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贵州威宁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SWOT 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4-05-25

马 检,李顺雨,吴 超,谢 江

(威宁县果业发展中心,贵州威宁553100)

软籽石榴是石榴果中的珍品,其种皮革质化、种仁退化,可食率高,可加工,售价是普通石榴的2~4 倍,而目前我国软籽石榴品种占比不到5%[1],发展潜力很大。云贵高原海拔较低的小盆地均适宜种植软籽石榴,如云南会泽县的“娜姑石榴”,四川会理县的“会理石榴”,云南永胜县的“澄海石榴”,贵州盘州的“扶贫石榴”,贵州黔西县的“红宝石石榴”,贵州威宁的“日光城石榴”等[2]。威宁软籽石榴自2011 年引进以来,每年以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几年内已步入快速稳步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总面积接近6 667 hm2。

SWOT 分析法通过分析区域经济活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和所处环境中的机遇、挑战,可为制定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战略提供系统判断[3]。为更好地推进威宁软籽石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利用SWOT 分析法对该产业展开分析并就此提出发展对策,以发挥其产业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带动果农经济增长。

1 威宁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的SWOT 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适种环境

威宁位于贵州西北部,素有“南方落叶水果基地”的美誉。县域内大小河流交错,河有“四江之源”(乌江、横江的发源,牛栏江的东西源,珠江的北源)滋养,河谷热坝区域非常适宜种植软籽石榴。种植区域所在海拔1 400~1 700 m 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年均温16℃,年均日照时数2 000 h,无霜期220~280 d,年降水量800 mm,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光热、土壤各项指标均适宜软籽石榴的生长,独特的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威宁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1.1.2 便捷高效的交通和充裕的人力资源

威宁地处云贵两省交界,距毕节机场、昭通机场、六盘水机场仅1 小时左右车程;326、356 国道及内昆、贵昆铁路贯穿县境而过,开通有贵阳至威宁、重庆至威宁的客运专列[4]。一个机场、四条铁路、六条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正有序构建,威宁正在形成云贵川毗邻地区的重要交通城市,这为发展软籽石榴产业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全县总人口154.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左右,劳务成本相对较低,发展软籽石榴产业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

1.1.3 较好的产业收益

在威宁种植的软籽石榴表现出抗逆性强,早结果、丰产,果大、品质优,耐贮运等特性,进入盛果期后,收益在22.5 万~48 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威宁农业产业种植主要以马铃薯、玉米、烟叶、荞麦为主,软籽石榴作为高价值农产品,平均收益高出粮食作物10 余倍,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较好的产业收益正激发当地农户发展软籽石榴种植的热情,产业效益优势有望转化为威宁软籽石榴特色产业的发展动力。

1.2 劣势

1.2.1 栽培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威宁软籽石榴栽培由政府购买苗木按需发放,大部分是农户自行种植,小部分是公司或合作社自己种植,但因发展速度快,导致一部分种植区域内栽培管理经验和资金跟不上。一部分管理粗放的软籽石榴生长缓慢,最后出现不结果或产量较低、果品较差,在市场上不能出售或出售价格低廉,造成果农种植软籽石榴的信心受到打击。

此外,还有部分种植前几年没有见效益,导致果农间作了高秆作物如玉米、烤烟等。这些高秆作物若管理不当,则会与软籽石榴幼树竞争水分、养分,阻碍幼树生长,也会削弱其抵御病虫害、干旱、冻害的能力,从而影响到软籽石榴后期的产量及品质。

1.2.2 配套基础设施及采后加工滞后

威宁软籽石榴一部分种植区域由于水利、交通等生产条件比较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一些石榴园旱季甚至无水浇灌,这严重地阻碍并影响了产业快速发展。

虽然已有一部分经营主体参与威宁软籽石榴的种植,但采后加工经营的主体目前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更是罕见,这直接影响到软籽石榴种植效益的提升。

1.2.3 产业体系不健全

威宁软籽石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有限,除种植外,苗木繁育、产品分级、包装、加工、运输、贮藏、冷链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链环节缺失,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体系不健全。而具有信用、担保、融资、保险、电子交易以及网络远程销售等综合功能的现代果品市场与营销体系更是匮乏,专项产业政策与配套措施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发展处于自然与自发状态,缺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功能支撑与方向引领。

