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草莓育苗基地
广西兴安县地处北纬25°18′~26°55′、东经110°14′~116°4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极端高温38.5℃,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1842 毫米,年无霜期293 天以上。在兴安县进行草莓育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势,相比北方没有明显的冰冻阶段,定植时间早,母株、子株营养生长时间长,相比南方其他地区育苗又具有足够的低温、短日照,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兴安县开展草莓育苗已有近30 年历史,但是随着年限的增长和品种抗性的不断减弱,当地草莓育苗也是越来越困难,主要是炭疽病、叶斑病、枯黄萎等病害发生严重,带来了产量偏低、品质不高等一系列生产问题。为了提高草莓苗繁育质量和效益,笔者采取控氮增磷、钾,适当提早母株定植时间,提高定植密度等措施,增强草莓植株抗病性,经过7 年育苗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将具体技术总结如下:
草莓由于具有连作障碍,上茬的草莓根系分泌物对新种草莓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尽量选用前茬为水稻的田块作育苗地,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能排能灌、交通方便,且远离污染源。育苗场地周围最好没有同类易感染炭疽病、叶斑病的作物,如西瓜、西红柿、葡萄等。
在整地作畦前,视田间恶性杂草发生情况,先用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除草。10 天后,选择晴好天气,每亩施入商品有机肥200 千克,平衡型复合肥(纯氮∶氧化钾∶五氧化二磷= 15 ∶15 ∶15)30 千克,均匀撒施后用大型旋耕机先整体旋耕1 次,再结合整厢旋耕1 次。旋耕次数过多容易造成土壤过细,后期反而板结。按照畦宽1.2 ~1.3 米、畦沟宽50 厘米的规格整成畦,然后人工开好排水沟,让沟沟相通,并把畦面整成龟背形,盖好地膜备用。
选用优质脱毒种苗作母株是生产优质草莓生产苗的关键,一般从正规、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引进,最好是引进带基质的原种苗,可减少一代感染土传病害的机会,而且生长势强,不用假植,成活率高,但是一定要把穴盘带来的原有的基质抖掉,多年的经验表明,原有的基质养分含量高,容易造成徒长,导致抗性减弱,而且过多的基质造成透水透气性不好,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如果选用祼根苗则需要假植。一般在3 月中下旬前将购回的脱毒裸根苗按照20 厘米×15 厘米的规格在育苗地附近或育苗地里进行假植,假植育苗地一般选择从未种过草莓的地块,购回的草莓苗用亮盾1000 倍液浸泡1 ~2 分钟后假植,有利于预防根腐病、灰霉病,提高成活率。
3 月底到4 月初,视天气情况,将母株进行带土定植。假植母株定植前先在苗床浇水,以利于带土移栽。定植密度根据抽生匍匐茎能力的强弱和土壤肥力水平而定。一般行距70 ~80 厘米,株距40 ~50厘米。定植前进行植株处理,摘除衰老叶、病叶等。定植深度为“深不埋芯,浅不露根”,根系直立于定植穴并压实,可使根系舒展,促其活棵和正常发育。栽后立即浇1 次透水,及时扶正倒伏苗,掩埋裸露的根系,及时扒开埋心苗。
1.去除花蕾。母株出现的花蕾必须及时完全去除,以减少营养消耗,利于子苗的发生与生长。
2.摘除老叶与病叶。随着新叶的生长,母株下面的叶片不断衰老、黄化,要经常不断地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般子苗保留4 ~5 叶。
3.压引匍匐茎与子苗定植。一般第一批发出的匍匐茎不要,更有利于母株健康生长,利于子苗集中抽生,便于集中管理。每株母苗有3 ~4 个匍匐茎便可留作子苗,逐步揭开地膜并对发出的子苗重新均匀摆放种植,让其及时扎根成苗,以免形成浮苗。
4.清洁田园。结合摆苗、摘叶,同时进行松土、除草,把摘除的病叶、老叶、杂草带出田外烧毁,减少病虫害传播机会。
1.浇水。草莓根系分布浅,吸收水肥能力较差,地上茎叶簇生,蒸腾作用强,由于兴安春夏雨水较为丰富,露天一般不用怎么浇水,在遇到特别干旱的时候,隔5 ~6 天灌1 次水,但有沟深1/3 的水即可,不可大水漫灌,更不可串灌。
2.施肥。在草莓匍匐茎大量发生期,每亩施低氮高磷、钾复合肥10 千克,以便能及时供应母株、匍匐茎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子苗即将铺满畦面时再施 10 千克复合肥,一般宜选用肥效比较长的名牌复合肥或者控释肥。注意天气预报,在雨前撒施,并用扫帚或者树枝把植株上的肥料轻轻扫到地面去,以免烧叶。进入8 月后不再施用氮肥,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形成。起苗前10 天,亩施复合肥4 ~5 千克,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定植成活率。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后每间隔10 ~15 天,结合病虫害防治喷0.3%磷酸二氢钾1次。亩施肥多于15千克,施肥间隔少于10天,则有利于病害发生,而且难以控制。
3.喷施生长调节剂。结合病虫害防治,在匍匐茎发生初期喷1 次30 毫克/升赤霉素溶液,促进匍匐茎的发生;进入6 月后,结合病虫害防治,喷2 ~3次30 毫克/升多效唑或戊唑醇1000 倍液,促进植株老化、生根,增强抗病性。
草莓苗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及夜蛾类、蓟马等。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直接影响生产苗的质量,甚至草莓苗种植后的成活率及产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关键是加强草莓苗期管理,做好预防,一般是隔7 ~10 天喷1 次药,但是在大风、大雨及植物整理(除叶,除葡萄茎,除花)后需再补喷1 次。病虫害发生后,应连续防治,一般是广谱性保护药剂、针对性治疗性药剂和叶面肥一起使用。
1.炭疽病。选用25%吡唑醚萄酷(凯润)乳油、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剂、45%咪鲜胺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治炭疽病,效果较好。
2.黄萎病。该病主要在草莓匍匐茎抽发期发病,发病苗新叶黄化、弯曲畸形,叶片狭小,复叶上的两片小叶不对称畸形、变硬,叶色黄化,生长受阻,从叶缘开始凋萎,最后植株枯死;地下根部、叶柄、茎的维管束变褐。防治黄萎病比较理想的药剂有恶霉灵、乙蒜素、爱苗、托布津、多菌灵。
3.叶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病叶开始发生紫红色小斑点,然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有细菌性、真菌性两种类型,用应得与可杀得叁千混合后防治。
4.蓟马与夜蛾类害虫。可将福戈、啶虫脒加甲维盐混用防治。
起苗前2 ~3 天喷1 次广谱性药剂,避免将病虫害带入大田。起苗前2 天浇1 次水,以免起苗时伤根,起苗后按50 株一捆,用塑料袋将根包起,防止根系水分散失,尽快定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