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探索

时间:2024-05-25

徐津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艺术乡建作为一种成功的经验被广泛认可,然艺术乡建的成功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专业人才的不足困扰了不少谋划开展艺术乡建的乡村。高校作为各类专业人才集聚之处,完全能够解决艺术乡建中的人才缺失问题,高校师生以实践教学模式参与艺术乡村建设正是实现两者合作共赢的有效方式。

1 关于艺术乡建

所谓艺术乡建,是指在中国的乡村建设中,利用各种一目了然、可知可感的艺术形式书写乡村情感故事,恢复乡村文化记忆,借此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投入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1]。目前,这是乡村复兴中被普遍关注的途径与方法。艺术乡建最突出的两个作用,即是乡土文化传承和当地经济振兴[2]。中国社会文明的根基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国民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与历史,那么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最有助于我们寻祖归根,实现中国文明的重构与复兴,或许正是艺术。艺术的形式表达具有强烈感染力,足以唤醒乡村沉睡的传统文化,拯救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遗产,进而重构乡村文明,实现乡土文化复兴[3]。这是艺术乡建的文化价值所在。

立足于乡村自身条件,借助艺术的影响力、当地民众的智慧、政府的政策保障、社会的资源支持四者的有机结合打造乡村艺术和文旅服务产业,发展乡村经济,使之成为吸引外出年轻人回归的磁场,这是激发乡村生命力的根本之路。艺术在其中,无疑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艺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能够为乡村聚集人气和拓展思路,是乡村经济振兴的有力外援[4]。

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正是通过艺术乡建实现乡村复兴的成功案例。越后妻有曾经是日本的农业繁盛、人口密集之地,盛产越光米和吟酿清酒。20 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越后,前往大城市追寻自己的梦想。这片土地逐渐被悲伤与凄凉笼罩,农田渐渐荒废,村里的老房子一间间破败,人口老化,儿童数量逐年递减,学校开始关闭,老人们都觉得孩子们再次回到越后应该是为他们举办葬礼的时候……幸运的越后妻有等来了艺术家北川富朗,2000 年在这里诞生了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趋之若鹜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每三年一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在越后200余个村落的乡村山野间进行艺术创作,一些关闭的校舍和废弃的房屋被改造为美术馆、艺术空间、旅店、餐厅、大学活动中心等功能性空间。尽管每一届开展只有50 天,但这短短数十日的热闹让宁静的山野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村民们渐渐找回了在这里生活下去的感动与希望。艺术节结束后,易于保留的艺术作品会留存于山野间,成为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渴望回归自然和朴实生活的城市游客也会在平时前来度假,旅游服务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这也吸引一些外出的年轻人开始回归乡村,为越后妻有的复兴与传统文化的延续注入了生命力。

中国很多乡村正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常被称为“空心村”,谁能够让艺术以切实而适宜的方式走进这些逐渐衰落的中国乡建,带动它们焕发生机,正是目前我国艺术乡建的一大痛点。在高校中,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许多专业长期需要开展实践教学,其中以建筑、艺术、设计、资源环境、公共管理等专业的需求最为迫切,艺术乡建对于专业性参与者、倡导者的缺乏恰好与之吻合,因此完全能够为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平台。

2 高校在艺术乡建中的实践内容

2.1 乡村手工艺的创新再设计

乡村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我国大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全球化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冲击下日渐凋零,对乡土文化和乡村记忆的延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文化自信的主张下,复兴传统手工艺无疑正是树立乡村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乡村手工艺的复兴,并非是对传统手工艺的简单因袭,而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传统手工艺的形式、生产方式和应用,需要借助外部的专业力量得以实现。

与此同时,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设计本身正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与科研中积极探索的内容与方向。秉承着对乡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或以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探索乡村手工艺新的表现形式;或利用现代加工工艺探索乡村手工艺的量产方式;或借助新型材料更新传统手工艺的感官和使用体验;或为其注入新的功能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这些都将成为高校师生在艺术乡建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5]。

