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定植后幼树生长量比较

时间:2024-05-28

柯朝坤, 徐玉梅, 胥 佳, 孔琼荣

(1.云南省普洱市森林资源管理站, 云南 普洱 665000; 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云南 普文 666102;3.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4.云南希陶绿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17)

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定植后幼树生长量比较

柯朝坤1, 徐玉梅2*, 胥 佳3, 孔琼荣4

(1.云南省普洱市森林资源管理站, 云南 普洱 665000; 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云南 普文 666102;3.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4.云南希陶绿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17)

对南方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后幼树的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定植3.5年后幼树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在3个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表现较好的处理是侧枝扦插苗,其次是实生苗,较差的是顶枝扦插苗;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较好的均是实生苗,其次是顶枝扦插苗,较差的是侧枝扦插苗。

南方红豆杉; 实生苗; 顶枝扦插; 侧枝扦插; 生长量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sisvar.mairei)是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aceae)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 Rehd. var.mairei(Lemee et Levl.) Cheng et L. K. Fu)的变种,属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1],也是红豆杉属植物中分布最广、生长最快的物种之一,广布于我国两广北部至山西东南部海拨600~1200m的亚热带山地[2]。南方红豆杉集材用、药用、观赏等多种功效于一体,经济价值高[3-7],其根、皮、叶中均可提取出抗癌特效活性物质紫杉醇,因此,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非常活跃[8-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豆杉的资源遭到毁灭性的掠夺;加之,该物种在自然界多以偶见种形式存在,其自然繁殖更新能力较低,现存资源很少,处于濒危状态。因此,1999年8月该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12],且目前有大力发展开发之势[13]。为保护这一珍稀植物,扩大其种群数量,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原料林是目前解决紫杉醇原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4]。为此,笔者对南方红豆杉实生苗与扦插苗定植后幼树生长量进行了对比试验。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良种培育基地苗圃内,地处99°09′E,22°05′N,海拔1300m。该区气候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受潮湿的西南季风和干暖的西北风南支急流交替控制,一年中干湿季明显,1—4月为干季, 5—10月为雨季。年均气温为15.3~20.2℃, ≥10℃活动积温6000~750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3. 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3.9℃,极端最高气温为38.6℃,极端最低气温为-3.4℃(1974年1月)。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冬春多辐射雾,雾日年均138天。年降水量为1700mm,年日照时数1900~2200h。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蒸发量为1 036.7mm。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红壤,呈酸性,pH值4.6~6.3。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南方红豆杉实生苗为云南省普洱市良种繁育中心培育的18月龄小苗(2008年12月移栽芽苗),扦插苗为良种繁育中心扦插的18月龄苗(2008年12月扦插)。穗条采自良种繁育中心的采穗圃。种源均为云南省盈江县海拔2800m的大娘山。

2.2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15]。设3个处理,分别为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每个处理3个重复,各处理的每个重复均用容器苗50株。于2010年6月定植,株行距为1.5m×2m。定植时实生苗的平均苗高为24.5cm,平均地径是0.41cm;顶枝扦插苗的平均新梢高是25.3cm ,平均新梢地径是0.40cm;侧枝扦插苗的平均新梢高是21.4cm,平均新梢地径是0.36cm。常规管理,于2013年12月观测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观测时由于有死亡的苗,各处理的每个重复均观测46株,3个重复共观测138株。

3 结果与分析

3.1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定植后的生长差异性

对南方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幼树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方差分析Tab.1 Varianceanalysisoftreeheight,grounddiameterandnumberofcollateralbranchingofTaxuschinensis生长性状变异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备注区组间196128.79471371431.59701.094“**”表示0.01水平上的差异显著(F0.05=3.03;F0.01=4.68)树高处理间37619.9614218809.980714.3720**误差358610.03862741308.7958总变异592358.7947413区组间52.83541370.38571.084地径处理间94.8476247.4238133.2730**误差97.50022740.3558总变异245.1832413区组间26832.2029137195.85551.1040侧枝发枝数处理间17793.173928896.587050.1420**误差48615.4928274177.4288总变异93240.8696413

从表1看出,南方红豆杉的实生苗、顶枝扦插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后,其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在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3.2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定植后的生长量比较

