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5-25

张延斌

摘要:【目的】通過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提供建议,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带来的挑战。【方法】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库、国际清算银行官网、中国产业信息网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年度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将食用菌分为干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产品分别测算不同类别食用菌贸易差异性,探究我国与美国食用菌贸易的发展措施。【结果】自加入WTO以来,中国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由2010年的1837.00万t增至2018年的3842.04万t,其中2015年后增幅趋于稳定。中国食用菌目前以内需为主,出口潜力巨大,2011年之后由于美国设置的关税制度、反倾销政策及技术壁垒等贸易障碍减少了中国食用菌对美国的出口量,从2011年的79 t下降至2012年的3 t;2015—2016年,中国食用菌行业进行一系列质量管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及物流运输建设,促进了食用菌出口,2016年出口美国总量达435 t;在2017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出口美国总量回落至216 t。2010—2017年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被FDA通报食用菌不洁物、农药残留超标、标签信息错误、厂商信息错误共830起。实证分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量、美国国民收入对中国食用菌罐头和干食用菌出口美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食用菌出口价格、美国实施食用菌贸易摩擦手段、中美两国之间距离对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和干食用菌贸易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干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的影响程度体现出明显差异,中国食用菌产量对干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比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影响系数分别为0.901和0.137。中美货币汇率对干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呈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干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呈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291和-0.341。【建议】优化食用菌产品结构,通过深加工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增强我国食用菌出口竞争力;通过干湿搭配,轻重搭配,提高配载效率,在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及交付时间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构建食用菌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通过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完善食用菌质量标准体系。

关键词: 贸易摩擦;食用菌出口;美国食用菌市场;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S646;F752.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1191(2021)01-0261-08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edible fungi ex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market, provided th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edible fungi ex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Sino-US trade friction. 【Method】Based on the annual panel data of Chinas edible fungi ex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from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Database, Uncomtrade database,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ebsite and China Industrial Information Network,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edible fungi ex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using the improved extended gravity model, and divided edible fungi into dry edible fungi and edible fungi canin order to betterexplore the difference effect on the two types of product,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edible fungu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ince joining the WTO, the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18.37 million tons in 2010 to 38.4204 million tons in  2018, and became stable since 2015. Chinas edible fungi were mainly domestic demand, and the export potential was huge. After 2011, due to the tariff system, anti-dumping policy and technical barriers and other trade barriers from United States, Chinas edible fungi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reduced. Reduction from 79 t in 2011 to 3 t in 2012. During 2015-2016, Chinas edible fungus industry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mulated correspon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tandards and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ed the export of edible fungi.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reached 435 t in 2016.  In 2017, as Sino-US trade frictions escalated,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fell to 216 t.  From 2010 to 2017, Chinas edible fungus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were informed of a total of 830 incidents such as edible fungus uncleanness,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standard,label information errors, manufacturers information error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of the United State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of canned edible fungi and dried edible fungi in China. The export price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the trade fri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of canned edible fungi and dried edible fungi to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the influence on the export of dried edible fungi and canned edible fungi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had a greater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of dried edible fungi to the United States than on the export of canned edible fungi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 were 0.901 and 0.137 respectively. The exchange rate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rrency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of dried edible fungi to the United States, but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xport of dried edible fungi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 of 0.291 and -0.341, respectively. 【Suggestion】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dible fungi products, improve the added value of edible fungi products through deep processing, and enhance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edible fungi; improve the loading efficiency through dry and wet matching, light and heavy matching, minimize the logistics cost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delivery time of edible fungi products; establish 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edible fungi trade fri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ible fungi products through large-scale planting and fine management, optimize the edible fungi quality standard system.

