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探究——以十堰市为例

时间:2024-05-28

肖 奕 毛 帅 王 莹 王春年 邸璐丹 黄海杰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探究——以十堰市为例

肖奕毛帅王莹王春年邸璐丹黄海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文章以十堰市“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为中心,分析了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并就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乡村振兴;十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单一农业为主的乡村地区,发展往往相对滞后。随着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问题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以十堰市“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为中心,最终落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这一主题,对新时期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2 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现有发展模式

2.1 家庭农场模式

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不断加剧,导致不少农村土地荒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十堰市经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目前我市家庭农场年经营收入在5 万~10 万元的有145 个,10~50 万元的有187 个,50 万~100 万元的有49 个,100 万元以上的有27 个。这些家庭农场,多半跟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相关联,这也就意味着,家庭农场成了一部分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渠道。

2.2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以茶产业为例,在十堰“61”产业强农计划的政策项目指导下,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通过与外地客商联营方式,十堰市以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依托,盘活了水坪镇前进茶场,成立了湖北四点灵茶业有限公司。茶企业入驻十堰,盘活了十堰茶场,以工促农,带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传统的茶农“变身”为茶产业工人,固化在产业链上,分享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产业融合、集约化生产也有利于壮大基地规模和资源整合,便于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如“武当道茶”品牌。这让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更具特色,有利于助力全面脱贫奔小康,引领乡村振兴。

2.3 “基地+品牌建设+市场”模式

十堰市立足区域实际,标准化建设水、电、路等相关农业配套设施,采用了建设生态产业基地和生产示范区的形式,初步建设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生产示范区,如竹山县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丹江口市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产业园、房县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了现代的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系列精品名牌。例如,“武当道茶”等著名茶叶品牌,“武当山珍”“武当红”“丹江红”等果蔬品牌,“房县大鲵”等一批水产(饮)品知名品牌[2]。

3 十堰市“61”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经营资金缺乏,制约家庭农场发展

家庭农场承包面积大,生产周期长,生产投入资金较多,但一般农户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即使获得贷款也是金额较少,一般为三五万元,与家庭农场投入的上百万元相差甚远,很多农户很难承受。资金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3.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现阶段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面临农业科技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具有潜在的生产力,但只有通过农业生产者的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现阶段,十堰市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受文化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接受新技术、新事务的意识淡薄,造成全市精细农业推广进程缓慢、科技应用水平发展停滞。二是财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与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推广情况相比,我市为欠发达地区,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难以保证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直接削弱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

3.3 分散经营为主,缺乏规模效应

十堰市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创建了新型农业产业基地和企业化等经营模式,但是受到地形地貌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土地依旧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仍以家庭分散经营模式为主,大规模经营难度较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户、农业合作社或企业各自为政的问题较突出。

3.4 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为追求更优质的生活条件,十堰市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据有效数据显示,十堰市全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规模近80 万人(到乡外就业年累计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劳动力),数目之大,令人震惊。这也直接导致了“空巢村”的大量出现——留守人员主要为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动能力差,农村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

4 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4.1 加强特色产业保障措施

对经营家庭农场的农户,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缺乏资金就给予农户大力的资金扶持,增大贷款额度,减少利息甚至免息。缺乏技术,相关单位就给予大力的技术支持,从农具、生产技术等全方面、多维度地给予帮扶。对认定的企业,在项目安排、贷款申请、扶贫贴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龙头企业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推进产业扶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4.2 整合资源,加强一体化产业链发展

近几年,十堰市高效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已经得到应用。即以果茶园为载体的“茶(果)-鸡-粮”三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为主的五大类山地生态农业模式已见成效。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整合上述优良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并继续运动到实践中来。此外,加强特色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建立以水育林(茶、菜),以猪、牛、羊等牲畜的粪便养林(茶、菜),以水养畜牧业的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打造富有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

4.3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十堰市政府组建“61”特色产业研究小组,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十堰市市情,规划出整体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提质增效”工程,引进国家及省级专家团队,引导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通过专业性指导,先行构建特色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农业产品深度研究与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先行带动一部分产业“富”起来,在见到成效以后再形成集约化发展。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技人员,让更多有实践能力且有理论支持的人才投入到特色产业中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4 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措施

建立人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引进并留住“61”产业相关人才。加强对“61”产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省、市级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会议,支持企业专业人员培训和在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培育高标准、高水平人才;通过政策吸引外地技术人才引进,外地打工人回乡,打造“61”产业创业基地,创立“61”产业基金会,对“61”产业相关创业团队项目进行扶持,对创业团队中人员进行生活保障,如住房贷款、子女教育保障等。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十堰。

4.5 深度推进“互联网+”农旅融合发展

十堰市生态环境优美,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拥有武当山、丹江口水库风景区等名胜古迹,同时,樱桃沟、王家学、卧龙岗等村借助独特的农村原生态、原产地、原民俗等区位优势建立乡村农业旅游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度推进农旅融合,突破性发展十堰特色,建立影响全省全国的库区型、山地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当下,深度推进“互联网+”农旅融合发展。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线下通过特色农产品实体店、农家乐等形式深入游客群体中,线上开设网店,通过互联网直播等形式将十堰市特色农产品销往千家万户。利用大数据运营与县域农业旅游产业相结合,辐射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5 小结

十堰市以“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为中心,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家庭农场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基地+品牌建设+市场”模式下,十堰市的农业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加速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而在现有模式中,农户生产经营资金缺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规模效应、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都影响了十堰市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建立完善“科研专家团队+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构建特色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措施,吸引高标准、高水平的人才;深度推进“互联网+”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同时运用大数据运营与县域农业旅游产业相结合,辐射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另外也要加强特色产业保障措施,整合资源,加强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在保障原有特色产业经营的基础上,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群[4]。

[1]陈颖民,刘莹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0(12):108-109.

[2]毛帅.十堰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2):138-139.

[3]张凡,翁昌明,叶青松,等.秦巴山片区十堰市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224-227.

[4]沈健华,黄金金.南通市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科技创新模式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0(22):205-207.

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NO:B2020008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DC2020093);十堰市2020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NO:2020L34)

肖奕(2000- ),女,湖北仙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生。

毛帅(1986- ),男,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振兴。

F327

A

2095-1205(2021)02-126-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