对南方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幼树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看出: 树高、地径生长量和侧枝发枝数各处理间在0.05水平和0.01水平上差异均显著。树高生长较好的是处理③,即侧枝扦插苗;其次是处理①,即实生苗;较差的是处理②,即顶枝扦插苗。地径生长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较好的均是处理①,即实生苗;其次是处理②,即顶枝扦插苗;较差的是处理③,即侧枝扦插苗。

表2 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的多重比较分析Tab.2 Multiplecomparisonoftreeheight,grounddiameterandnumberofcollateralbranchingofTaxuschinensis树高地径侧枝发枝数处理均值(cm)a=0.05a=0.01处理均值(cm)a=0.05a=0.01处理均值(cm)a=0.05a=0.01③166.4275aA①3.1264aA①50.9928aA①155.0217bB②2.4480bB②46.7971bB②143.0797cC③1.9591cC③35.4710cC

4 结论与讨论

(1) 南方红豆杉的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后,其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各个处理在0.05水平和0.01水平上均存在差异。树高生长表现较好的处理是侧枝扦插苗,其次是实生苗,较差的是顶枝扦插苗;地径生长和侧枝发枝数较好的均是实生苗,其次是顶枝扦插苗,较差的是侧枝扦插苗。

(2) 试验中还发现,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定植后第1、2年生长均较缓慢,从第3年开始生长加快。

(3) 本研究所取数据是南方红豆杉定植3.5年后的数据,即仅对其幼林期(前期)的生长进行研究,苗木类型对其后期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Fu L G, Li N, Mill R R ,Taxaceae[M]//Wu Z Y ,Raven P H. Flora of China 4 Beijing Science Press& St Louis M issouri Botan ical Garden,1999.89-96.

[2] 郑万钧. 傅立国.中国植物志(第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438.

[3] 温学军. 南方红豆杉生长特性影响条件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7):152-154.

[4] 吴昌富. 南方红豆杉生态生物学特性观察与引种育苗试验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56,1869.

[5] 谢志慧. 杜玲玲,李效贤,等.南方红豆杉研究新进展[J].药学专论,2009(15):3-5.

[6] 曾余力,林新春,桂仁意,等. 南方红豆杉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研究[ 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4):614-619.

[7] 易东,冉建祥,秦小平,等. 南方红豆杉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育苗技术研究[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10):45-47.

[8] 张艳杰,高捍东,鲁顺保,等. 南方红豆杉种子透性及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3):383-388.

[9] 梅兴国. 抗癌新药紫杉醇[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0] 富法成,郑明华. 南方红豆杉的应用价值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76-177.

[11] 傅瑞树,朱建华. 福建南方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讨[ J ]. 福建林业科技, 2003, 30 (1) : 53-56.

[12] 陈建文,刘庆云,朱臻荣,等. 云南红豆杉造林密谋效应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4,34(2):32-35.

[13] 包维楷,陈庆恒. 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4):375-380.

[14] 袁瑞玲,杨文忠. 不同育苗基质对须弥红豆杉移栽后生长的影响 [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16-19.

[15] 洪伟,吴承祯. 试验设计与分析[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7-89.

ComparisonofsaplinggrowthofseedlingandcuttageseedlingofTaxuschinensis

KE Chaokun1, XU Yumei2*, XU Jia3, KONG Qiongrong4

(1.Pu'er City Forest Resource St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Pu'er 665000,China;2.Tropical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Puwen 666102, China;3.Institute of Tropical Crops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u′er 665000, China;4.Yunnan Xitao Gre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Kunming 650217, China)

With 42 months ofTaxuschinensis(seedlings, top branch cuttings and collateral branch cuttings) container seedlings planting, the growth (tree height, ground diameter and number of collateral branching) ofTaxuschinensis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ight, ground diameter and the number of collateral branching among three treatments. The tree height growth of collateral branch cuttings had better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the seedlings and top branch cuttings. The ground diameter and number of collateral branching growth of seedlings had better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the top branch cuttings and collateral branch cuttings.

Taxuschinensis; seedling; top branch cutting; collateral branch cutting; growth

2014-12-19

柯朝坤(1979-),男,云南省师宗县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方面的研究。

* 为通讯作者。

S 791.49

A

1003-5710(2015)02-0029-03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5. 02. 008

(文字编校:唐效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