Key words: trade friction; edible fungus exports; United States edible fungus market; gravity model

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7BJY088)

0 引言

【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对食物的健康和营养要求越来越重视,食用菌作为一种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食品,已成为人们食物消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食用菌产量大国,截至2019年食用菌总产量达3961.91万t,总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棉花、食用油、蔬菜和水果,排在第6位。在食用菌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食用菌以出口为主,2018年出口各类食用菌产品达70.31万t,主要出口国分布于欧盟地区的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秘鲁等,亚洲市场以日本和韩国为主。然而,近两年来随着市场的饱和、土地要素及劳动力的上涨,中国食用菌出口增速趋于平缓。2018年3月,美国通过贸易摩擦手段对中国出口商品施行商品关税,同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征收中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收关税政策。美国作为中国食用菌主要出口国家,其征收关税势必造成中国食用菌出口量下滑,且对食用菌产品及出口标准带来更大挑战,中美贸易摩擦的实施对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产品的影响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关于食用菌出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用菌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分析两个方面。对于食用菌出口影响因素分析,相关学者从成本和价格等内部因素对中国食用菌生产和贸易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发现中国的食用菌产量和出口贸易逐渐增长(曹佳等,2006),中国食用菌产业需调整生产和加工策略,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郭静利和郭燕枝,2008)。基于资源条件的约束下,实现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以此来健全食用菌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黄文清和张俊彪,2010)。基于全球贸易视角,竞争力是促进食用菌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薛龙飞等,2014),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竞争力明显(曾杨梅等,2016),食用菌出口产业规模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拉动的后期更强(刘妍和王哲,2018)。从经济角度看,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得国际市场出现复杂的形式,对食用菌价格及农业生产带来影响(胡立禄,2020)。根据贸易摩擦类型及产生原因(尹翔硕等,2007),贸易摩擦及SPS措施等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中国食用菌的出口,例如2018年8月美国贸易司发布对中国商品的500亿美元征税清单,对其所罗列的商品进行25%的附加税征收,9月美国贸易办公室继续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商品增加至10%的关税,随后在2019年5月10日将这2000亿美元的商品附加税增至25%。可见,美国贸易摩擦及贸易壁垒将给中国农产品带来不少的挑战。以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相关学者对中美摩擦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出现不平等的贸易摩擦因为美国违背国际贸易理论,限制资本及技术产品出口中国(于铁流和李秉祥,2004)。通过GTAP均衡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模拟,无论是对双方任意一方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弊大于利(李昕,2012)。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呈现出新的特点(刘红,2013)。刘武兵和李婷(2014)分析了中美水产品贸易摩擦情况,发现关税贸易壁垒是限制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通过贸易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发现,美国在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之前,可以获得短暂的社会福利,但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对两国经济都将产生消极影响(曲越等,2018)。中美贸易摩擦在农业领域分歧很多,而解决农业领域冲突不仅需要双方从大局出发,且需要审慎策略做好不同路径的应对方案,在中美经贸关系出现非常规性变化时,我国需坚持高质量发展,防范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推动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多元化(李国祥,2020)。【本研究切入点】关于食用菌进出口贸易的研究已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學者对中国食用菌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因素等研究较多,但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探究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文献研究较少,仅有部分学者基于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研究我国食用菌跨境贸易(张媛和曲朋飞,2020)。食用菌作为农产品征收关税对象之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商品关税将使得中国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必将影响中国食用菌的出口贸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发展现状和食用菌贸易摩擦及技术壁垒实施,借助扩展的引力模型将食用菌划分为罐头食用菌产品和干食用菌两大类别,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环境下中国干食用菌及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两类产品产生影响的差异性,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推动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提供理论支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 引力模型构建

引力模型是指在牛顿万有引力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进行双边贸易流量和流向验证的工具。贸易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现阶段主要使用的实证方法,最早由Tinbergen和Poyhonen将引力模型用于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其后,引力模型被广泛用于探究贸易摩擦对出口国的影响及双方贸易关系发展趋势。

引力模型假设两国间的贸易总量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基本方程如下:

通过设置不同解释变量的因素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为了更好地研究美国贸易摩擦设立的技术壁垒对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量的影响,本研究对传统贸易引力模型进行适当修正,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国家之间的贸易因素逐步减弱,本研究将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出口额设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并对其影响作了预期假设(表1):

(1)中国食用菌产量(OT)。在一般贸易引力模型中,以食用菌出口国的出口量表示食用菌的生产供给能力是常用做法,而中国食用菌出口占比低,用出口量并不能准确表示中国食用菌的生产供给能力,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食用菌产量表示食用菌供给能力更适当。

(2)食用菌出口价格(P)。变量食用菌出口价格为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价格。價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反作用于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引发供求关系的波动。食用菌出口美国价格是影响食用菌出口美国数量的重要因素。

