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彭波涌, 舒 服 ,刘松林, 曹 锋, 邓学建, 王 斌*
(1.汉寿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南 汉寿 415923; 2.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4种鸟类新纪录
彭波涌1, 舒 服2,刘松林1, 曹 锋1, 邓学建2, 王 斌2*
(1.汉寿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南 汉寿 415923; 2.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2012年4月至12月间,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进行日常样线监测,共记录到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153种,其中新纪录14种。随着保护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改善,这可能导致了保护区鸟类纪录的增加。
鸟类; 新纪录;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湿地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湿地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鸟类的生态和种群的发展,故湿地鸟类可以作为监测湿地环境变化的一项客观生物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洞庭湖开展各种鸟类监测[1-7],而西洞庭湖作为年轻保护区在此方面起步较晚[8-10]。因此,为更好的掌握本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我们加大了对保护区范围内的物种监测力度,于2012年4月~12月对西洞庭湖湿地鸟类进行了系统地日常监测,以期深入了解在西洞庭湖保护区内分布的鸟类种类、数量及栖息情况,进一步掌握区域内鸟类的活动规律,更好地为保护湿地鸟类资源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数据。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境内,地处沅、澧水尾闾。保护区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区内洲滩密布,江湖交错,水域辽阔,“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是其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保护区建立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0]。保护区以水禽、水禽栖息地以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栖息地,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5]。
2012年4月至12月期间,我们根据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地形特点,结合野外调查的实际工作要求,设计了10条样线及样点,调查样线和样点以水鸟重点分布的湖区泥滩、草滩及浅水区为主,兼顾其他各种不同的生境类型,每月每条线、点至少1次来对区域内的鸟类进行日常监测,具体见表1。
表1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样线设置Tab.1 ThebirdsmonitoringlinessetintheWestDongtingLakeNatureReserve位置样线名称样线起始GPS点位长度(km)调查方式北线 1.老馆湖29°00'44″N,112°12'21″E—29°01'40″N,112°15'46″E5乘船、步行 2.打靶台—窝火障28°55'03″N,112°12'19″E—28°56'09″N,112°13'51″E5乘船、步行中线 3.大连障28°52'39″N,112°13'36″E—28°54'07″N,112°14'49″E5乘船、步行 4.半边湖—龙王湖28°51'53″N,112°10'48″E—28°51'59″N,112°12'48″E5乘船、步行南线 5.青山垸—定湖垸28°50'03″N,112°12'04″E—28°51'23″N,112°10'37″E5步行 6.阁金口—安乐湖—南撇洪河28°50'02″N,112°10'29″E—28°49'03″N,112°08'49″E5步行东线 7.鹿角山—鹿角山湖—孔家湖28°50'07″N,112°15'05″E—28°49'36″N,112°16'56″E5步行、乘船 8.新堤拐西线大堤28°54'11″N,112°06'15″E—28°54'55″N,112°03'25″E5步行西线 9.城北河—周文庙—接港28°57'02″N,112°00'08″E—28°55'44″N,112°02'35″E5步行、乘船10.围堤湖大杨村28°57'22″N,111°59'39″E—28°58'24″N,111°58'42″E3步行
调查主要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样带法即沿设定的样线,以1.5km/h的速度行走,样带单侧宽为150m。样点法以半径0.5km为1个样点。两种方法均采用直接计数法记录所观察到的固定范围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每天调查时间集中在上午6点~10点和下午3点~7点,调查方式以步行和乘船为主。通过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鸣声辨别、野外活鸟摄影取证辨别个体,鸟类野外鉴别主要依据John Mackinnon[11]、赵正阶[12]、郑光美[13]和邓学建[14]文献。调查、观察中使用单筒望远镜Leica 20×WW 1架,双筒望远镜Olympus8倍1架, Canon EOS60D+EOS400mm相机1台,并用GPS记录观察样点和样线的地理信息。
于2012年在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共调查记录到鸟类153种,经查阅相关资料[15-18],其中14种属于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名录见表2。
现对鸟类新纪录具体报道如下,图版及图版说明见封三。
