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丁尘馨 应 妮
这本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处女作,面世5天,就迅速攀升至各大书店排行榜首位。
它的作者鲜为人知。自书面世后,他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参加发行中的宣传活动,甚至连作品讨论会都缺席
“《狼图腾》是一本旷世奇书。”资深图书出版人金丽红这样评价这本正在国内畅销的小说,“它的文字仿佛是喷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上紧了发条,让人喘不过气,因而让读者忽略了文字以及结构上的粗糙。”
据金丽红统计,这本半自传性质的小说,“面世短短5天,迅速攀升至各大书店排行榜首位”、“半月销完5万首印数,一个半月增至15万册。而数字仍在上升中。”
人们对该书的关注缘自它的几大“奇”处:
第一,发自作者肺腑的传奇内容——它描述了北京知青陈阵到内蒙插队11年间与狼结下的不解之缘。通过30余年的研究与思索,姜戎提出疑问,“是否在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
第二,作者之神秘。“姜戎”是笔名,自书推出之日起,他就宣布“绝不接受记者采访、绝不参加发行中的宣传活动”、甚至连作品讨论会他都缺席。
新奇之三,漫长的创作历程。1971年姜戎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至2004年4月《狼图腾》才出版,由于不会使用电脑,他用手写几易其稿,从酝酿-搜集资料-写作-出版,历时33年,方完成这本54万字的长篇。
6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书面采访到了这位神秘的作者。
据了解,58岁的姜戎,方脸、高鼻梁,大手、大骨架,显得比一般知识分子健壮,戴眼镜,一双不大的眼睛平时没有什么光彩,但一说到关于狼的话题,那双眼睛就熠熠闪光。
“他是一名古板而真诚的老头。”《狼图腾》的策划人安波舜说。姜戎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更多的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书房中感受生活。对现代的新潮事物可说是一窍不通,甚至不会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
作为一名研究政治经济的学者,除了关注国民经济,姜戎还对俄罗斯文学、绘画等感兴趣,说到这些话题,内向的他就变得滔滔不绝。
他如此解释回避媒体的原因,“这本书我是用半条命写出来的。写完以后没有轻松的感觉,反而是特别沉重。我觉得我的很多东西,你们不太理解,跟很多人很难沟通。现在我把书写完了,我需要自己冷静下来,我需要休息。”
说到“姜戎”这个笔名:一因其祖姓姓姜;二是引自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论》中:“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
“我认为‘戎就是草原民族,”姜戎说,“我很推崇我姜姓祖先的这种精神。”
“《狼图腾》迅速引起关注,是在我预期中的”
新闻周刊:你预料到这本书会这么火吗?
姜戎:坦率说是在我的预期之中。原因在于“狼”是农耕民族最怕的“猛兽”,越怕就越想了解它的真相。二是竞争的时代需要强悍进取、不屈不挠的狼精神。三是中国的国民性格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认真重视和解决的时候了。
我在《狼图腾》最后一章里就写到过:“中国病的病根就在于农耕和农耕性格。过去知识界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病的病根是在这里。”
由于中国的农耕土壤和狭隘的小农意识十分深厚,因此《狼图腾》必然遭受到“强烈地反批判。”但是今天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和新型人类的力量,也在迅速增长。我推崇的狼精神也同时得到了许多读者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狼图腾》一书受到如此强烈的反应,恰好证实了我写作时的种种忧虑,这正是我写作的冲动之一。
新闻周刊:你是第一次写小说,如何驾驭一本50多万字的长篇?
姜戎:我是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从未写过小说。这次确实是巨大的挑战。我只能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修改,需要花费比专业作家更多的时间才行。
这本书是我内心压抑不住的写作欲望和冲动的结果,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忘记(也不会去想)到底是为谁而写的。但进入到最后的“理性探掘”那部分,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为今天的中国人而写的。
新闻周刊:你说主人公陈阵身上有你本人的影子。你是想通过陈阵表达你的忏悔和怀念吗?
姜戎:陈阵身上当然有我本人的影子。但是无法用“比例”来量化,那是一种弥漫、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无形情感。
我怀念小狼曾经教给我的智慧和顽强;忏悔我的青春年代由于对小狼的“爱”,而使小狼丧失了自由的罪过。
新闻周刊:你提到希望读者能从书中看到“那么生机勃勃的草原,那么一种强悍的精神,”可是也说现在“再也恢复不出来原汁原味本来的那种草原了”。这本书同时也在完成对过去草原的祭奠吗?
姜戎:“祭奠”是第二位的。我想用亲眼目睹的事实,来揭露和批判农耕文明对草原的破坏,唤醒国人来反思我们民族的弱点。
“狼图腾也应该成为现代的精神图腾”
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地方受到了草原的影响,或者“狼性”的洗礼?
姜戎:11年的草原生活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千年万年以来,直到我们知青到达草原的时候,草原还保持着水草丰美的原始状态。草原牧民具有天然原始但符合科学规律的环保意识和平衡手段。例如,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了草原狼对于保护草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崇拜狼,从不把草原狼斩尽杀绝。当年的额仑草原上汉人极少,后来大量汉人进入草原,尤其是内蒙古兵团建立之后,草原迅速退化。农垦是草原最大的敌人。
在草原我深深地受到了狼图腾精神的洗礼。狼图腾是几千年来中华草原民族始终一贯的民族图腾。虽然狼性中具有贪婪、残暴和野蛮的负面,但是上升到狼图腾的精神层面,其中却有更多积极的因素值得发掘和学习借鉴:狼的强悍进取、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坚韧刚毅的团队精神;以及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精神,等等。
这些长期被农耕意识歪曲了的“狼精神”恰恰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狼图腾精神不仅是古代草原民族(包括我们的炎黄游牧先祖)的图腾,也应该成为现代的精神图腾。是狼图腾精神支撑我完成了这部50多万字的厚书。
我永远崇敬狼图腾。
新闻周刊:小数出版后您一直回避媒体,回避公众,您的这种回避和疏离,是否也和狼的强悍勇猛不退缩的个性有些不同?
姜戎:强悍勇猛的草原狼,在战斗中并不一味强攻蛮干。我佩服草原狼坚毅、忍耐、迂回的战略战术和选择战机的本领和智慧。
新闻周刊:你说过,这本书“对于当前羊性充斥的市场,给予狼性的强烈冲击”,你希望更多的“狼性”具体地表现在人或者社会上,那是些什么特质?
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所以我仰慕狼。
我希望“狼性”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表现为顽强进取、友爱合作,为争取独立自由,不屈不挠。
新闻周刊:你不希望读者像看“消遣的故事”一样看《狼图腾》这本小说。那么你希望通过小说告诉读者什么?特别是对汉民族的读者。
姜戎:我希望通过小说告诉读者,什么是水草丰美的原始草原;被汉人憎恨唾骂的狼,其实是何等优秀的物种;我想告诉读者,狼图腾精神对于今人何其重要。我更希望汉民族能因此认识到我们是炎黄游牧先祖的子孙。汉民族因此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农耕民族的后代,又是炎黄游牧族的后代。
作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汉民族,若是完全依赖西方民族的精神资源来振兴自己,终究是无根之木,即便是嫁接还需要有母本。游牧精神是现代西方精神的本源之一,而狼图腾精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本土精神资源。
新闻周刊:你希望通过一本小说影响社会人的品行和性格,它是否因此承担了太多的教育意义?
姜戎:我并不奢望一本书真的可以影响当今社会人们的品行和性格,几千年的惯性绝非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改变的。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至少可以给汉民族补上草原一课,或许可以成为公民教育之前的“学前班”的课程之一,让人们去思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