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杨 婧 李春华 姜秀丽 穆丽光 乌力吉向昌林 张书理 鲍伟东*
(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2.内蒙古巴林右旗黄花治沙林场,大板,025150;3.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板,025150;4.赤峰市林业局,赤峰,024000)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标为118°18′~118°55′E,43°59′~44°27′N,保护区面积10.4万hm2,平均海拔1 000 m以上,属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年平均降水量约400 mm。于2001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属于大兴安岭南段山地,是草原向森林、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过渡的地带,又是华北植物区系和兴安岭植物区系交错的地带,也是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动物区系相互渗透的汇聚区[1]。野生动植物构成具有明显的交汇特点,是研究生物多样性长期动态对人类干扰与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区域。
在保护区1999年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开展了野生动物多样性普查,记录到野生哺乳动物37种、鸟类150种、爬行动物7种、两栖动物3种[2-3],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II级重点保护物种26种,2006年开展的补充调查又发现了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4]。作者于2007年开始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动态进行监测研究,通过前期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的了解[5],监测对象涵盖陆生脊椎动物的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在保护区尺度上对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和兽类在其主要分布地开展专项监测调查,以期为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有效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野生动物监测覆盖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全境,根据野生动物分布特点,以及能够开展外业工作的环境条件,选择山脊和林间能够行走的小道设置调查样线,并在动物主要分布栖息地设置调查样方,安放红外相机,弥补无法开展样线调查遗漏的空缺。按照选定的样线和样方,以步行方式(1~1.5 km/h)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记录前方和两侧观察到的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物种、数量,观测距离以能够辨别动物种类为准,同时记录样线左右2~5 m内观察到的兽类动物足迹、粪便等活动痕迹信息,并在这些位置寻找动物的捕食或啃食痕迹、毛发、蹭迹等,确认动物种类、数量[6]。对鼠类利用夹捕法进行广泛调查[7]。同时,参考国家林业局《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ghy/s/z99/content-199128. html),以及环境保护部颁布的野生动物监测行业标准(http://kjs.mep.gov.cn/ hjbhbz/bzwb/index_6.shtml)规范调查方法。与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种类的比较参考内蒙古动物志[8]、近年来内蒙古鸟类新纪录的解析[9],与大兴安岭地区鸟类的比较参考东北地区鸟类及其生态学研究[10]。
本项目从2007年6月开始,持续到2017年6月,较为系统地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动态开展了监测研究,新发现保护区分布哺乳动物7种,鸟类98种,内蒙古鸟类新纪录2种,内蒙古蛇类新纪录1种。
监测记录到哺乳动物6目16科44种,其中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猞猁(Lynxlynx)、兔狲(Felismanul)、斑羚(Naemorhedusgriseus)、马鹿(Cervuselaphus),斑羚还被列入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保护。种类最多的是啮齿目(Rodentia),有5科20种,占保护区哺乳动物种数的45.4%,其次是食肉目(Carnivora),有3科11种,占保护区哺乳动物的25%,其余类群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代表动物有蒙古兔(Lepustolai)、猞猁、亚洲狗獾(Melesleuculus)、马鹿、狍(Capreoluspygargus)、斑羚、野猪(Susscrofa)等,哺乳动物中有37种属于古北界,3种为广布种,4种为东洋界,明显以古北界种占优势,表明只有能够适应保护区寒冷冬季的物种才能稳定存活。
相比1999年保护区记录哺乳动物,本次监测调查增加了7种,2007年新增加2种鼠类:长尾仓鼠(Cricetuluslongicaudatus)和北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2010年新发现3种蝙蝠:中华鼠耳蝠(Myotischinensis)、大耳蝠(Plecotusaustriacus)和东方蝙蝠(Vespertiliosinensis),均在以往未曾关注的废弃防空洞内栖居,可见,随着调查力度和范围的加强,对于翼手目(Chiroptera)物种多样性未来还有增加的可能。2010年春季发现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兔狲,该物种是典型的干旱草原猫科动物,应属于向保护区扩散的个体,需要在后续调查中加强监测。2016年5月当地居民将捕获的1只西伯利亚旱獭(Marmotasibirica)送交保护区管理局,并介绍说附近还有一些个体活动,表明这一典型草原啮齿类动物也出现了分布区向森林景观扩展的趋势。