(1) 赤腹鹰(Accipitersoloensis)。 鉴别特征: 小型猛禽。上体淡灰蓝,背部羽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胁略沾粉色,两胁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飞翔时翼下白色,与黑色外侧初级飞羽形成明显对照。记录于围堤湖杨树林林缘农地,记录到的为一幼体。
(2) 灰脸鵟鹰(Butasturindicus)。 鉴别特征: 中型猛禽。整体偏褐色,颏及喉为明显白色,具黑色的髭纹及喉中线,胸、腹部具近黑色的横斑和细纹,飞行时具显著地五枚翼指。记录于围堤湖鱼池小片杨树林缘地带上空。
(3) 乌雕(Aquilaclanga)。 鉴别特征: 体大的褐色雕。通体暗褐色,下体稍淡,尾上覆羽白色,或仅羽端白色,尾短而圆。飞行时两翼宽长、直平、两翅不上举,翅上翼下初级飞羽基部色淡,跗蹠背羽。在空中盘旋时翼型成方形,具显著 “手指”。记录于窝火障围网养殖区域上空。
(4) 斑胁田鸡(Porzanapaykullii)。 鉴别特征: 上体橄榄褐色,颏、喉白色,胸栗红色,两胁和尾下覆羽黑色,具显著地白色横斑。脚红色。记录于窝火障下沙槽周边。当时保护区组织湖州整治撤网行动,工作人员发现此鸟被困在了围网里面,立即进行解救,取得照片后放生。
(5) 红脚苦恶鸟(Amaurornisakool)。 鉴别特征: 上体全橄榄褐色,脸及胸青灰色,腹部及尾下褐色,脚洋红色,嘴黄绿色,尖端青灰色,嘴长和头部基本为1∶1的比例。记录于南撇洪河沿线大堤下水沟草丛沼泽。
表2 2012年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名录Tab.2 ListofbirdnewrecordsintheWestDongtingLakeNatureReservein2012物种名 拉丁名数量(只)记录时间位置GPS点位赤腹鹰 Accipitersoloensis18月8日围堤湖28°56'33.36″N,111°57'00.36″E灰脸鵟鹰 Butasturindicus14月23日围堤湖28°55'55.92″N,112°00'46.44″E乌雕 Aquilaclanga14月25日窝火障28°55'00.48″N,112°14'10.32″E斑胁田鸡 Porzanapaykullii14月25日窝火障29°01'24.60″N,112°13'49.44″E红脚苦恶鸟 Amaurornisakool26月21日南撇洪河28°48'29.88″N,112°07'43.68″E北椋鸟 Sturnussturninus224月13日青山湖28°49'31.80″N,112°11'54.60″E紫翅椋鸟 Sturnusvulgaris210月10日青山湖28°49'31.08″N,112°11'54.60″E红喉歌鸲 Lusciniacalliope19月19日游巡塘四组28°49'50.88″N,112°12'20.88″E橙头地鸫 Zootheracitrine16月18日青山湖28°51'08.28″N,112°11'08.88″E远东树莺 Cettiacanturians25月18日柴湖嘴28°49'40.08″N,112°16'17.04″E黑眉柳莺 Phylloscopusricketti14月13日青山湖28°49'50.88″N,112°12'20.88″E黑眉苇莺 Acrocephalusbistrigiceps15月30日柴湖嘴28°49'40.08″N,112°16'17.04″E红喉[姬]鹟 Ficedulaparva24月13日青山湖28°49'40.88″N,112°12'20.88″E白眉鹀 Emberizatristrami34月13日青山湖28°49'50.88″N,112°12'20.88″E
(6) 北椋鸟(Sturnussturninus) 。鉴别特征: 体型略小、背部深色的椋鸟。后头枕部紫黑色,头颈余部大都暗黑,其余上体黑色而具有光泽。尾上覆羽棕白色,下体灰白,翅和尾黑色;外侧一对尾羽的外翈呈棕黄色;叉型尾。记录于青山湖防洪北大堤电线及大堤坡面草丛。
(7) 紫翅椋鸟(Sturnusvulgaris)。 鉴别特征: 中型椋鸟,通体主要为黑色,头、颈呈金属铜紫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呈金属紫色,羽缘沙皮黄色。喉和胸暗金属紫色。虹膜暗褐色。下体各羽均具白色尖端,在下体形成白色斑点,且越往后斑点越大,野外非常容易分辨。记录于青山湖与安乐湖相隔的江堤电线上。
(8) 红喉歌鸲(Lusciniacalliope)。鉴别特征: 小型鸟类,较麻雀稍大。雄鸟上体橄榄核色,眉纹和颧纹白色,颏、喉红色,外面围有一圈黑色,极为醒目,胸灰色,腹部白色。雌鸟颏、喉白色,胸沙褐色具棕白色眉纹和颧纹。记录到的为雌鸟。记录于游巡塘四组杨树林下层倒下的杨树树枝上。
(9) 橙头地鸫(Zootheracitrine)。 鉴别特征: 中等体型、头为橙黄色的地鸫。雄鸟头部亮橙栗色,尾羽暗褐色,体背部蓝灰色;胸和腹部亮橙栗色。雌鸟上体橄榄灰色。记录于青山湖北堤杨树林带中下层。
(10) 远东树莺(Cettiacanturians)。 鉴别特征: 体大的通体棕色树莺。额和头顶红褐色,眉纹皮黄,冠眼纹黑色;上体橄榄褐,下体污白;胸、腹皮黄。尾羽宽阔,圆形。记录于柴湖嘴六角山江堤坡面参有杂竹的灌木丛区域。
(11) 黑眉柳莺(Phylloscopusricketti)。 鉴别特征: 小型鸟类。眼纹及侧顶纹黑绿色与鲜黄色眉纹成对比,通常可见两道浅黄色翼斑,上体亮绿色,下体金黄色。记录于青山湖大堤杨树林带中上层灌木丛。
(12) 黑眉苇莺(Acrocephalusbistrigiceps)。 鉴别特征: 中等体型的褐色苇莺。鼻孔裸出,除嘴须外无其他副须。形似大苇莺但翅较短。眼纹皮黄白色,头顶两侧各有一条显著的黑色侧冠纹从嘴基直达枕部。下体偏白,胁和尾下覆羽,皮黄,尾羽宽,具白色端斑。记录于柴湖嘴六角山江堤下内陆湖边稀疏芦苇间。
(13) 红喉[姬]鹟(Ficedulaparva)。鉴别特征: 体型略小的褐色鹟。上体灰黄色,尾黑色,其基部的白色在展尾时特别显著。雄体在繁殖期间,颏和喉呈橘红色。记录于青山湖大堤杨树林带中层树枝上。
(14) 白眉鹀(Emberizatristrami)。鉴别特征: 雄鸟头黑色,中央冠纹、眉纹和下颊纹白色,颏、喉黑色,上体栗褐色具黑色纵纹,胸栗色,下体白色。雌鸟头为褐色,颏、喉白色,颚纹黑色。记录于青山湖大堤杨树林带中下层灌木丛。
随着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河湖洲滩整治,依法打击滥捕乱猎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发展生态旅游业、畜牧业、养殖业和农渔产品加工业,为退田还湖的渔民寻找合适的替代产业;搞好青山湖垸的社区共管,增加渔民收入,缓解西洞庭湖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鸟类、鱼类动态监测,掌握鸟类动态及与人类的活动关系。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使得西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逐年好转,鸟类种类也在逐年增多。
