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途径

时间:2024-05-28

张增来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途径

张增来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青海海东810599)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建设成了“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三北防护林”等诸多工程,显著扩大了营造林面积。但在青海省林业发展过程中,有害生物的出现频率、种类等呈现上升态势,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

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途径

有害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的发展,严重威胁森林生态系统。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林分结构单一、气候变化影响等。目前,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了有害生物防治效果的提升。

1 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1.1 危害种类与区域

青海省林业范围较大,涵盖天然林保护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等诸多区域,且不同区域的有害生物种类差异较大。青海云杉、山杨、紫桦等是天然林保护区的主要种植树种,容易出现重齿小蠹、六齿小蠹等钻蛀性害虫与云杉顶芽小卷蛾、青缘尺蛾等叶部害虫,松果梢斑螟等种食害虫也时有发生,而且鼠害、兔害在青海省“退耕还林”工程区内有较高的发生频率和较大的危害程度。其中,高原鼢鼠、达乌尔鼠兔等是主要的鼠害、兔害种类;钻蛀性害虫、食叶性害虫容易出现在河湟流域人工林中。经常出现的钻蛀性害虫有黄斑星天牛、锈斑楔天牛等,常见的食叶性害虫有杨柳小卷蛾、柳蠹蛾。

1.2 危害状况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区域更加广泛,过去主要在低海拔人工林内,后来蔓延到高海拔的荒漠林与天然林中。有害生物种类也变多。过去本土有害生物对青海省林业的威胁较大,近年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危害种类,如横坑切梢小蠹等。且受气候变化影响,部分有害生物过去是零星出现,现在发生频率也在逐步提高,危害极大。

2 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特点

2.1 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

青海省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对病虫害的繁衍、分布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但受树种结构影响,病虫害繁衍场所与食物对象十分单一,这样虽然会有效减少病虫害的种类,却需要较长的时间[1]。

2.2 区域差异显著

青海省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因此,病虫害分布的区域性特征显著。如东部低海拔区域内容易出现春尺蛾等虫害,此种虫害基本上不会出现在青海西部高海拔区域。

2.3 病害问题较为严重

受青海气候特点影响,树木不具备较强的不良因子抵御能力,容易产生森林衰退问题,进而大范围出现病害问题,如杨树烂皮病等。

3 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3.1 监测预警问题

(1)缺乏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森防站人员数量难以满足有害生物防控要求,人员工作量较大,无法在防控工作中投入较大精力。基层监测调查队伍的稳定性较差,部分基层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难以保证监测预报的质量。

(2)需进一步提升监测技术水平。近些年来,青海省引入了诸多监测技术,显著提升了监测工作的技术含量,但部分技术尚未成熟。部分调查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高端仪器设备,影响监测工作成效。

3.2 检疫监管问题

(1)需进一步规范检疫执法工作。青海省先后落实了“绿盾”等检疫执法行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部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检疫执法意识,没有规范开展各项活动,执法力度不大。检疫监管长效机制没有得到合理构建,经常出现检疫缺位等问题。如产地检疫时,部分人员没有落实检疫工作,而是简单开具证书。

(2)公众不具备较强的检疫意识[2]。部分人们没有认识到林业植物检疫的重要性,一些林农、经营者等不配合、不支持检疫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惩处力度较小,无法给予林农、经营者有效的警示。

3.3 防治减灾问题

(1)缺乏正确的防治认识。新时期下,青海省各个地区虽充分认识到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防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能够明确自身职责,难以积极投入到防治工作中,存在消极心理;部分林农的主动防治意愿不强,缺乏科学的防治理念,没有完善构建群防群治局面。

(2)需进一步革新和完善防治技术。部分地区依然运用落后的防治技术,不仅防治成效不显著,也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导致不能实现绿色防治。此外还有,技术人员缺位。大部分林农不具备较高的防治技术水平,而专业技术人员受工作量影响,不能够及时开展技术指导活动,受防治时间、防治方法不科学影响,降低了整体防治效果。