乡村手工艺的创新再设计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通过成功的乡村手工艺产品设计与推广打造艺术乡村特色,进而带动乡村艺术加工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2.2 艺术乡村的差异化品牌打造

在目前政策的推动下,乡村艺术建设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其结果只会是建设出来的艺术乡村千篇一律,最终丧失其艺术吸引力,失去复兴文化、振兴经济的动力。因此,高校师生在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乡村的艺术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打造艺术乡村的差异化品牌形象为目标进行艺术介入实践。

艺术乡建中,艺术之于乡村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输入乡村,塑造艺术乡村形象,借此打造乡村艺术文旅服务产业,发展乡村经济。这一类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前文提到的日本越后妻有,通过艺术家策划创作的“大地艺术祭”,使乡村生活充满艺术吸引力,吸引游客前往,刺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吸引外出的年轻人回归从事文旅服务业,激发乡村的生命力。艺术输入型乡村,一般自身传统艺术资源相对较少,较难借助传统艺术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留住本地人口。高校艺术专业师生需要协助乡村进行适合当地条件与人文背景的公共艺术创作、艺术展演开发等艺术介入形式,打造时尚化、个性化的艺术乡村形象,开发相关文创产品,设计文旅发展路径,进而实现乡村经济的复苏。

另一类则是乡村输出艺术,生产传统艺术产品,创立乡村艺术产业,实现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当地民间艺人和普通村民的民生问题,推动乡村发展。被誉为“中国剪纸第一村”的河北蔚县南张庄村是全国最大的点彩剪纸专业村,该村以点彩剪纸艺术为产业,向市场进行艺术产品输出,不仅推动村子的经济发展,还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到村里的剪纸加工厂工作,同时村政府修缮剪纸老艺人故居、兴建剪纸体验馆、改造乡村民宿,借助文旅服务业改善村民民生,是艺术输出型乡村的成功代表。当然,这一类的乡村,一般自身有着独特而优质的传统艺术资源,但在我们数量众多的中国乡村中占比较少。因此,高校师生更适合协助乡村进行传统艺术产品的创新研发、乡村艺术经济格局的再规划、乡村艺术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周边文创产品等工作,帮助村民将乡村艺术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当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2.3 乡村环境的艺术改造

乡村环境的艺术改造,是高校建筑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专业师生能够深入参与的实践内容,可以从传统民居的改造与公共艺术的介入两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建筑是农耕文明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在乡村建设中,高校师生可以对传统民居进行梳理、分析,协助村民进行有计划的保留、改造、活化,打造以传统建筑艺术为特点的乡村艺术名片。

在很多乡村可以看到一些经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仍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或是大户人家的民居,或是大姓宗族的祠堂,这些精美的建筑遗存不仅是建筑艺术领域的宝贵财富,也是当地人的空间回忆。它们本身书写着乡村的历史,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如何运用建筑专业知识对于这些优质的传统建筑遗存进行保留与活化,保持它们乡村精神的物质核心地位,据此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艺术吸引力,是建筑专业师生进行艺术乡建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一些现代化程度相对不足、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乡村,甚至可以发现大片村民正在生活和使用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形式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贵内容,但确实又与现代舒适生活有着一定的功能差距。对于这些宝贵的传统民居,环境设计专业的师生更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才能。传统民居建筑形制、视觉符号的保留,延续了当地的空间记忆,也让来访者容易被当地独特的建筑人文景观风貌所吸引。在建筑内部,通过空间格局调整、功能增补、采光通风等物质条件改善、现代生活设施加装等手段,使传统民居能够承载现代生活内容,让当地人享受到更舒适的生活方式,进而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的建设中。

公共艺术的介入是艺术乡建的实践中常常利用的方法,如上文中提及的日本越后妻有正是通过乡村中的公共艺术创作、公共艺术节为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增添更具文化引力的艺术内容,吸引外来游客,并进一步借助旅游经济吸引外出的年轻人返乡。高校艺术专业的师生能够利用原创的公共艺术作品创建新的人地关系,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和经济振兴助力。