从上可以看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目前,湿地资源保护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还非常薄弱,特别是对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建议积极展开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的项目合作与交流,重视对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科技支撑工作,建立湿地资源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湿地资源与环境动态,为区内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钟福生,颜亨梅,李丽平,等. 东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 生态学杂志,2007,26(12):1959-1968.
[2] 邓学建. 南洞庭湖冬季鸟类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J].四川动物,2000,19(4):236-239.
[3] 邓学建,王斌,雷刚. 东洞庭湖冬季鸟类及其多样性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01,36(3):54-56.
[4] 彭波涌,胡军华,胡慧建. 西洞庭湖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C]//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345-346.
[5] 彭平波,张纪祥,彭波涌,等.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3):231-235.
[6] 彭波涌,胡军华,胡慧建. 西洞庭湖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J].四川动物,2006,25(4):850-854.
[7] 邓学建. 南洞庭湖冬季鸟类群落监测[J].湖南林业科技,2008,35(4):36-39.
[8] 钟福生,邓学建,颜亨梅,等. 西洞庭湖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多样性及保护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3):351-359.
[9] 戴枚斌,易合成,李建志.南洞庭湖冬季鸟类监测报告[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3):30-32.
[10] 刘松林,张纪祥,曹锋,等. 西洞庭湖水鸟监测与保护管理[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7(2):44-47.
[11] Mackinnon J, Phillipps K, 何芬奇.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2] 赵正阶. 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M] .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3] 郑光美.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4] 邓学建,王斌,钟福生.湖南动物志(鸟纲 雀形目)[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5] 邓学建. 湖南省的鸟类新纪录——白鹳[J].湖南林业,1986,6(2):173-185.
[16] 邓学建. 湖南鸟类新纪录[J]. 动物学杂志,1993,28(1):42-45.
[17] 邓学建,叶怡云,沈猷慧,等. 湖南鸟类新纪录17种[J].动物学杂志,1995,30(2):37.
[18] 刘汀,李剑志,唐梓钧,等. 湖南省鸟类新纪录—黄头鹡鸰[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34(6):82-83.
FourteennewrecordsofbirdsintheWestDongtingLakeNatureReserve
PENG Boyong1, SHU Fu2, LIU Songlin1, CAO Feng1, DENG Xuejian2, WANG Bin2*
(1.West Dongting Lake Nature Reserve of Hanshou County, Hanshou 415923,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 China)
Using the fixed sample-strip and sampleFspot methods, 153 species of birds were seen in the West Dongting Lake Nature Reserve by regular line-intercept monitor during April to October in 2012, among which there were 14 new records to the reserve.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gion, the environment gradually improved, which may lead to an increase of bird records in this reserve.
bird; new records; West Dongting Lake Nature Reserve
2014-02-10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WK3040)。
彭波涌(1972-),男,湖南省汉寿县人,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和鸟类生态学研究。
* 为通讯作者。
Q 959.7
A
1003 — 5710(2014)02 — 0012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4. 02. 003
(文字编校:张 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