1.3 机遇

1.3.1 消费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

吃石榴不吐籽,软籽石榴颠覆了人们对石榴消费的认知。随着消费稳定增长、提质升级,软籽石榴因果大、籽粒绵软、口味清甜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威宁软籽石榴成熟之时恰好是中秋、国庆两大节假日,为应节和馈赠亲友喜庆、吉祥佳品,市场前景广阔,供不应求。栽培软籽石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5],是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小水果之一。

1.3.2 种植结构调整及稳定就业的需要

软籽石榴除了果实可以直接食用外,残次果也可加工成果汁和果酒。引进优异软籽石榴资源发展种植,可促进当地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农民也可以通过种植软籽石榴、开展相关产业社会化服务、走产业化之路,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安置和城镇下岗职工的就业,以及社会稳定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6]。

1.3.3 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

目前威宁软籽石榴适宜种植区域工业不发达,无“三废”污染,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自然清新,大气、水质、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优级标准,生产的果品属于天然的生态、绿色、安全、健康的优质果品。生态环境佳、紫外线丰富,病虫害率很低,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农药等施用对果品品质与安全的影响。此外,水肥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高达35.38 g/kg,有利于树势发育和根系生产。从生态效益上看,种植软籽石榴具有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的功能,符合生态可持续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威宁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立足生态立县的整体思路,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威宁县面对水质保护、转型发展等多重挑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产业作为结合点和突破口,确定了以威宁软籽石榴为主导的生态产业发展道路。

1.4 挑战

1.4.1 规模化生产不足

目前威宁软籽石榴种植多数是农户自种,小部分为经营主体种植,缺乏规模化生产,有些果农甚至是依靠固有的经验,这种种植方式是一些地方种植软籽石榴长期不见效的主要原因。规模化生产不足,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率低,无法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

1.4.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当地从事软籽石榴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少,整体科学素养亟待提高。软籽石榴产业在快速发展,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有效地指导产业的发展,这极大地限制了威宁软籽石榴产业的发展。

1.4.3 龙头企业和品牌效应欠缺

威宁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和合作社比较多,但目前专门从事软籽石榴生产的很少,更缺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发展。至今,软籽石榴种植经营主体和果农还没有找到可以抱团发展的品牌,且品牌意识也不强,存在仅仅宣传自己的产品好,甚至以次充好。

2 威宁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2.1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实现威宁软籽石榴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议将“小康水”与“水利三大会战”的行动计划作为行动抓手,因地制宜且实事求是地完成软籽石榴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加快以软籽石榴加工、商品化处理、储藏保鲜与绿色防控等为重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培育现代果品生产示范区。

2.2 加强苗木繁育,保障产业发展基础

建设优质的苗木基地是发展壮大软籽石榴产业的重要前提,可以先扶持有经验的经营主体建立规模化苗木繁育基地,并将无毒苗木作为积极推广的繁育品种。同时,对创办软籽石榴良种果树繁育基地的大户和企业,积极落实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贷款,帮助化解苗木基地建设所需资金紧缺的问题,为其发展壮大免除后顾之忧。

2.3 培引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做好招商引资,引进软籽石榴种植、加工、贮藏等相关企业,并通过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其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带领威宁软籽石榴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同时,支持和鼓励县内企业建好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树立以质量、规模、品牌来赢得市场和效益的长期发展思路,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4 打造区域品牌,全力拓展营销

依据威宁软籽石榴独特的地域性以及生态栽培区的表现,做好外观、内在特征描述,作为地域品牌特征,着手打造“威宁软籽石榴”区域品牌。通过打造“威宁软籽石榴”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当地软籽石榴产业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组建好县、乡、村三级软籽石榴专业销售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果品销售组织“对接市场、服务果农、联系政府”的纽带作用,实现从田间地头的摊点式营销向市场型营销转变。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让软籽石榴经纪人全覆盖自然村,销售大户覆盖重点村,软籽石榴适宜区营销组织覆盖乡镇。同时,大力推进农社、农企、农超相互对接,积极开展窗口直销、产地销售,采取电子商务、农超对接、边贸交易、出口外销、仓贮期货等方式逐渐提高果品的外销能力,做好“互联网+果业”的发展。

2.5 建立培训机制,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以软籽石榴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相应培训机制,强化软籽石榴生产管理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要灵活运用各类人才培训方式,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软籽石榴专家、学者到种植基地进行讲学、培训,并为发展建言献策、“把脉问症”;或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自主培训与委托培训相结合,加大对从业者的培养。通过紧扣全县软籽石榴产业需求,不断扩大培训规模,逐步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的基层专业人才队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