成功的公共艺术营造,必然会为乡村带来住宿、餐饮、公共空间的改造与再造需求。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有大量不伦不类、千篇一律、缺乏美学差异的现代乡村民居充斥着山野田间,不仅对乡村景观形态造成了破坏,也使得乡土文化的空间记忆逐渐消殆。这些民居中的一部分恰好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功能与形式改造的机会,协助村民对建筑功能进行再定位与再设计、对建筑立面进行传统符号的装饰、对建筑群落关系进行整体的格局改造,都将成为高校师生丰富的实践可能。

3 高校参与艺术乡建的原则

3.1 村民主体性原则

艺术乡建的主体是村民。因此,参与其中的高校艺术师生应该将自己定位于在地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学徒,与村民建立相互尊重与认可,平等对话,互为他者的乡建共同体关系。2019 年两会中,政协委员朱乐耕提出,“设计师或艺术家到乡村做建筑设计和环境规划及公共艺术创作前,一定要先做实地考察,而且要善于听取村民们的建议,重视前期论证工作,有条件也可以与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合作,梳理清楚所要改造的村落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以及文化习俗,对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再动工”。我们不难看出,高校艺术师生在乡村建设中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一样,同为村民的服务者,不能以精英自居,不能以艺术的单一视角全盘主导艺术乡建,需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意愿。与此同时,高校艺术师生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在文化冲击下渐渐丧失文化自信的村民缺乏主体性,完全按照村民意愿进行的乡建常常也会以失败告终,在这样的困境中师生们更需要通过平等的交往和深入的对话唤醒和培养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明意识,基于正确的文化导向实现艺术乡建行为向村民主导的转变。

3.2 艺术公益性原则

高校师生在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中,需始终坚守艺术公益的初衷和目标。艺术乡建中的参与,既是高校宝贵的实践教学机会,更是高校师生参与社会公益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乡建中的公益奉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农村振兴与社会进步自愿奉献自己的才华,推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和公益精神传播。

在艺术乡建中,高校师生可以尝试充当艺术公益宣讲者和多方权益协调者的角色,整合来自政策、社会、资本和村民的各方力量。一方面激发村民的文化权益意识,强化政府的文化与环境保护意识,和政府一起控制不良资本进村,合理规划和发展乡村艺术、文旅经济;另一方面影响和革新商业资本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思路,让进入艺术乡建的商业资本不仅创造经济利益,也能兼顾对在地文化、传统艺术、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多方合作原则

艺术乡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实践,而是关系乡村民生的实践项目,项目的实效性是开展实践的目的和标准。作为实践参与者的高校师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需要在前期对村民、政府、社会组织、投资企业等多方进行详细的走访、调研、分析,对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的推演、规划与设计,努力确保艺术乡建项目的实效性。

同时,高校师生也需要认识到,艺术乡建是一个关系到乡村振兴与村民民生的现实项目,受国家的政策与制度、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村民的社会关系等等诸多因素影响。艺术乡建实践项目的成功需要多重条件的合力,村民的主观意愿、高校师生的人力支撑、政府的政策与财政保障、公益组织的专业协助、企业的资源支持等等,离开了哪一股力量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因此,在项目实践中,与多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秉承多方合作原则,在艺术乡建的实践中积极沟通、平等对话,共同为项目的落地与成功运作贡献力量。

