内,或开始展叶至5月下旬期间。

喷药药物。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40%腈菌唑 4000倍液,25%咪鲜胺 800倍液,25%三唑酮800~10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 800倍液,40%苯甲嘧菌酯 2000倍液,43%戊唑醇 1200倍液,12.5%烯唑醇3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进行防治[3]。

喷药方法。一般需要连续喷药2~3次,即展叶初期喷1次,随后每隔10~15 d后再喷1~2次。以利用无人机进行喷防为主,人工喷防相互配合。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此外,梨树对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的灭多威、氧氟沙星类敏感,应注意避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