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黄艾禾 杜斐然
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特别高深的东西,这才是老舍的“大白话”了不起之处。
迄今,老舍仍是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数量最多的作家。今年,电视剧《茶馆》即将开拍,这是老舍第17部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
提到老舍,今天的人们脑子里会马上涌现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等浓郁北京味的电影电视剧,印象中,老舍是一个以写北京话取胜,描述老北京风貌的高手。
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副馆长傅光明并不完全同意这种判断:“老舍的作品,是包含了京味儿,但京味儿远远不能涵盖老舍的作品。应该说是老舍用北京话写作,使北京话这种语言变得炉火纯青。”
不像当时的其他作家,老舍的出身相当贫苦,而他开始写作以后,又用的是老百姓们的语言,这使得老舍“看上去不像是那么有学问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实际上他学问非常大,语言学家统计过《骆驼祥子》,里面一共才用了1千多个汉字,现在的小学毕业生可以识900多个字,也就是说小学生都可以把它读下来。用大白话写出世界名著,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特别高深的东西,这是一流的水平!”
老舍自己曾说:“我就是要努力地烧出‘白话的香味来”。老舍还曾说:“我可以一句话写活一个人物”,“要让他们个个儿活”。这话听着颇有几分自傲吗?去读一读老舍的作品,全是真的。
老舍的东西是可以朗诵的。“鲁迅的作品好,徐志摩的作品好,可是它们都不能读出来,粘糊糊的,不像老舍的那么朗朗上口。”孔庆东认为。
老舍写剧本的时候,经常拿到人艺去读,自己分角色朗读,觉得不好的地方就改正,所以老舍的语言真是千锤百炼,而且千锤百炼得让人看不出来,《茶馆》拆开了其实就是十几段相声,可是旁人看不出来,它已经到了没有痕迹的地步。这样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也难怪当时的戏迷会带着席子在人艺门口睡觉,等着早上买票,他是真正活在人民心里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老舍同时代的大作家群星荟萃: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茅盾……很多现代作家的东西现在已经不好读了,而老舍的作品却不断地被改编成影视剧。
个中原因,除了老舍作品中独特的口语化语言外,还因为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是超越了时代的。《茶馆》中的狗腿子、打手现在不是随时都还能见到?”傅光明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曾不喜欢沈从文,不喜欢张爱玲,现在,又有人不喜欢郭沫若,不喜欢茅盾。孔庆东指出,无论时局如何变换,人们的口味如何回转,老舍在文学家中的位置总是排不到第一第二,却也总出不了前五名,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老舍的作品自有它永恒的东西在里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