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组织与实施

时间:2024-05-28

崔立志

摘 要:加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实践证明,要想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仍有许多困难。道路桥梁工程线长面广,有些工程施工季节性强,施工队伍的条件和素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工程监理工作起步晚,缺乏成熟经验,检测手段还不先进,都有待于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道路桥梁;组织施工

一、 路桥施工组织与实施

1.施工组织指导思想。以“快速、优质、安全、高效”为施工指导思想,本着“科学组织、机构精干、设备精良、精兵强将”的施工组织原则,严格施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科学优势,狠抓重点工程,兑现合同承诺,确保计划工期内交工,交精品工程,令业主满意放心。

2.施工总体方案。为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施工任务,全面贯彻总体指导思想,坚持施工原则,总体方案确定原则为“珍惜时间,管理科学;纵向分段、试验先行;平行作业、总体推进;机械作业、队伍精干;主附结合、及时清场;注重施工环保安全,施工资源保障有力”。以备料为前提,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及作业顺序,及时上足施工劳力及设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流水作业,保持均衡生产,确保各阶段目标与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路桥施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

工程产品的多样性。首先,使用功能的多样性造成工程产品的类型的不同。其次,即使使用功能相同、工程类型相同,但在不同的区域建造,也因建设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工程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作为具有使用功能的最终产品,是不能移动的,只能在使用它的地方进行建造。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各工种的工人在一个工程项目的不同部位上进行流动;工人在一个工地现场范围内各个施工对象上进行流动:职工队伍在不同工地、不同建设地区间辗转流动。施工生产周期长。一般来说,一个路桥工程项目,少则一年。多则几年。

三、裂缝对公路桥梁结构中的影响

通车运行后,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桥梁梁体会发生变化使梁端发生位移。为适应这种位移,保持行车平行,必须设置桥梁伸缩缝装置。桥头伸缩缝处跳车问题是目前国内公路较常见的道路病害。桥梁伸缩缝处出现破坏,接缝处下沉,路面损坏,会出现高低不一的台阶,轻则使通过的车辆产生跳动与冲击,绘桥梁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并影响司乘人员的舒服感,重则会引起交通事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伸缩缝的安装施工是公路桥梁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施工项目,安装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行车安全,还关系到公路桥梁的结构质量及使用年限。伸缩缝有不同的结构和规格。按照构造的不同,伸缩缝主要分为梳形伸缩缝、橡胶伸缩缝、模数式伸缩缝、填充式伸缩缝和无纺布伸缩缝等。根据公路的等级、交通量,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伸缩缝。其中,施工质量对伸缩缝的使用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严格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是确保伸缩缝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四、 桩位出现裂隙、溶洞的事故

1.漏浆处理的注意事项。在处理漏浆时,首先必须先维持孔内水位,再根据钻孔的原始记录及相关资料,判别本处的地质情况,是裂隙或溶洞,然后根据以上资料及漏浆的程度来判别采用什么材料进行回填。如漏浆轻微,但岩层为软弱夹层时,就不能采用单一的回填黏土。因为在软弱夹层中钻进时极易发生斜孔,故在回填黏土的同时,还必须回填一定数量的片石。施工時,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现场资料,处理的办法也应相应变动。

2.断桩事故的预防断桩事故的预防应采取如下措施:灌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保证灌注操作连续紧凑地进行;灌注前注意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注时间;灌注过程中控制导管埋置深度,保证导管埋深大于2 m;在灌砼时,边灌砼边拨导管,指定专人勤测砼顶面上升的高度,以决定导管上拨速度,提升应匀速、平稳,慢慢起升,并随时掌握导管埋人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砼面;砼的拌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水灰比、坍落度,保证砼的和易性,以防砼的和易性差,造成导管堵塞,不得不拔出导管而造成断桩。

五、道路桥梁养护

1.完善组织机构。当前公路管理部门主要设“养护处(科)”来负责所辖范围内的道路、桥涵、隧道、附属设施等的一切养护管理工作,工作量繁重,人员不足,缺少对应的专业分工。要加强桥梁管养,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内桥梁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梁的病害状况。由桥梁养护工程师主持辖区内桥梁的养护、检测、维修、改造工作,考核桥梁日常养护质量,收集、整理辖区桥梁的技术档案、提出年度大、中修以及改造计划,负责监督落实和质量控制。只有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才能从机制上扭转目前的重路况轻桥况,只养路不养桥的误区。

2.设立专业养护队伍。实行养护机制改革后,各基层公路管理机构均成立了2个甚至2个以上的养护队,原来的养护道班基本撤销,大部分养护工人直接转入养护队,按市场规律和企业管理运作。养护队的成立为建立桥梁专业养护队提供了基础条件,但由于当前的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局领导高度重视桥梁养护工作,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

3.严格桥梁检查制度。养护队对桥梁以及各种防护设施应坚持日常养护巡查,注意观察桥梁的使用状况,做好养护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级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分别组织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

4.建立专门的桥梁档案。将桥梁档案的管理作为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所进行的技术档案管理的重点来抓。除新建桥梁按规定收集竣工图表以及验收报告以外,对辖区的所有桥梁都要进行建档管理,实现一桥一册一档。要对每座桥梁建立基本状况卡片,收集设计施工文件,历次改造工程,大、中、小修施工原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对历次自然灾害、意外损害以及违章超重车辆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连同“桥梁经常检查表”“定期检查数据表”等有关照片、音像资料等全部归档管理。

5.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压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