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叶金巧
(龙岩市植保植检站,福建龙岩364400)
龙岩市辖2 区4 县1 县级市,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和博平岭山脉之间,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2020 年,龙岩市水稻、蔬菜、茶叶、果树等农作物病虫属中等发生年份,各种病虫发 生 19.69 万 hm2次,防治 34.45 万 hm2次 。因指导防控及时,全年挽回粮食损失31 974 t,有效地保护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安全,助力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植保体系是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1]。根据省厅工作部署,龙岩市组织市县两级植保人员对管辖区内植保体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笔者依据龙岩市7 个县(市、区)植保体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龙岩市植保体系存在问题及困难,并提出加强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龙岩市植保植检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减灾稳产、农药减量、生态友好”目标,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指导辖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监测与防控;开展新农药、新机具的试验与推广;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做好农药零增长减量化工作;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根据“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开展农药使用单位和制种单位的安全抽检;开展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与防控;抓好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如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抓好宣传培训工作,提升科学防控和安全用药水平。以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目前龙岩市县两级植保系统设8 个法人单位,其中市植保植检站1 个,7 个县(市、区)各1 个植保植检站;总编制数为37 个,在岗人数24 人,其中市站编制4 个,在岗人数3 人。市县两级植保植检站在岗人员中,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含农学)22 人,副高职称以上 10 人,36~50 岁人员 10人,51 岁以上 14 人,35 岁以下空无一人。
辖区内有127 个乡镇,设农技站或农技服务中心127 个,在岗人员613 人,35 岁以下技术人员仅30 人,平均4 个乡镇仅1 名年轻的技术人员,乡镇农技站或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植保专业占比少。
近10 年,龙岩市平均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8.88 万hm2次,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44.23 万hm2次,防治面积70.88 万hm2次,在田间调查病虫草鼠害天数为693 天次,1 917 人次,发布病虫情报77 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示范26 个,开展技术培训班42 期,开展农药使用次数调查241次,田间指导6 418 人次,办理检疫审批132 批次。
自2017 年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实行以来,植保植检系统新增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农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等相关的工作任务。
市植保植检站仅4 个编制,在岗人员3 名,7个县植保技术人员仅19 人,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很难满足植保植检工作的需要。乡镇农技人员不仅要承担专业技术工作,还需承担包村等工作,无固定的植保员,队伍薄弱,工作开展难度大。
2020 年,全市植保系统40 岁以下人员(青年干部)2 人,40 岁以上 22 人(其中 51 岁以上 14人)。中老年技术干部占比91.67%,特别是长汀县植保站在岗人员3 人年龄均在51 岁以上。植保队伍已呈现青黄不接现象,老龄化严重。市县两级植保植检站在岗人员中,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含农学)22 人,副高职称以上仅10 人,且5 年内将陆续退休。
植物保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植物医生”需要通过不断的诊断积累才能形成,是真正为民解忧的职业。但是,当前机构改革中或因对植物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出现随意缩减编制和人员;植保植检站承担的行政事务增加,各项行政考核任务加重,植保技术人员无充裕的时间来研究专业技术,导致整体技术水平呈下降趋势。
目前,植保植检系统除需完成水稻、果树、蔬菜、茶叶等病虫测报,检疫、防控等任务外,还要完成如农药械信息管理系统、植物检疫信息化平台、福建省农业有害生物信息监测系统、全国农技推广网金农工程—植保统计平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等信息填报。平台多而杂,植保植检系统有限的人员不仅需要完成各平台的日常报表,还要应付其他各项考核工作,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近5 年,省及以上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的次数少,市县两级植保人员得到知识更新的机会少,走出去现场学习的机会更少。面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新品种、新病虫害的出现,植保技术人员明显力不从心,知识亟需更新。
植物保护技术人员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植物医生”,需要不断的下乡调查病虫害,以及不断的开展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才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真正为民解忧。但因工作经费少,市、县两级植保技术人员下乡次数受限,只能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不利于植保技术的发展,更不利于新兴产业发展。
市、县、乡三级党委和政府应认识到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重视植保工作,严格控制病虫草鼠为害,才能有效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真正做到增产增收。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遵从和参照国家、省植保系统的垂直管理,充实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到对应岗位,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至少应该配备1 名植保技术人员,才能将植保工作落到实处。
种植结构调整后,作物种类多,新增病虫种类也多,突发因素增加,监测难度大,植保测报工作量加大,同时新增农药等非技术性的行政管理和污染治理等工作越来越多,需要不断提高植保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除可采取在职进修或在岗培训的方法来提高植保人员的业务能力外,特别应针对新引进品种发生的病虫害以及常规作物上发生的新病虫害进行系统培训,这样有利于基层植保人员更好地服务农民,减少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
目前龙岩市植保系统副高职称人数少,占比低,并且市县乡三级农业系统职称编制数少,到农艺师基本封顶。按照龙岩市人社局2015 年出台的职称评聘文件,要求评聘结合,退休1 个评1个;且设置的高级职数比率低,大部分科站仅有0.8~1 个副高级职数,很多技术干部需要等到50岁才有机会参评副高级职称。按照现行体制,有的人到退休都没有机会参评副高级职称。因为没有足够的职位,业绩再突出也无法参评更高一级的技术职称,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建议职称评聘参考其它地市,鼓励技术干部认真研究专业技术,先取得更高一级技术职称,这也是对干部专业技术水平的认可。
市县两级政府要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植保部门开展新农药新机具的试验推广;同时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植物疫情、外来入侵生物等的监测与防控,如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的防控,确保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保障粮食及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