(3)美国民众购买力(GNI)。现有研究通常以一国GDP衡量其进口能力,本研究模型中使用国民总收入(GNI)来测量民众购买力,更能直接反映美国民众食用菌消费能力。

(4)贸易摩擦实施手段(F)。本研究中涉及美国发起的食用菌关税政策、反倾销和技术壁垒为主的贸易摩擦手段,所以将美国提高食用菌进口食品安全标准关税政策、反倾销、技术壁垒数量作为食用菌标准化建设条件。食用菌标准化建设对于出口美国食用菌质量、产品结构及出口竞争力具有关键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数量。

(5)中美货币汇率(RT)。汇率变动会通过影响进口国的货币购买力影响进口数量,为了测量中美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还考虑了中美货币汇率变动对中国食用菌对美国出口额的影响。

(6)中美两国距离(D)。该变量用中国首都与美国首都之间的距离(公里数)表示,由于距离长短会直接影响到包括运输等在内的交易成本,因此在测量模型中把这一变量纳入考虑因素。

此外,本研究的模型中被解释变量还会受到诸如出口国气候、出口国对食用菌的需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难以测量并不易获取,为了简化模型,未考虑这些内在因素,仅将上述变量纳入模型,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

1.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实证分析所用数据主要来源如下:借助谷歌地图获取中美两国距离(北京至华盛顿)数据;从联合国粮农组织(Uncomtrade)数据库获取食用菌出口美国数量和价格及美国国民收入(GNI)数据;中国食用菌产量数据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国际清算银行官网获取中美两国货币汇率数据;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网搜集关于中美食用菌贸易摩擦相关数据。

研究对象包括食用菌罐头和干食用菌,分类依据中国海关编码(HS)。选择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由于联合国网站上显示的海关编码(HS)统计数据最早只能追溯到2008年,最晚截至2017年,数据可获得性限制了研究数据;其次,2008年暴发的经济危机是中国食用菌出口的一个拐点,之前呈稳步上升态势,在2008年出现拐点后又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因此,选择2008年之后数据主要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

1. 3 统计分析

运用Eviews 9.0对扩展的重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2 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 1 中国食用菌产量及出口市场占有率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出口量也随之增长。截至201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已成为国际食用菌产量大国,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70%。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总体来看,中国食用菌产量呈上升趋势,自2010年以来中国食用菌产量由1837.00万t增加到2018年的3842.04万t。但年增长不稳定,2011年相比2010年增幅最大,达36%,其次为2014年增幅达25%,2015年后增幅趋于稳定,以小于5%的速度小幅稳定增长(图1),说明中国食用菌产量日渐趋于稳定。

根据联合国交易数据库(UN Comtrade)得到的2010—2017年世界食用菌主要出口国出口额数据(图2)显示,随着国际间食用菌贸易竞争力的不断加大,波兰、爱尔兰和荷兰等国家在国际食用菌市场的生产和出口额占比较大,中国食用菌出口额占主要出口国总量不足1%,说明中国食用菌产品主要以内需为主,出口为辅,也意味着中国食用菌出口潜力巨大。尽管中国食用菌出口额总量低,但出口额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额为55.4万美元,2017年中国食用菌出口额达789.0万美元,年增长率达13%。相比较食用菌主要出口国爱尔兰和荷兰,尽管两国出口额总量大,但年增长率远低于中国,尤其是荷兰从2015年开始出口额呈现下降趋势,这从总体上说明中国食用菌出口竞争力在逐步提升。

2. 2 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美国贸易变化情况分析

2. 2. 1 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量变化 由于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食用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尽管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产出国家,出口却多滞留在亚洲市场。对美国市场的主要出口国为加拿大、印度、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其中,中国和加拿大占美国食用菌总进口额的60%左右。但中国出口食用菌数量在2011年之后大幅度减少,从2011年的79 t下降至2012年的3 t(表2)。美国进口食品要求与国内食品出口要求标准实施后,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出现低潮期,下降幅度巨大,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实行贸易技术壁垒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的实行,使得中国食用菌行业在这3年间面临出口美国贸易壁垒。2015—2016年,中国食用菌行业进行一系列质量管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及物流运输建设,促进了食用菌出口,中国食用菌出口额有上升趋势,可见美国设置的贸易摩擦性技术壁垒减少了中国食用菌对美国的出口量。但在2017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乃至农产品出口贸易都面临较大的挑战。

