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施甸县姚关镇农业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4-05-25

范左涧,左必武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陕西 西安 712199;2.施甸县姚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施甸 678201)

姚关镇位于施甸县南部,距县城20 km,东连昌宁县湾甸傣族民族乡,西和甸阳镇五福菖蒲塘毗邻,西南与万兴乡黑龙潭接壤,南和酒房乡摆田村、旧城乡松坡村交界,北接甸阳镇凤鸡寨,地处横断山脉的云岭中南段,碧罗雪山南延尾翼山地峡谷区,为古湖盆地,地理坐标为东经 99°14′,北纬 24°36′;最高海拔2402 m,最低海拔780 m,平均海拔1780 m,全镇属半山半坝区;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099 mm,为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国土总面积195.2 km2,山区占94%,坝区占6%,森林覆盖率53.5%。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159个村民小组,108个自然村。截至2021年总户数11982户,总人口39594人。人民群众收入主要以生猪、肉牛养殖,烤烟、蔬菜、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1 姚关镇农业生产概况

2021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85.87 hm2,实现粮食产量1.84万t;烤烟种植面积625.8 hm2,产量1431.6 t,烟叶收购量1285 t,实现烟叶税86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达699.93 hm2,产量14486.1 t;甘蔗种植面积 126.87 hm2,产量 6274.5 t。

农业产业持续壮大,食用菌、水产品、蔬菜、腌腊食品等特色农产品销路逐步拓宽。镇内凯禾农业、康汇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姚关山邑湿地、杨梅园、蓝莓园、橘园等“农旅一体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三产融合力度明显增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姚关镇逐渐形成了“坝区莲藕种植、水产养殖休闲观光农业带”“低热河谷特色果蔬农业带”“南部冷凉山区果蔬农业带、畜牧产业带”的产业发展格局,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2 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灾害能力低

姚关镇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坝区镇,南片村远离城镇,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多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烟水配套、土地整治、水利基础设施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使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全镇仍有大部分耕地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以及水库库容总量的限制。部分渠道常年失修,堵塞严重,输水能力不足,无法保证有效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灾害能力仍然较弱。如姚关镇南部山区陡坡村、雷打树村、瓦窑村不同程度存在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情况,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不高,同时,山区道路规格低、道路窄,养护经费长期投入不足,频现塌方,雨季山洪顺路流下,交通安全隐患大。

2.2 农业生产成本与产出不成正比,缺乏推动力

传统农业生产收益低,近年来蔬菜等农产品受疫情及国际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持续低迷。而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2019年末以来,养殖业方面,由于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民从事生猪养殖热度高涨,带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成本骤增,伴随着2021年末生猪价格下跌,而成本不减,农户利润大幅降低。同时在种植业方面,包菜、西兰花、萝卜等蔬菜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极大影响了农民积极性。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与农业生产收益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缺乏有力推手。

2.3 传统产业占比大,结构难优化

长期形成的以玉米、烤烟等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内部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可开垦土地接近极限,基本无开发潜力。而且山区占94%,农用坡地开发受到水资源分布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有效利用和土地产出严重不足,产业挤压耕地空间,导致产业争地的矛盾日趋突出。人多地少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劳动力季节性需求不足,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且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劳动技能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2.4 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融合度不高

镇内仅有康汇、凯禾等两家农业龙头企业,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加工转化能力弱,产业链接松散,缺乏高端产品,还未形成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业附加值低。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看似数量众多,实际上大多层次较低,管理水平落后,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竞争能力弱,甚至存在不少空壳、僵尸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2.5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亟待加强

一是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缺乏既懂理论、又懂经济、又有实践经验和操作熟练的科技人员。二是科技投入不足。由于镇财政困难,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科技推广条件差,推广手段落后;在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上缺少必要的扶持,致使一些前瞻性科研项目滞后,科技创新不足,农科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农户培训不到位;科技措施和服务到位率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直接约束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振兴

结合姚关镇实际,聚焦产业良性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工作,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实,进一步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巩固好传统产业、发展好新兴产业、培育好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建成“坝区莲藕种植、水产养殖休闲观光农业带”“低热河谷特色果蔬农业带”“南部冷凉山区果蔬农业带、畜牧产业带”三个产业带。进一步依托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启动“姚关坝善洲田园综合体”规划编制,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行政村和美丽村庄,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3.2 扩大产业规模,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围绕“姚关田园观光经济带”“南山冷凉山区经济带”“低热河谷经济带”三大产业带发展思路,探索建立新的现代农业基地,打造山区产业新亮点。一是夯实农业基础。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实粮食生产安全,粮食种植稳定在3908 hm2左右,产量达1.9万t以上,蔬菜种植666.7 hm2以上。巩固提升烤烟、生猪、肉牛等传统支柱产业,实现生猪出栏11万头以上,肉牛出栏4000头以上,推进生猪和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全力构建生猪和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二是打好“绿色食品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提高管理人员经营管理水平。打造观光籽莲、生态鱼虾、热带水果、山区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康汇食品、凯禾农业等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升级产业发展效益。继续培育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集体经济和特色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商标注册与品牌创建,抓好“绿色食品”品牌培育,逐步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

3.3 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

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为指引,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是抓项目”的鲜明导向,以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区为核心,编制并实施一批可行性高、有政策支撑、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重点改善田间机耕道路和农田水利,加强低产田改造,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农业产业振兴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方能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和质量。

3.4 精准选定农业产业项目,力促一村一品

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大户的各自功能,加快培育适应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提高“一村一品”发展组织化程度。一要突出地方特色,选好优势发展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围绕“三个产业带”建设,姚关镇北片区域主要以山邑湿地为核心,大力发展籽莲种植和水产养殖;以杨美寨村、摆马村、河尾村和大岭岗村为主的低热河谷区域,主要发展冬早蔬菜、沃柑、晚熟芒果、坚果、甘蔗等特色经济作物;以雷打树村为主的南部山区,主要发展夏季补淡蔬菜和畜牧产业;二是利用好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善洲红色教育文化、传统腌腊食品文化、山邑湿地物候自然资源等,开发乡村旅游潜力,带动腌腊食品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布局,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拓展社会化服务,促进全镇农业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3.5 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模式发展产业,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孵化平台,运用财政资金不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或种养大户,通过补助资金或配套提供农户部分种子种苗(畜)、肥料(饲料)等方式,以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同一产业的模式,实现组团式发展;二是优化合作社发展模式,利用基层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在充分整合社员的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基础上,引入产业发展职业经纪人进行谋划、筹备,健全生产制度,对接好销售和加工渠道,多点发力,延长产业链。同时完善合作社社员联动监督惩罚机制和分红机制,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三是强化信息平台运用,以“互联网”“微信”和“抖音”等信息平台为切入点,通过对接农产品上行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发展。

3.6 加强人才引进,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要着力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下功夫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积极引进高层次农业技术人员,选派优秀干部、青年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创新涉农人才培育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结合自身要求,主动联系和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员工和基地产业工人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素质。支持地方高校、职业院校教育培训资源下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涉农专业人才,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三是要组织产业能手、农村经纪人、致富能手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具备条件的农民群众发展电商,走线上线下结合的路子,创新农业经营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