4 项目制实践教学+长期跟进的高校参与模式

艺术乡建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是对于高校师生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村民对实践成效的迫切渴望来说,每一个乡村的艺术建设项目仍需要考虑在较短周期内完成总体规划与设计,保证其得以尽快开展实施。因此,艺术乡建的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高校参与宜采用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将一个乡村的艺术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在调研、分析、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中,高校师生都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参与,根据项目的具体任务内容设置任务小组,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能力师生分布到具体的任务小组中,相互之间紧密配合。利用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中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的任务分解以及紧凑的进度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艺术乡建项目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与此同时,艺术乡建的执行与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根据项目执行反馈和政策、经济环境变化去不断修正、调整,直至其呈现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产生预期的文化、经济效益,艺术乡建的高校参与实践并非做完就走的普通设计项目,项目的执行与落实仍需要高校师生进行长期的跟进与反馈。在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团队的成员常因为课程和毕业发生较为频繁的变动,所以参与其中的高校教师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项目制“实践教学+长期跟进”的模式,我们大致可以将高校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调研分析与关系协调环节。正如前文所言,艺术乡建关系当地民生,因此前期调研格外重要。每个乡村都有其不同的人文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艺术资源,高校师生在查阅档案、文献的基础上,更多地需要进入村民中走访、交流,将言传口述的乡村历史、乡村文化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与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获得他们的信任与认可,这对激发村民的主体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项目的设计与执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目标定位与总体规划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高校师生根据上一阶段对乡村的背景条件、村民需求、政策扶持等具体信息的分析结果,设定艺术乡建的目标,根据目标进行艺术介入的内容、方式方法、进度规划。同时,借助科学的手段进行推演,对目标与规划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第三,项目任务分解与具体设计环节。在确保项目目标定位与总体规划可行的前提下,对艺术乡建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分解,选拔合适的师生、村民、志愿者组成不同的任务小组,开展各个任务的具体设计。在这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各小组之间的任务协作与进度协调,基于项目的总体目标与规划,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项目的具体设计。

第四,项目执行环节。项目执行环节的主体往往不再是参与艺术乡建的高校师生,而逐渐过渡为当地村民。在这一环节的前期,高校师生需积极与政府、社会组织、投资企业等进行沟通协调,为项目落实获取尽可能有利的外部资源条件,同时努力培育村民的项目主体性意识,帮助村民、村委会掌握项目的执行方法,熟悉项目的执行要求,以及应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当村民能够独立开展项目执行的日常工作时,高校师生就需要进行渐进式退出,将项目主体彻底让位于为当地村民。

第五,项目跟进环节。在项目顺利开展和高校师生撤离了一段时间后,负责该实践教学项目的老师仍需要定期与村民进行沟通,获取项目执行的反馈信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项目结果与预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时,甚至需要带领团队重新返回当地,进行项目设计的修正与再设计。

此外,在高校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关注集中式实践时间的安排与多学科师生的共同参与两个问题。

大部分高校和专业都是按照16周左右的时间设计教学周期,在一个教学大周期中既有专业课程,同时也有大量的通识课程,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教学周期中是很难有一段完整的时间扎根于乡村进行艺术乡建实践的。目前,也有不少高校和专业设置了二阶段教学环节和实践周环节,这些教学小周期的设置十分适合开展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内容环节,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前往省内较为偏远的乡村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而对于那些没有设置教学小周期的高校与专业,则可以考虑利用寒暑假或选择高校周边的乡村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

艺术乡建项目是一个知识交叉型的项目,因此高校在开展参与艺术乡建的实践教学活动时,也需要按照跨学科的思路进行规划,即将艺术学、设计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等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协调与融合,共同组成师生团队参与艺术乡建项目。在为项目提供充足的人才与知识技能支撑的同时,促进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项目制“实践教学+长期跟进”的高校参与模式,保证了艺术乡建项目的高效设计与执行,同时也为其长效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与保障。对高校而言,开展艺术乡建的参与实践教学同样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对时间、人员进行合理规划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对艺术乡建的实践参与深入而有效,获得预期的教学成效。

5 结语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然而缺乏专业人才的公益支持是艺术乡建的难点之一,高校师生以专业知识、公益精神参与艺术乡建,既为自身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又能够帮助村民获取文化复兴和经济振兴的机遇。这一双赢的实践模式,或将成为高校与乡村展开联系与合作最好的形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