2. 2. 2 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障碍分析 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给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带来的巨大挑战,本研究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贸易障碍进行分析,以求试图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之策。概括起来,阻碍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市场的因素主要如下:

(1)关税壁垒。美国现行关税税则为自1990年开始使用的《协调制度》,也称为HS制度下的关税税则。在这种税制下,对于美国进口商来说,除了缴纳边境税,还需要缴纳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美国也制定有关税优惠制度,包括美国产品出口加工再进口商品和反映美国贸易政策的各项国际贸易协定。比如,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等都与美国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享受零關税出口美国,但中国仅能享受最惠国税率待遇,这就减少了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的竞争力。

(2)反倾销壁垒。如果一国产品出口价格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按照关贸协定都被认定为倾销。反倾销是进口国对涉及倾销的国外商品进入本国所采取的抵制举措。则是指对国外商品出口到本国市场所涉及的倾销采取的抵制措施。中国食用菌受到美国反倾销政策的抵制,主要归因于2个原因:一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二是中国食用菌产品确存在价格偏低现象,一方面,中国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廉,另一方面,中国食用菌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面对世界主要食用菌出口国家的竞争,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进入美国市场。

(3)技术壁垒措施。美国是目前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市场贸易体制健全的国家,出于对本国产品的贸易保护,其对自身食品安全及贸易保护相对发展中国家较高,通过政治因素及贸易收到对于各出口国商品标准逐步严格。关于贸易摩擦,WTO允许其成员国采用合理的技术壁垒措施,即在不影响贸易限制的情况下给予不同的进出口国条件。一般而言,技术性壁垒措施分为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措施和动植物与食品安全措施。美国是WTO主要成员国,而中国在2001年才加入WTO,与美国相比,欠缺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方面的经验。根据2010—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被拒原因的统计分析,技术性壁垒已经成为主要原因。

2. 2. 3 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被拒原因统计分析

近10年来,美国对食用菌及食用菌加工产品的需求量逐步提升,其对于食用菌的进口标准也逐步严苛。2010年美国对中国食用菌出口商品被拒统计共97项,到2013年增加至154项,随后美国对食用菌不洁物、农药残留等检测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也逐步提升,同时对食用菌商品包装标签和厂商信息标准进行多方面的规定,增加了食用菌出口难度。美国食用菌企业及进口鉴定机构形成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食用菌生产环节中混入异物,发霉变质等引起不当的二次污染是被拒中的主要对象。其次农药残留超标也是每年的高频不合格项目,中国食用菌出口质量标准应着重遵循食品卫生标准操作体系(SSOP),有选择性的使用食用菌农药种类,降低农药残留标准。基于WTO通报的食用菌技术性壁垒措施,参考美国食用菌企业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设置进口预警(Import alert)和自动扣留措施(Auto detainment)对中国食用菌出口产品进行拒绝入境。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网站得出2010—2017年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被FDA通报食用菌不洁物、农药残留超标、标签信息错误、厂商信息错误共830起(表3)。这些由于农药残留标准和不洁物等原因造成的食用菌出口美国被拒,自然也增加了中国食用菌企业出口检验和认证的费用,大大提升了食用菌出口美国的成本费用。

2. 3 中国食用菌出口美国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通过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食用菌罐头和干食用菌的面板数据取对数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分别见表4、表5。由表4可知,R2拟合度值为0.587,调整后的拟合度值为0.534,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调整值较一般,基本可以进行解释。其中,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美国的各变量显著性情况下,中国食用菌产量、美国国民收入、中美货币汇率对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贸易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而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价格、美国实施食用菌贸易摩擦手段、中美两国之间距离对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贸易产生负向的显著性影响。各系数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食用菌产量每上升一个单位,将带动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额的0.901%;当中国食用菌罐头出口价格每增长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额将降低0.873%;当美国国民收入上升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额将增加0.321%;当美国实施食用菌贸易摩擦手段增加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额将减少0.808%;当中美货币汇率上升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额将增加0.291%。

