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李 霞
(黑龙江省孙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孙吴 164200)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垄三”栽培技术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大豆栽培技术的创新与优化体现,成为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密植的重要途径。常规垄三栽培比较植株分布更加均匀,密度有所增加,45cm双条播,平均行距为22.5cm,而常规垄三栽培65至70cm双条播平均行距32.5至35cm,进而实现缩垄增行、增加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的。由于45cm双条播种与常规的垄三栽培技术差别较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农民容易接受,对现有的农机具只要略加改造即可以实现45cm双条播种,适合于黑龙江地区自然条件和农村生产条件。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栽培技术,如品种选择适当,密度比较合理,一般亩增产20kg以上,与垄三栽培比较不增加成本,按大豆价格3.0元/kg计算,亩增产60元以上,如2005年推广300万亩,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8亿元。大豆产量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必定促进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活跃农村经济,带动成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品种选择。结合生态类型、气候、地理特点及当地市场需求,应因地制宜,选择抗倒伏、矮秆或半矮秆的熟期偏早品种,以此有效避免积温浪费和产量低下。一般情况下,可人工选种或机器选种,剔除杂质,保证种子的含水量和纯度净度,确保发芽率。适用品种有:黑农35、垦农19、红丰12、红丰11、垦农18、北丰11、垦鉴豆25、垦鉴豆27、绥农11,合丰40、黑河19、黑河27等。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衣剂对大豆进行包衣处理,发挥肥力效果,提升大豆植株抗病基本能力,确保种子幼苗期间病虫害的侵袭,保证大豆在整个生长期间可以健康稳定生长。或通过微肥拌种,将未包衣处理的种子,用钼酸铵、或硼钼微复肥或锌肥等进行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的发生。
(1)合理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坚持“宁迎勿重”,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种植,前茬最好以马铃薯、小麦、玉米为主。若遇到一些地块开发晚、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地块,可适当重茬,确保病虫防治工作的规范和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
(2)合理耕翻。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的种植区域,耕翻深度最好控制在18至20cm,翻、耙结合,减少田间大土块,使土壤细碎、平整。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控制在12至15cm左右,及时搞好镇压,提高土壤抗旱、抗涝和增温的能力。达到蓄水墒情、熟化土壤、苗全苗壮的目的。
(1)平衡施肥。对微量元素和氮、磷、钾等测土配方后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t以上,合理配比,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将豆种施于地下4至5cm处,或分层施于种下7至14cm处。在大豆初花期及长势较弱的前期,应用磷酸二氢钾1.5kg/公顷加10kg/公顷兑水500kg/公顷喷施,确保施肥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2)水分管理。强化浇灌工作,实现有效管理,确保大豆根系的健康成长,提升大豆对水分的吸收,确保大豆健康成长,提升大豆整体产量,进而使得农业经济得以迅速增长。
(1)播期。地温稳定7至8℃时,即可播种。
(2)播种方法。可以采用机械平播,或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大行距控制在45cm,双行间小行距10至12cm。避免大豆因为早播种或播种过深,出现浅度播种现象,最大限度减少早期病虫害发生,提高出苗率。
(3)密度。大豆在实际种植期间,种植密度相对较低,会出现断苗以及断垄情况,导致大豆产量降低。应结合大豆各生长期实现情况和品种差异性,合理制定大豆的种植密度。在常规垄正常密度下,应用45cm双条密植,每公顷保苗33至38万株为宜,土壤始终处在疏松状态,保证大豆垄体营养成分和输送营养成分能力达到最佳状态,确保幼苗存活率。
(1)大豆拱土时,应做好铲前深松,为除草和抗旱、防涝做准备,将铲趟伤苗率控制在3%以内,后期拔净大草。
(2)苗后除草。春季干旱区提倡苗后除草,并采取土壤封闭处理,在大豆播后出苗前,每公顷用90%乙草胺(禾耐斯)1100至1400ml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至600g,或用72%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至2700ml,对水450kg土壤喷雾。
(1)红蜘蛛。当田间发现有发生时,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至1500ml,或用1.8%阿维菌素制剂或混剂150ml,对水450至500kg喷雾。
(2)大豆疫病。在大豆疫病的发生区用70%百德富或用58%甲霜灵,用种子量的0.3%拌种。花期发病每公顷用70%百德富或用58%的甲霜灵或用72%克露750至1000g对水450至500kg喷雾。
(3)蚜虫。蚜虫是危害大豆的一种常见病虫害,在高温、干旱季节,传播速度非常快,一般在6月下旬左右达到高峰,对大豆籽粒、叶片背面和顶部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导致大豆叶片卷曲、植株矮小的现象。一般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当百株蚜量达1500头以上时,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至1500ml,或用10%的比虫啉1500g,或用10g/667m2抗蚜威对大豆进行全面喷洒工作。
落叶达90%以上落净、豆粒归圆时,通过机械联合收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