3.4 人员队伍问题

首先,基层队伍建设需进行强化。由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且需要与有毒有害物质频繁接触。同时,基层人员的薪资水平较低,部分地区没有深度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基层人员的工作热情就会显著降低,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难以持续开展防治工作。其次,技术水平不高。受队伍稳定性影响,难以及时开展培训工作,部分基层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不具备较高的业务技能,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求不相适应,进而导致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整体防治能力大打折扣。

4 强化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措施

4.1 强化监测预警工作

(1)要完善林业有害生物虫害监测体系。要依据国务院、青海省政府的指示和要求,完善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乡镇测报站的基础作用,大力建设基层测报站点。省级中心测报点要及时发布中长期、生产性趋势预报预警,通过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报信息服务的高质量供给,给予基层有害生物虫害防治工作有效的指导。

(2)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科学规范中心测报点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严格管理一般测报点,充分发挥各级测报点的职能作用。要加强技术建设,为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等,需深度落实培训监管工作,定期开展测报业务培训。丰富培训形式,既可以发挥森防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又可以聘请青海大学等具有较高能力水平的教授,向基层人员传授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拓展培训内容,既需要培训监测防治基础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加入野外判别能力等知识。此外,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全面监测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大外来有害生物。

4.2 强化检疫监管工作

(1)要全面落实产地检疫工作。通过产地检疫工作的实施,充分了解有害生物动态,继而从源头上控制、消灭有害生物。要明确和规范产地检疫范围、产地检疫程序等,严格登记被检单位与个人。

(2)要落实调运检疫工作。调运检疫对于有害生物的传播,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因此,需完善调运检疫程序,规范各个环节。要严格复检调入的植物与产品,将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作为复检的重点。同时,要规范检疫审批程序,充分发挥事中、事后监管职能[3]。

(3)要提升检疫执法水平。结合省委省政府要求,适当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依据法律法规,严厉处罚违规单位与个人。持续开展“绿盾”检疫执法专项活动,逐步构建常态化的执法机制。科学管理林业检疫人员,通过实施培训、专项教育活动,提高林业检疫人员的执法规范意识等。

4.3 强化防治减灾工作

(1)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关键途径即为预防,部分林农的预防意识较差,导致救灾较为被动,制约防治效果的提升。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宣传等工作,帮助广大林农充分意识到有害生物预防的意义,及时实施各类预防措施。

(2)要积极推行无公害防治技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在林业主管部门绩效考核中加入“无公害防治率”等方面内容。在有害生物虫害防治实践中,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技术,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否则将会严重污染林业环境。相关部门需大力推广新型环保型药剂、先进防治技术等,促使青海省绿色防治水平得到整体性提高。同时,要安全使用和管理有害生物防治药剂,规范出入库登记环节,科学回收与处理各种农药容器。

4.4 强化人员队伍建设

(1)要积极改善基层防控人员的薪酬体系,充分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包括有毒有害补贴、外业监测调查补贴等,提升基层防控人员的薪酬水平,增强基层防控人员的满意度,进而减少队伍人员流动。

(2)要完善宣传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技能水平等。完成培训活动后,需进行必要的考核,检验培训成效。依据考核结果,优化与完善培训内容与方式。同时,要丰富活动形式,如组织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竞赛活动,开展老帮新等结对帮扶活动,以此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人员的整体水平。

(3)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指导职能,依托微信等技术平台,构建畅通的交流机制。这样基层人员能够向技术人员及时反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技术人员在线给予指导和解答。

5 结语

有害生物问题会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威胁,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前,青海省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当中还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及人员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完善防治工作。

[1]邢丽荣,何泽玉,年关保.试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8(35):72-73.

[2]闫彩霞.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营林技术措施[J].农业工程,2018(5):133-134.

[3]赵文斌.试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16):133-133.

张增来(1982.9.10-),男,汉族,青海省互助县人,本科,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方面的工作。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2.20

S763

A

2095-1205(2020)12-4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