由表5可知,R2拟合度值为0.547,调整后的拟合度值为0.512,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调整值较一般,基本可以进行解释。其中,中国干食用菌出口美国的各变量显著性情况下,中国食用菌产量、美国国民收入对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贸易产生正向的显著性影响。而中国干食用菌出口价格、中美货币汇率、美国实施食用菌贸易摩擦手段、中美两国之间距离对中国出口美国干食用菌贸易产生负向的显著性影响。各系数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食用菌产量每上升一个单位,将带动中国出口美国干食用菌出口额的0.137%;当中国食用菌出口价格每增长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干食用菌出口额将降低0.986%;当美国国民收入上升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干食用菌出口额将增加0.879%;当美国实施食用菌贸易摩擦手段增加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干食用菌出口额将减少0.824%;当中美货币汇率上升一个单位时,中国出口美国食用菌出口额将减少0.34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量对干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两种不同食用菌类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郭静利和郭燕枝(200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研究发现在相同产量下干食用菌的出口增长率要高于食用菌罐头的出口增长率。这与不同食用菌类型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和物流成本不同有关,食用菌罐头作为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很容易受到货物运输及质量标准的影响,加之更高的物流成本导致中国食用菌罐头在国际竞争力处于低下水平,同时说明干食用菌易运输性在出口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实证结果中,贸易国之间距离对食用菌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对于相对笨重的食用菌罐头影响更大,也说明了在食用菌出口中物流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国祥. 2020. 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农业影响[J]. 东岳论丛,41(4): 17-25. [Li G X. 2020. The impact of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s on Chinas agriculture[J]. Dongyue Tribune,41(4): 17-25.]

李昕. 2012. 中美贸易摩擦——基于GTAP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11): 50-65. [Li X. 2012. The scenarios of Sino-US trade war: Based on the GTAP CGE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11): 50-65.]

刘红. 2013. 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原因分析——基于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视角[J]. 对外经贸实务,(8): 41-44. [Liu H. 2013. Analysis of the new trends and causes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ino-US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J]. 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8): 41-44.]

刘武兵,李婷. 2014. 中美水产品贸易摩擦分析[J]. 世界农业,(4): 99-102. [Liu W B,Li T. 2014. Analysis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 in aquatic products[J]. World Agriculture,(4): 99-102.]

刘妍,王哲. 2018. 食用菌出口结构与产业增长的互进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39(3): 55-63. [Liu Y,Wang Z. 2018. The mutual support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growth of the edible mushroom—Based on the VAR model[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39(3): 55-63.]

曲越,秦曉钰,黄海刚,夏友富. 2018.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与经济的影响——以2018年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5): 128-135. [Qu Y,Qin X Y,Huang H G,Xia Y F. 2018. The impact of China-US trade friction on Chinas industry and economy based on Section 301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hina in 2018[J].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5): 128-135.]

薛龙飞,李鹏,曹明宏. 2014. 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特征及波动原因分析[J]. 世界农业,(9): 115-120. [Xue L F,Li P,Cao M H. 2014.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dible fungus export trade and analysis of fluctuation reasons[J]. World Agriculture,(9): 115-120.]

尹翔硕,李春顶,孙磊. 2007. 国际贸易摩擦的类型、原因、效应及化解途径[J]. 世界经济,(7): 74-85. [Yin X S,Li C D,Sun L. 2007. Types,causes,effects and solu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s[J]. 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7): 74-85.]

于铁流,李秉祥. 2004.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 管理世界,(9): 67-72. [Yu T L,Li B X. 2004. Causes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s and solutions[J]. Mana-gement World,(9): 67-72.]

曾杨梅,张俊飚,程琳琳,何可. 2016. 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竞争力与贸易潜力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8-16. [Zeng Y M,Zhang J B,Cheng L L,He K. 2016. Analysis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trade potential of Chinas edible fungus products[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6): 8-16.]

张媛,曲朋飞. 2020. 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J]. 中国食用菌,39(6): 110-112. [Zhang Y,Qu P F. 2020. Risk avers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J]. Edible fungi of China,39(6): 110-112.]

(责任编辑 邓慧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