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掌控技术,还是被技术掌控

时间:2024-04-24

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互联网巨头们的发言不出意外开始刷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上午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称,未来三十年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而将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国家和年轻人。百度CEO李彦宏则在下午表示,移动互联网风口已经结束,未来不可能出现独角兽,“未来的机会在人工智能”。

李彦宏基于自身企业立场的产业分析,同马云更趋宏观的趋势判断并不在同一维度,但两人从不同层面谈及的“未来”问题,倒值得细细品咂。互联网行业素来酷爱谈论未来,今天也没有人会否认,互联网作为“全球基础设施”的地位,将在未来进一步巩固。但具体的未来“属于谁”,又“不属于谁”,却不仅是互联网行业,而是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课题。

談论互联网,最绕不开的无外乎技术。一轮轮的技术革命带来了互联网的高度发达,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则不断开拓出新的疆域,在相当程度上解放了人的传统劳动。也正因此,互联网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转逻辑。

对人而言,任何技术所提供的,本来都是一门工具,就如麦克卢汉所说,是“人的延伸”。相应的逻辑,自然是人掌控技术。然而,技术的发展程度往往超越人的想象,甚至在一些方面,技术已经是“人的替代”,不再只是“人的延伸”。而人的能力却随着技术发达而不断退化,以至于原本掌控技术的人,到头来却被技术所掌控。

这些弯弯绕绕的道理,归纳起来便是马云在开幕演讲中的一句话:“机器变成人,人变成机器。”“人变成机器”,也即人格的物化,19世纪、20世纪的思想家早已有了大量阐释和批判。“机器变成人”,则更多要拜人工智能所赐。李彦宏说“未来的机会在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令人称奇的进步程度,并且将进一步升级下去——AlphaGo的棋艺已经赢了李世石,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也日趋清晰,新闻界出现的“机器人写作”已经急坏了不少新闻人。很多人开始追问:当机器进一步“聪明”下去,我们的饭碗会被取代吗?

显然,机器或者说技术的一个内在逻辑,就是不断地升级迭代。而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下,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将越来越强,自然也会越来越聪明。但技术进步是否必然导致人“越来越笨”?在技术面前,人类应当安之若素,还是保持警觉?

大量传统产业和行业在互联网出现后遭到颠覆甚至毁灭,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传统行业的运转逻辑能够被互联网技术掌握,行业自身又不求突破创新,被取代便是必然的事。人也一样。在人工智能时代,但凡能够被抽象成算法的工种,最终都可以被机器所替代,连吟诗作赋都已经有了专门的软件,利用算法随机组合出的诗,还颇有点儿“现代派”的味道,那些本身就属于机械重复、不带创造性的劳动,当然难有活路。

这是技术的可怕之处,但强大的技术并非无以对付。一般的诗歌、小说、新闻甚至“10万+”的微信文章,只要有套路,便都可以交给软件来组合。但机器的十四行诗总写不过莎士比亚,杂文应该也比不上周树人。个中差别,就在一种更近“人性”的因素上。人的劳动可以被技术取代,但人在劳动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价值,譬如深层的情感、思想洞见、现实关怀和创意,这些机器尚且不能或永远不可能取代的因素,恰恰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

技术席卷的时代,如果不重视这种“人的价值”,而陷入盲目的技术崇拜,那么人在安享技术红利的同时沦为附庸,是再自然不过的趋势。而扭转这种趋势,靠的便是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尽量“去技术化”——不是不要技术,而是更强调人的特点、个性、特别需求,更尊重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便是马云说的,未来以创造为中心,需要的是“把一切标准变成非标准,变成个性化”。归根到底,人掌控技术,而不该由技术掌控人。如果人类还需要“安身立命”,就当在互联网时代保持这样的清醒。

话题似乎扯得很大了,但其实不难理解。某种程度上,基于互联网提出的这一命题,针对的不只是互联网问题。看看我们身边,面向未来的教育,已经做到尊崇“人的全面发展”了吗?与人的创造性活动相关的政府监管,又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标准为本”?这些背后,其实都是一个“谁掌控谁”的问题。

(摘自《解放日报》朱珉迕/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