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苏志国
摘 要:探讨土壤有机质提升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中采取的培肥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常规+秸秆造肥2000 kg/亩,常规+农家肥2000 kg/亩,这两个处理提升较大,分别提升0.0473 %、0.0453 %。
关键词:有机质;提升;土壤
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市土地面积46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0万亩,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其中,黑土面积占58 %。尽管伴随着栽培技术、配套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掠夺式经营,化肥的长期施用,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据统计,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38.8 g/kg下降到现在的26.7 g/kg,如此下去,导致土壤供肥能力下降,土壤衰竭,严重影响产量的提升。为此,采取措施,培肥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恢复地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吉单180。
1.2 试验地点及土壤状况
试验地点落实在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农户张玉文地,该地为黑土,中粘壤。秋季深松起垄,深松深度28 cm。
1.3 试验方法
采用大区直接对比法,设8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210 m2(70 cm垄,30 m长,10垄区)。
各处理施肥量为:
处理1(CK):常规施肥(亩施鲁西牌复合肥(12-18-15)20 kg做底肥施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20 kg)。
处理2:常规施肥+秸杆还田240 kg/亩
处理3:常规施肥+秸杆还田560 kg/亩
处理4:常规施肥+秸杆还田800 kg/亩
处理5:常规施肥(免耕区)
处理6:常规+秸杆造肥2000 kg/亩
处理7:常规+农家肥2000 kg/亩
处理8:常规+有机颗粒肥40 kg/亩
秸杆还田方式:在玉米出苗后,将玉米秸杆切成20 cm长段铺在垄沟,铺前进行化学除草。
2 结果分析
2.1 对构成玉米产量因子的调查分析
从对构成玉米产量因子情况看出:从株高、穗长、秃尖、百粒重等产量因子构成上,处理2-处理8均好于处理1(CK),其中,以处理6各性状表现为最好。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为:处理6>处理7>处理>处理8>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2-处理8与处理1比较,亩增产分别为57.8 kg、120.2 kg、35.3 kg、13.2 kg、143 kg、133.2 kg、125.2 kg,平均增产89.7 kg。增产率分别为9.37 %、19.49 %、5.72 %、2.14 %、23.19 %、21.6 %、20.3 %,平均增产率14.5 %。
2.2 对经济效益分析
从对玉米效益分析,收益最高的为处理8(常规+有机颗粒肥40 kg/亩),亩纯增收76.71元。收益由高到低顺序为:处理8>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7>处理1>处理6>处理4。
秸杆造肥80元/t,农家肥60元/ t,有机颗粒肥1600元/t,秸杆切断300元/t,趟地两次计24元。复合肥3000元/t,尿素1800元/t,玉米价格1.70元/t。
2.3 对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通过对土壤养分状况分析,有机质及全量养分有一定变化,与处理1原始数据比较,其它7个处理有机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处理2~处理8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0.0199 %、0.0203 %、0.0353 %、0.0238 %、0.0473 %、0.0453 %、0.0388 %。其中,处理6、处理7提升较大。
3 结论
通过试验研究,该试验中采取的培肥措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3.1 对构成玉米产量因子分析
采取提升有机质的培肥措施,均能提高产量,平均增产89.7 kg,平均增产率14.5 %。
3.2 对玉米效益分析
收益最高的为处理8,即,常规+有机颗粒肥40 kg/亩。说明,在提升有机质的培肥措施中,该处理效益最好。
3.3 对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处理2~处理8均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处理6、处理7提升较大,即,常规+秸杆造肥2000 kg/亩,常规+农家肥2000 kg/亩,分别提升0.0473 %、0.0453 %。说明,这两个处理培肥效果最好。■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