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杨文浩
观光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发展
杨文浩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成都62501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镇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产业兴旺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观光农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还能够开发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文章从观光农业的优势出发,就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及转型升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观光农业;乡村振兴;作用;升级
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开始更多地依托城市,借助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来提升产业效益。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能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观光农业指借助城市郊区空间和农业自然资源,通过对周边乡村风俗民情等的整合、规划,形成的特殊农业区域,具备农业生产、生态以及生活一体化的特征。观光农业是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出现的,依照结构,可以将其分为观光种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以及观光生态农业等。
观光农业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更是令其类型变得多种多样。如南方地区的热带水果、北方地区的林海雪原、东部沿海的海滨休闲、西部区域的草原风情等[1],都是发展观光农业的先天条件。二是生命力强,观念更新。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观光农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数千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从未停止,即便是在今天工业和服务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的重要性依然被广泛肯定,凭借着不足世界10%的耕地,成功养育了世界22%的人口。如此丰富的农业发展经验,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新时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倾向于休闲娱乐性质的观光农业旅游,赋予了观光农业强大的生命力。三是依托城市,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的观光农业一般都位于城市郊区,依托城市本身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观光农业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支撑。城市地区人口集中,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观光农业人流和物流的运转速度。而在发展自然农业景观的同时,可以通过设置人造农户景观的方式,推动农业经济和技艺观光的有机结合,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观光农业涉及的产业不仅包含农业中的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等,还包含旅游产业,涉及面广且分支丰富,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发展观光农业,能够进一步加快地方特色产业结构的改革,带动乡村服务业逐步朝着高端体验型消费发展,扩大乡村经济体量的同时,提高产业运行效率,使得乡村经济能够实现绿色化、活力化和可持续化,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收入的提高。
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合理利用乡村绿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可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确保其能够达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舒适,引导其在观光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乡村韵味[3]。在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城市转移产业所具备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乡村生态治理模式,达到“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要求。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尤其是乡村地区,在受工业化影响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发展观光农业能够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乡村文化气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同时,可以使得民间工艺传承人“有活干,有钱赚”,对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观光农业本身强调以农民为主体,以农场为核心,其运营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由小农户或者基层组织自主经营,也可以由工商资本参与其中,强化带动作用,实现对基层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管理有效性[4]。另外,在基层组织管理方面,应该重视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做好国家层面的法治、乡村层面的自治以及村民层面的德治,确保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过程中,能够自我修正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同时,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化解风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5]。观光农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观光农业本身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需要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作为保障。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出租或者出让方式,交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以新的政策为指导,必须切实做好乡村基层经营组织的企业化改革,这也是推动观光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确保农村地区耕地和宅基确权工作完成后,可以引入混合所有制,提升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利用率,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事实上,在混合实体建设过程中,包含涉农上下游企业、金融企业、旅游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在内的相关主体都可以参与进来,做好管理权、股权等的科学分配工作,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乡村农业企业,在广泛接纳乡村就业人员的同时,为观光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很好地迎合节能降耗的要求,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我国华北地区为例,地热资源分布十分广泛,而且可利用率高,开发难度小,尤其是在不断的发展中,以地热资源解决现代农业热源需求(大棚种植等)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另外,我国的温泉休闲产业也伴随着地热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普及,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消费人群,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借助广泛分布且成本低廉的地热资源,可以发展温室种植,通过与温泉休闲养生的相互配合,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新奇而健康的体验[6]。
依照相应的园林设计理论分析,消费者在园区内非景点区域的体验将会直接影响其对于园区整体的评价,而这恰恰是园林设计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就目前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虽然现代农业项目众多,但是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规划设计,采用的多是简单的矩阵排列,不少农业项目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只有采摘,如草莓采摘等。这样的经营模式过于单调,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好奇而进入消费,但是很少会产生二次消费的欲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工作。
想要推动观光农业升级,需要切实做好园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借助整体设计、智能设计、景观设计和道路设计等,打破现阶段人们认定的“观光农庄就是采摘大棚”的固有观念,充分发挥观光农业的优势。在规划设计初期,明确经营思路,构建科学的经营主体框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通过合理的规划暗示来引导消费者进行游览和消费活动。在实施园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把生态观,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观光农业的发展必须对乡村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一些废弃宅基地或者乡镇企业旧址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应的生态化再生设计。例如,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海绵城市理念,将园林转化为具备较强缓冲作用的水生态系统,实现防涝节水,在提升其生态功能的同时,降低观光农业园区的用水成本,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7]。
新的发展环境下,观光农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能够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劳动力闲置问题,也可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1]周虹.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22):60-61.
[2]刘靖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景观设计的应用与开发——评《美丽乡村之农业设计》[J].中国瓜菜,2020,33(8):112.
[3]王佳冰.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南宁市武鸣区为例[J].乡村科技,2020(19):52-53;56.
[4]何雄浪.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思考[J].四川省情,2020(6):59-60.
[5]陈都,周晓涛,赵明阳.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究[J].农业展望,2020,16(5):52-57.
[6]李梅,陈玉飞,李维炳.农旅融合视角下宁波江北区乡村振兴路径探索[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4):38-41.
[7]徐洋.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评《现代观光农业建园与休闲旅游》[J].中国食用菌,2020,39(4):56.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55
F323.4
A
2095-1205(2020)08-113-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