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博士”农场打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05-28

谭慧颖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为加快“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2 年初,北京市平谷区全面启动“博士”农场创建工作,加快联通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等创新主体,融通科技、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打通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商业运营等创新场景,搭建科技创新融入和服务“三农”新平台,努力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思路、探索新机制、总结新模式。

一、具体做法

(一)坚持因地制宜,统筹精准布局

一是修枝理巢,引凤来栖。为打造成果应用转化的良好生态,使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精准匹配产业应用场景,平谷区重点研究部署、多次展开论证,结合本地农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前调查梳理出耕地、果园、日光温室、科研实验室、厂房、园区等应用场景48 个,为博士团队入驻提供选择多、落地快、针对性强的创建场景。

二是建章立制,有序推进。研究制定《平谷区“博士”农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平谷区“博士”农场创建工作导则》,明确以博士团队作为创建主体,聚焦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转化,分类支持创建科研创新型和生产经营型“博士”农场,并在总体要求、任务目标、创建流程、考核验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具体安排,为确保“博士”农场有序创建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工作统筹,合力保障。成立“博士”农场工作专班,加强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创建工作落地。严格申报程序和准入机制,围绕建设内容、用地备案、土地流转、资金测算等内容,“吹哨报到”快速响应,提出联审意见。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与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主动协调解决创建主体实际问题,保证创建进度和效果。

(二)搭建协作平台,集聚资源要素

一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助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惊险一跃”。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市场需求脱节,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瓶颈和障碍。平谷区充分发挥“农业中关村”科技磁场优势,瞄准农业“高精尖”,优选创建应用场景和项目,主动与专家博士团队对接,集中科技资源要素,为科技创新和农业企业搭建成果供需精准对接平台,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搭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倾力培育创新型农业企业家“摇篮”。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撑。平谷区深化“政府+院校+企业”金三角科技创新模式,优化政策机制,为科研和创新型人才搭建创业创新的舞台,支持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学子“拎包创业”,培育和成就了一批有志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博士”农场主,让“博士”农场成为孕育未来农业企业家的沃土和摇篮。

三是搭建资源要素集聚平台,着力造就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器”。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平谷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产业化为方向,将“博士”农场创建作为“农业中关村”场景应用的主要抓手,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关键技术集成、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主动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同频共振,为建设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三高”农业发展先行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三)强化政策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一是强化资金扶持。安排“博士”农场创建奖补预算资金2000 万,每个“博士”农场补贴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包括30%~50%课题经费补贴,以及三年土地流转补贴每亩1500 元。将符合条件的“博士”农场项目,纳入区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支持范围,提供综合费率不超过2%、单笔最高1000 万元的融资担保;通过区“农业中关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先支持“博士”农场项目。

二是强化人才政策。全力打好引“博”政策组合拳,给予人才计划申报、培养资助、落户、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全方位保障,消除科研人才后顾之忧。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设立36 个“博士”农场办公室和10 个科技工作者驿站,开发管理小程序,为创建主体提供职、住、研、会、培于一体的温馨便捷工作生活场所。遴选45 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干部担任小秘书,与农场创建主体进行“一对一”对接服务。

二、取得成效

一是农业科技要素聚集效应有效提升。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广泛紧密的合作关系。先后吸引11 位院士、175 位博士,共同参与打造平谷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集聚地。截至2022 年底,已创建“博士”农场45个、占地4550 亩,方向涵盖种质资源、分子育种、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共引进荞麦、旱稻、中草药、叶菜、食用菌等种质资源600 余份,农业科技元素含量和要素聚集效应显著提升。

二是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边应用”机制,探索出一系列符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优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主持创建的荞麦分子设计育种、旱稻生物育种2 个农场,已筛选出适合低海拔地区的高黄酮黑苦荞、红花甜荞、白花甜荞新品系,完成20 个旱稻新品种、连作品种等50 亩示范试验田收获,主推品种亩产700斤。中国农业大学孟繁佳博士团队采用柔性温室技术,建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感知系统和封闭式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自动监测、智慧调控。

三是成果转化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创新形成了“博士团队+企业+村集体”“博士团队+企业+农户”“政府+博士团队+合作社”等多种联农富农模式,农民能够在土地流转、项目用工、收益分红等多个环节,获得稳定收益,分享更多科技红利。推出了一批农民能应用、推广能持续、效益能保证的农业科技成果,培养出一批爱农业、善种植、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有力带动了周边农业产业升级,极大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熊儿寨乡四座楼“博士”农场示范提质增效数字果园生产管理技术,实现产品增值150%,亩均增收8000 元。平谷镇北台头村“博士”农场种植鲜食玉米优质品种200 亩,年总产值达到75 万元,有力带动了薄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三、经验启示

一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科技和生产“两张皮”。聚焦本地农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鼓励开展种业种源、经济作物和果品提质增效、智能农机装备等“博士”农场创建和关键技术创新,加快新品种培育、新技术应用、新装备研发,为推进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重要路径。

二是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注重加强资源要素整合。将“博士”农场作为科研与生产两个环节加速融合、创新与推广两个系统加速统一的重要载体,强化农业科技资源要素的整合协调,汇聚人才、企业、资金、政策多方力量,畅通科技创新成果供需渠道,实现农业创新发展由物理融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三是始终坚持结果导向,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和精准政策措施,支持和推介一批实施效果好、科技含量高、转化能力强、示范带动广的“博士”农场项目,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激发主体的创建热情,提升创建质量及成效。将能否创造社会价值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持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博士”农场尽快形成商业化、市场化成果转化应用模式,推动将更多创新性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