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王珏珏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困难与对策
王珏珏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省是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搬迁的后续工作成为当前的重点内容。文章从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出发,分析出现的生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提出相应保障移民就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安置区治理机制以及加强基层党建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工作提供帮助。
易地扶贫;搬迁;问题;对策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群众居住在深山、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大大地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且生存条件恶劣,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1]。2016—2020年,贵州省全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阶段中,贵州省规划搬迁192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人数为150 万人,这就意味着贵州省的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全面完成。
搬迁后首先要考虑经济收入问题,解决其可持续生计问题。搬迁后的农民在进入城镇生活后,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搬迁农民要在搬迁后的城镇稳得住、解决生计问题,就需要有稳定的就业。第一,搬迁农民寻找工作的能力弱,一般来说,寻找工作的方式有互联网查找、政府提供、亲朋好友介绍等。由于移民受教育程度总体来说不高,使用网络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寻找工作时少部分移民会主动寻求政府、街道、社区等的帮助,大多数农民更倾向于通过周围亲朋好友的介绍,这样的方式就会限制农民获取更多就业机会。第二,由于搬迁对象为农民,他们原可以依靠农业劳作自给自足来维持生计,而搬迁之后的安置点周围没有可供耕作的土地,被迫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也没有职业技能,就相当于失去了经济来源。第三,文化程度的高低和职业技能熟练程度以及与就业的竞争力大小是成正比的。贵州省搬迁农民文化程度整体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比88%,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有42.1%[2]。
移民在市民化过程中还面临着需要融入市民文化这一难题,贫困户中普遍存在着贫困文化的状态,且搬迁农民从“熟人社会”进入到新的社会环境,这也增加了搬迁农民被排斥在市民生活之外的概率。根据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中提到“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具有复制性、传递性和循环性”。因此,集中安置的移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社交圈子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大部分农民只会在移民之间进行内部社交。
除了移民难以融入市民文化圈的问题,移民之间的融合也是一大问题。贵州城镇集中安置点的移民较多是各个乡镇插花安置、整村搬迁等,加之贵州少数民族移民多,不同地域的群体之间存在语音表达和风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搬迁打破了原有的地区保护,甚至部分搬迁户不懂汉语、普通话,搬迁户与当地居民的地域口语差别,都给沟通交流造成了困扰,导致信息传递效率的降低。因此,这些文化习惯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内卷化”现象,即熟人和熟人之间来往,社交范围缩小,农民不能顺利尽快接受并融入新的文化圈,容易出现返贫或者返回原住地的情况。
贵州多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存在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缺乏明确制度、政策支撑多元化治理的问题。政府机构由于编制限制、经费限制等因素,社区管理人员存在数量不足、移民服务经验不足的问题,需要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移民安置社区管理工作。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进工作开展,但尚未从法律层面来规定社会组织的参与权利、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部分治理工作在分工上缺乏配套落地政策支持,造成治理主体内部在进行参与过程中容易出现意见分歧,避免不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关系。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构成模式主要有:插花安置、整村整组安置、多个村组共同安置。打破了原有熟人社会的模式,原有乡贤面对新社区复杂情况时难以发挥作用,移民面对新的生活、生产环境难免产生陌生感,无法迅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工作中。对于社区自治管理工作,移民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在社区多元治理的方式上,未能充分发挥移民作为社区主体的话语权,需要在接下来的移民工作中重点加强。
易地扶贫项目在移民搬出后,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全面保障是移民稳得住的关键。其中60 岁以上移民的养老问题需要着重考虑。搬迁农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大多数,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本身原始积累少,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在搬迁后部分本来还能从事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老年人,就失去了日常生活粮食来源。另外,还要考虑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尤其是50~60 岁的老年人,在搬迁原住地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力。[3]政府补助的生活费只能够维持简单生活,搬迁后老年生活质量难以提升,遇到生病住院时生活压力会更大。同时,老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搬迁后难以迅速适应,大多保持着原有生活习俗和养老观念,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也为老年移民的养老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要统筹考虑移民安置点的地理优势及其分布特点,统筹规划小城镇与城市产业的发展。对于小城镇,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传统手工艺制作、生态旅游以及完善产业链,从而增加相应的岗位。而城市要引进和培育农副加工、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省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设立“扶贫车间”,以增加更多扶贫就业岗位,提供一批与移民技能较为匹配的灵活的岗位。
(2)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移民就业是后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贵州省以促进就业、稳脱贫为目的,对搬迁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4],获得更多就业的可能。
农民搬进了安置点、城镇只是搬迁工作的第一步,为了让农民更快适应新环境、新身份,尽快融入现代生活,需要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帮扶三管齐下,加强搬迁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5],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并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易地搬迁安置点规划和建设配套文化服务设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
首先,构建开发的制度环境,移民入住安置点后的工作重心是政府要向做好安置区长效治理机制的构建倾斜,政府要发挥引导性职能,做好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合作治理的政策体系构建。安置区社区的合作治理需要通过社会合力、资源共享来实现,参与治理的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作用各有不同,可以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和共同目标,为参与治理的机构、企业、志愿者提供政策优惠,充分考虑参与治理的主体权利与责任共担,从而激发各主体间合作愿望需要的产生,促进各主体间合作共赢。
其次,鼓励移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水平。在社区中构建自治协会等方式,充分调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方面的积极性,提升移民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尝试将移民参与社区治理与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衔接,实行“积分制”,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让移民充分参与社区治理,融入城镇生活,逐渐摆正自己社区主人翁的角色定位。
首先,政府在制定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的时候,要考虑移民群体的特殊性,充分挖掘易地扶贫搬迁涉及的增减挂钩政策衔接优惠,利用好移民原有土地资源在流转种植、退耕还林后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碳汇指标,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资源,为移民提高收入。随后要确保移民搬迁后在社保、医保、城镇低保等方面顺利衔接,在改变了贫困生活环境后,提高生活服务保障服务水平,让移民切实感受到搬迁后高质量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移民项目开展的满意度。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社会项目,涉及的不仅仅是移民对象,还需要原来城镇居民的接纳、政府各个职称部分的措施、社会各经营主体的配合等来共同做好移民搬迁工作。
根据党的指示进行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建设“六个同步”,健全安置点组织体系,坚强安置点干部队伍,强化安置点党组织政治功能,健全安置点党建工作机制。
贵州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能简单地将之归结为扶贫开发事业项目,它是乡村振兴中非常值得进行研究的课题,需要长时间来跟踪了解移民的生活状态,及时了解移民生活、生产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其不同的发展需要动态调整政策措施,让移民能够“搬得出”“留得住”,进而实现“能致富”的目标。
[1]罗忠青,刘坤新.农民能力提升视角下的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205,145.
[2]董娅娅.社会工作视角下女性生态移民社会融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7.
[3]卢关文.点亮新生活——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倾力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J].当代贵州,2019(29):70-71.
[4]杨颖君,文学,文叶飞.搬出新天地移出新气象——沿河自治县以党建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J].当代贵州,2019(2):64-65.
[5]赵德成,赵翔宇,谷香香,等.基于农户满意度对易地扶贫搬迁中存在问题及改进路径研究——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217-221.
王珏珏(1998- )女,汉族,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D632.4
A
2095-1205(2021)02-128-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2.6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