在监测期内记录到鸟类物种235种,分属19目48科,占内蒙古鸟类物种数(494种)的47.6%,占大兴安岭地区鸟类物种数(456种)的51.5%,显示出保护区具有较高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内蒙古鸟类新纪录为:丑鸭(Histrionicushistrionicus)和灰蓝姬鹟(Ficedulatricolor)。相比1999年首次科考及2006年补充调查时记录的153种鸟类增加了98种,使得保护区境内所记录鸟类物种数达到251种。新增加的种类包括目(Podicipediformes)3种,鹳形目(Ciconiiformes)4种,雁形目(Anseriformes)18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和隼形目(Falconiformes)9种,鸡形目(Galliformes)1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26种,鸽形目(Columbiformes)2种,鹃形目(Cuculiformes)1种,鸮形目(Strigiformes)1种,啄木鸟目(Piciformes)2种,雀形目(Passeriformes)31种,与水环境直接有关的种类(目、鹳形目、雁形目、鸻形目)多达50种,可见,随着保护管理力度的加强,水库及其附近湿地已成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候鸟迁徙停歇点。同时也有16种没有在本次监测中发现,如草鹭(Ardeapurpurea)、小白额雁(Ansererythropus)、黄脚三趾鹑(Turnixtanki)、灰鹤(Grusgrus)、毛腿沙鸡(Syrrhaptesparadoxus)、蓝翡翠(Halcyonpileata)、三宝鸟(Eurystomusorientalis),以及9种雀形目种类,值得进一步关注。
在现有235种鸟类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种类3种:黑鹳(Ciconianigra)、金雕(Aquilachrysaetos)、大鸨(Otistarda),国家II级重点保护种类39种(鹰类18种、隼类7种、鸮类6种、其他8种),中国特有鸟类4种,占保护区鸟类的18.3%,另有1种游隼(Falcoperegrinus)和35种鸟类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II保护的种类,还有许多鸟类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可见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在保护鸟类多样性与珍稀物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监测期间发现2处黑鹳繁殖巢址,其中1巢于2012年出巢幼鸟4只、2013年产卵5枚、孵化1只雏鸟,另外1巢于2014年出巢3只幼鸟、2015年孵化4只。监测期间未发现金雕的繁殖巢址,但秋季均可见3~5只个体活动,属于2个家庭群。大鸨在保护区为繁殖鸟,2011年4月监测到15只、7月为5只;2012年4月为8只、5月为20只,发现1处巢址,其中有3枚卵,被捕食动物损坏;2013年5月为12只、7月发现2只已能行走的雏鸟;2014年4月为31只、5月为3只;2015年5月为10只。
本次监测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6科、13种,其中两栖类占内蒙古自治区两栖动物种类的33.3%,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河流湿地环境,春季降雨后临时积水的河沟也为两栖类的繁殖提供了场地。爬行类占内蒙古自治区爬行动物种类的35.7%,相对于保护区的面积显示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本次监测所发现双斑锦蛇(Elaphebimaculata)为内蒙古蛇类分布新纪录,分别于2007年8月、2008年8月、2009年10月和2010年10月采集到标本。随后多次在保护区内发现该蛇种,2013年7月6日发现1条雌蛇,体全长760 mm,尾长156 mm,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周后(13日)产卵7枚,卵呈乳白色,椭圆形,长30~35 mm,直径20 mm。经1个月自然孵化,育出7条仔蛇,体全长183~240 mm,均原地释放。
赤峰锦蛇(Elapheanomala)和乌苏里蝮(Gloydiusussuriensis)为保护区分布新纪录,赤峰锦蛇记录于2015年8月防火检查站草地环境,仅观察到一次,可见该物种的数量并不多。乌苏里蝮见于2007年7月,随后多次在保护区发现。13种两栖爬行动物中仅有双斑锦蛇属于东洋界分布型,可见,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特点较为单一。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部森林生态系统与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带,植被类型多样,随着保护力度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本次监测历时10年,发现了多种以往没有记录的新物种,体现出生态环境改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哺乳动物扩展了分布范围,如兔狲和西伯利亚旱獭由草原向森林扩展,3种蝙蝠的发现则显示随着调查空间的扩大,会有更多新发现。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哺乳动物的监测将有助于了解分布区变化及新纪录物种的生存状态。在调查期间未能见到达乌尔鼠兔(Ochotonadauurica),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退化草地[11],随着保护区植被条件的好转,其适宜生存栖息地缩减,是否在本区仍有分布,尚需进一步调查。
监测结果表明,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历经10余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状态,一方面是由于加强了调查力度,扩大了覆盖面,有所新发现;另一方面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一些种类逐渐向北扩展,如内蒙古鸟类新纪录丑鸭和灰蓝姬鹟的出现,体现出气候变化对鸟类分布区的影响。但监测期间也未见到以往有记录的16种鸟类,这些种类大多为种群数量本身较少、或栖息地狭窄的鸟种,如稀有的小白额雁和三宝鸟、依赖湿地高草植被的草鹭、需要大面积开阔草地的灰鹤等种类。由于人为活动频繁、放牧家畜数量剧增、适宜生存面积不稳定,导致对栖息地有较大依赖的物种出现减少,毛腿沙鸡的消失则与持续暖冬有一定影响,不必向温暖的南部迁徙。但也可能遗漏数量偏少的过境旅鸟,需要在后续监测中对这些物种予以特别关注。
尽管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偏低,但新分布物种双斑锦蛇的存在似乎表明,保护区的变温动物具有其特殊性,进一步加强野外调查,明确重要物种的分布范围、适宜生境、密度动态,将有助于提出针对不同微生境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强化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将极大提高保护管理成效,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的长期稳定。后续监测工作已经开始,引入了非损伤采集动物粪样提取DNA技术,分析各类动物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并对重要保护哺乳动物,如斑羚、马鹿、猞猁等,开展个体识别和空间定位[12],从而深入了解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稳定的遗传学和行为学特征,为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